勿以我為念。
”遼主饬之,命仲恭之弟仲宣留侍公主。
仲恭從遼主西奔,公主尋為金所獲。
十二月,甲辰朔,诏:“太師緻仕蔡京領講議司,聽就私第裁處,仍免佥書,毋緻勤勞。
诏百官遵行元豐法制。
癸亥,蔡京落緻仕,領三省事,五日一赴朝請,至都堂治事。
王黼既罷,白時中、李邦彥作相,京黨哄然,以為宰相望輕,朱勔因力勸用京,帝從之。
京至是凡四當國,年已八十,目盲不能書字,足蹇不能拜跪。
凡京所判,皆季子縧為之,仍代京禁中奏事,于是肆為奸利,賞罰無章。
縧妻兄韓梠者,驟用為戶部侍郎,密與謀議,貶逐朝士,殆無虛日。
縧每造朝,侍從以下皆迎揖,呫嗫耳語,堂吏數十人抱文書以從;遣使四出,誅求采訪,喜者令薦之,否則劾之,中外搢紳,無不側目。
先是王黼領應奉司,總四方貢獻之物以示權寵。
縧複效之,創置宣和庫式貢司,中分諸庫,如泉貨、币帛、服禦、玉食、器用等,皆其名也,上自金玉,下及蔬茹,無不籠取,元豐大觀庫及榷貨務見在錢物,皆拘管封樁,為天子私财,時中、邦彥等奉行文書而已。
時河北、山東轉糧以給燕山,民力疲困,重以監額科斂,加之連歲兇荒,于是饑兵并起為盜。
山東有張萬仙者,衆至十萬;又有張迪者,衆至五萬;河北有高托山者,号三十萬;自馀二三萬者,不可勝數。
命内侍梁方平讨之。
都城中酒保朱氏女忽生髭,長六七寸,特诏度為道士。
遼置二總管府。
宣和七年遼保大五年,金天會三年
春,正月,癸酉朔,诏赦兩河、京西流民為盜者,仍給複一年。
戊子,金同知宣徽院事韓資正,加尚書左仆射,為諸宮都部署。
癸巳,诏:“罷諸路提舉常平官屬,有罪當黜者以名聞;仍令三省修已廢之法。
”
遣禮部員外郎邵博送伴金使。
黨項舒和倫遣人請遼主臨其地,遼主遂趨天德。
過沙漠,金兵忽至,遼主徒步出走。
近侍進珠帽,卻之,乘張仁貴馬得脫。
至天德,遇雪,無禦寒具,護衛太保蕭仲恭以貂裘帽進。
途次,絕糧,仲恭進麨與棗。
欲憩,仲恭即跪坐,倚之假寐;仲恭輩惟齧冰雪以濟饑。
過天德,至夜,将宿田家,绐曰偵騎,其家知之,乃叩馬首,跪而大恸。
潛宿其家,居數日,嘉其忠,遙授以節度使。
遂趨黨項,以舒和倫為西南面招讨使,總知軍事。
二月,甲辰,複置鑄錢監。
诏禦史察贓吏。
己酉,雨木冰。
庚戌,诏京師運米五十萬斛至燕山,令工部侍郎孟揆親往措置。
壬戌,遼主行至應州新城東六十裡,為金将洛索所執,遼亡。
遼主之在夾山也,帝數遣使誘之,往來皆由雲中,金人盡知其事。
及其走舒和倫帳中,金人以未得天祚,遣使謂童貫曰:“海上元約不得存天祚,彼此得即殺之。
而中國違約招徕,今又藏匿不出,我必欲得天祚也。
”貫辭以無有。
又遣使迫促,語大不遜,貫不得已,遣諸将出境上搜之,曰:“若遇異色目人,不問,便殺以授使人。
”會金人自得天祚,事乃息。
壬申,京東轉運副使李孝昌言招降群盜張萬仙等五萬馀人;诏捕官犒賞有差。
初,耶律達實北行三日,過黑水,見白達勒達詳衮崇烏魯,崇烏魯獻馬四百,駝二十,羊若幹。
西至哈屯城,駐北庭都護府,會西鄙七州及十八部王,谕之曰:“我祖宗艱難創業,曆世九主,曆年二百。
金以臣屬,逼我國家,殘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塵于外,日夜痛心疾首。
我今仗義而西,翦我仇敵,複我疆宇。
惟爾衆庶,亦有思共救君父,濟生民之難者乎?”遂得精兵五萬馀。
于是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以青牛、白馬祭天地、祖宗,整旅而西。
先遣書回鹘王必勒哈曰:“吾與爾國非一日之好,今我将西至大食,假道爾國,其勿緻疑。
”必勒哈得書,即迎至邸,大宴三日。
臨行,獻馬、駝、羊,願質子孫為附庸,送至境外。
所過,敵者勝之,降者安之,兵行萬裡,歸者數國,獲财畜不可勝計,軍勢日盛。
至塔什幹,西域諸國舉兵十萬,号呼拉沙,來拒戰,兩軍相望二裡許。
谕将士曰:“彼軍雖多而無謀,攻之則首尾不救,我師必勝。
”乃遣蕭額哩埒、耶律松山等将兵攻其右,蕭蘇拉布、耶律穆蘇等将兵攻其左,自以衆攻其中,三軍俱進。
呼拉沙大敗,僵屍數十裡。
駐軍塔什幹凡九十日,回回國王來降,貢方物。
又西至奇爾愛雅,文武百官冊立達實為帝,以是月五日即位,改元延慶,号噶爾汗,複上漢尊号曰天祐皇帝,世謂之西遼。
既而追谥其祖曰嗣元皇帝,祖母曰宣義皇後,冊元妃蕭氏為昭德皇後。
三月,癸酉朔,雨雹。
丙子,金赈奚、契丹新降之民。
辛巳,金建乾元殿。
賜完顔洛索鐵券。
幹魯獻傳國寶,以瑪克實來降,請給印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