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九十六

首頁
    必以河為界。

    ”望之但許增歲币三百萬,三寶努不悅而退。

     是日,金人移壁開遠門。

     以吏部尚書唐恪同知樞密院事。

     乙亥,李綱方入對,外報敵攻通天、景陽門一帶甚急。

    帝命綱督将士捍禦,綱請禁衛班直善射者千人以從。

    敵方渡壕,以雲梯攻城,班直乘城射之,皆應弦而倒,将士無不賈勇,近者以手炮、檑木擊之,遠者以神臂弓射之,又遠者以床子弩坐炮及之。

    而金人有乘筏渡壕而溺者,有登梯而墜者,有中矢石而踣者,紛紛甚衆。

    又募壯士數百人缒城而下,燒雲梯數十座,斬獲酋首數十級。

    敵又攻陳橋、封丘、衛州等門,矢集城上如蝟毛,綱登城督戰,帝遣中使勞問,手劄褒谕,給内庫酒、銀碗、采絹等以頒将士,人皆歡呼。

    自卯至未、申間,殺獲凡數千,乃退。

    武泰軍節度使何灌死之。

     金遊騎四出,抄掠畿縣,唯東明、太康、壅丘、扶溝、鄢陵僅存。

    金人恥小邑不破,再益騎三千,急攻東明,京東将董有鄰率衆拒之,斬首十馀級。

     鄭望之等在金營,宗望約見之,引李邺、沈琯于其坐後,需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匹,表緞百萬匹,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地,并宰相、親王為質。

    出玉帶、玉篦刀、名馬各一,遣蕭三寶努、耶律忠、王汭來獻,夜,到驿。

    棁、望之入對福甯殿,具奏所言,帝令與大臣言之。

     是日,燕山都監武漢英、知信德府楊信功及李邺、沈琯等并歸自敵營。

     丙子,避正殿,減常膳。

     诏括借私家金銀,有敢隐庇轉藏者,并行軍法;倡優則籍其财。

    得金二十萬兩,銀四百萬兩,而民間已空。

     中書省言:“中山、太原、河間府并屬縣及以北州軍,已于誓書議定交割,如有不肯聽從之處,即将所毗州府令歸金國。

    ”從之,命降诏三鎮。

     時肅王樞及康王構居京師,帝退朝,康王入,毅然請行,曰:“敵必欲親王出質,臣為宗社大計,豈應辭避!”即以為軍前計議使,張邦昌、高世則副之。

    诏稱金國加大字,命引康王詣殿閣,見宰執。

    李棁曰:“大金恐南朝失信,故欲親王送至河耳。

    ”王正色曰;“國家有急,死亦何避!”聞者悚然。

     丁醜,宰執進呈金人所須之目,李綱力争,謂:“犒師金币,其數太多,雖竭天下之财且不足,況都城乎?太原、河間、中山,國家屏蔽,号為三鎮,其實十馀郡地塘泺險阻皆在焉,割之何以立國!又保塞,翼祖、順祖、僖祖陵寝所在,子孫奈何與人!至于遣使,宰相當往,親王不當往。

    今日之計,莫若擇使姑與之議所以可不可者,金币之數,令有司會計。

    少遲數日,大兵四集,彼以孤軍深入重地,勢不能久留,必求速歸,然後與之盟,則不敢輕中國,而和可久也。

    ”宰執議不合,綱因求去,帝慰谕曰:“卿第出治兵,益固城守,此事當徐議之。

    ”綱複曰:“金人所須,宰執欲一切許之,不過欲脫一時之禍,它日付之何人?陛下願更審處,恐後悔無及。

    ”帝不聽,即以誓書授李邺往。

    綱尚留三鎮诏書不遣,冀少遲延,以俟勤王兵集,徐為後圖也。

     庚辰,張邦昌從康王詣金營,自午至夜分始達。

     時勤王之師踵至,日或數萬人,四壁各置統制官糾集,給刍糧,授器甲,立營寨,團隊伍,皆行營司主之。

     辛巳,道君幸鎮江。

     以兵部尚書路允迪佥書樞密院事。

     金人破陽武縣,知縣蔣興祖死之。

    興祖,宜興人也。

     壬午,大風走石,竟日乃止。

     統制官馬忠以京西募兵至,遇金人于順天門外,乘勢擊之,殺獲甚衆。

    範瓊将萬騎自京東來,營于馬監之側,王師稍振。

     初,勤王兵未集,金人氣驕甚,橫行諸邑,旁若無人。

    至是始懼,遊騎不敢旁出。

    自京城以南,民稍奠居矣。

     甲申,省廉訪使者官,罷鈔旁定貼錢及諸州免行錢,以諸路贍學戶絕田産歸常平司。

     丁亥,河北、河東路制置使種師道,武安軍承宣使姚平仲,以泾原、秦鳳兵至。

     初,師道被诏勤王,聞命即行,過姚平仲,有步騎七千與之俱。

    比至洛陽,聞宗望已屯京城下,或言敵勢方銳,願少駐汜水以謀萬全。

    師道曰:“吾兵少,若遲回不進,形見情露,隻取辱耳。

    今鼓行而前,彼安能測我虛實。

    都人知吾來,士氣自振,何憂敵哉”!”揭榜沿道,言種少保領西兵百萬來,遂趨汴水南,徑逼金營。

    金人懼,徙砦稍北,斂遊騎,但守牟駝岡,增壘自衛。

     時師道年高,天下稱為老種。

    帝聞其至,喜甚,開安上門,命李綱迎勞。

    時已議和,入見,帝問曰:“今日之事,卿意如何?”對曰:“金人不知兵,豈有孤軍深入人境而能善歸乎!”帝曰;“業已講和矣。

    ”對曰:“臣以軍旅之事事陛下,馀非所敢知也。

    ” 李綱言于帝曰:“勤王之師漸集,兵家忌分,非節制歸一不能濟,願敕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