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三十九

首頁
    陳敏拒敵射陽湖,而李寶預求密诏為自安計,擁兵不救。

    铨劾奏之曰:“臣受诏命範榮備準,李寶備江,緩急相援。

    今寶視敏弗救,若射陽失守,大事去矣。

    ”寶懼,始出師掎角。

    會天大雪,河冰皆合,铨先持鐵錘錘冰,士皆用命,金人乃退。

     铨、穑皆挈家以行,為言者所劾,遂與祠。

     乙亥,參知政事王之望罷。

     先是金人至揚州,或請擊之,楊存中不敢渡江,固壘以自守。

    之望與湯思退表裡,專以割地啖金為得計。

    至是帝以金人且退,诏督府擇利擊之。

    時之望視師江上,令諸将不得妄進。

    朝廷趣行,之望言王抃既還,不可冒小利,害大計。

    言者論之,遂罷。

     丙子,以王抃為奉使大金通問國信所參議官,持陳康伯報書以行。

    丁醜,金遣張恭愈來迓使者。

     十二月,戊子,魏杞始自鎮江渡淮。

     辛卯,以錢端禮參知政事,虞允文同知樞密院事,禮部尚書王剛中簽書樞密院事。

     丙申,制曰:“比遣王抃,遠抵颍濱,正皇帝之稱,為叔侄之國,歲币減十萬之數,地界如紹興之時。

    憐彼此之無辜,約叛亡之不遣,可使歸正之人,鹹起甯居之心。

    重念數州之民,罹此一時之難,老稚有蕩析之,丁壯有系累之苦,宜推蕩滌之宥,少慰凋殘之情。

    除逃遁官吏不赦外,雜犯死罪情輕者減一等,馀并放遣。

    洪适所草也。

    論者謂前此之貶損,四方蓋未聞知,今著之赦文,殊失國體。

     遣洪适等賀金主生辰,以後遂以為常。

     己酉,朝獻景靈宮。

    庚戌,朝飨太廟。

     是歲,金大有年,斷死罪十有七人。

     乾道元年金大定五年 春,正月,辛亥朔,車駕詣圜壇行禮,大赦,改元。

     乙卯,金主命于泰州、臨潢接境設邊堡七十,駐兵萬三千。

     丁巳,淮西安撫使韓琎,勒停,賀州編管,以部将孔福、頓遇棄城逃避故也。

    福伏誅,遇刺配吉陽軍牢城。

     己未,通向使魏杞等赍國書至金,書式為“侄宋皇帝沖,謹再拜緻書于叔大金聖明仁孝皇帝阙下”,歲币二十萬。

    金人複書“叔大金皇帝”,不名,不書“謹再拜”,但曰“緻書于侄宋皇帝”,不用尊号,不稱“阙下”,自是為定式。

     辛酉,召楊存中還。

     丁卯,起居舍人王稽中言:“臣每念國朝罕有世家;惟将家子能世其家,有曹彬之子玮,種世衡之子谔,谔之子師道,皆世為良将。

    近日将臣子弟,皆以武弁為恥。

    ”帝曰:“此言甚合朕意。

    ”稽中曰:“今國家閑暇,正當選将。

    萬一用武,倉卒不可得之。

    ”帝曰:“卿言甚當。

    ”稽中請于大将之家,選武勇能世其家者尊顯之,萬一用武,不至無将;若其無虞,不妨陰壯國勢。

    帝曰:“此論深得今日之切務。

    ”稽中又言:“陛下留意北人,然北人皆負陛下。

    如賀允中老不知退,遭陛下簡罷;王之望謀國,前後反覆異詞;尹穑好邪,與湯思退陰結死黨,使季南壽往來傳遞言語,士大夫目之為‘肉簡牌’,其為欺君誤國,弛去邊備,鈎緻敵人渡淮,幾危社稷!”帝曰:“如尹穑尤可罪。

    朕切以腹心待之,乃奸邪至于如此!”稽中又曰:“如王逨雖未甚有施設,然多與尹穑屏人切切細語,士大夫皆謂之邪奸,賴陛下先知其奸,乃并逐之,士大夫尤服聖聰。

    ” 以王抃使金有勞,加五官,抃由是見知于帝。

    後與曾觌、甘昪相結,時論惡之。

     庚午,诏曰:“館職所以招延天下之英俊,以待顯擢,苟不親吏事,知民情,則将來何以備公卿之任!今後更疊補外,曆試而出,以稱朕樂育真才之意。

    ” 辛未,立兩淮守令勸民種桑賞格。

     金以和議成诏中外;複命有司,旱、蝗、水溢之處,與免租賦。

     壬申,诏兩浙振流民;以紹興流民多死,罷守臣徐喆及兩縣令。

     癸酉,蠲沿邊殘破州軍賦一年。

     金命元帥府諸新舊軍,以六萬人留戍,馀并放還。

    以宋國歲币賞諸軍。

     甲戌,貶劉寶瓊州安置。

     乙亥,罷兩淮招撫司及陝西、河亦宣撫招讨司。

     召提舉太平興國宮陳俊卿入對,帝勞撫之。

    因極論朋黨之弊,且論人材當以氣節為主,氣節者少有過差,當容之,邪佞者甚有才,當察之,帝善其言。

    除吏部侍郎,同修國史。

     二月,庚辰朔,朝德壽宮,從太上皇、太上皇後如四聖觀。

    帝親扶上皇上馬,都人歡呼,以為所未嘗見。

     癸巳,移濠州戍兵于藕塘。

     庚子,以楊存中為甯遠、昭慶軍節度使。

     壬寅,金罷納粟補官令。

     甲辰,以久雨,避殿,減膳,蠲兩淮災傷州縣身丁錢絹,決系囚。

     命鎮江、建康、鄂州、荊南都統并兼提舉措置屯田,兩淮、湖廣總領、淮南、湖北、京西帥漕兼提舉措置屯田,守臣兼管内屯田事。

     丁未,尚書左仆射陳康伯薨。

     紹興末,有與子之意,康伯密贊大議;及行内禅禮,以康伯奉冊。

    帝即位,禮遇優渥,但呼丞相而不名。

    嘗謂輔臣曰:“陳康伯有氣量,朕扈從太上在金陵,其從容不迫,可比晉謝安。

    ”至是奏事出,至殿廬而疾作,輿至第,薨。

    贈太師,谥文恭,禦書“旌忠顯德之碑”表其墓。

     三月,庚申,以虞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