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文言:“欲求二帝、三王之道,必由于孔氏,其書則《孝經》、《大學》、《論語》、《孟子》、《中庸》。
”乃摘其要略,釋以經義,又取史傳及先儒論說有關治體而協經旨者,加以己見,仿真德秀《大學衍義》之例,為書十一卷,名曰《端本堂經訓要義》,奉表以進。
帝師聞之,言于奇皇後曰:“向者太子學佛法,頓覺開悟,今乃使習孔子之教,恐壞太子真性。
”後曰:“吾雖居深宮,不明道德,嘗聞自古及今治天下者,須用孔子之道,舍之他求,即為異端。
佛法雖好,乃馀事耳,不可以治天下。
安得使太子不讀書耶?”
甲午,以額森特穆爾為禦史大夫。
乙未,以湖廣行省左丞相額琳沁巴勒知樞密院事。
甲寅,以巴延為集賢大學士。
乙卯,右丞相多爾濟罷,依前為國王。
是月,大霖雨,水沒高唐州城,江、漢溢,漂沒民居、禾稼。
歸德府霖雨浃十旬。
閏月,辛酉,以太傅托克托複為中書右丞相,出韓吉納為江浙行省平章政事。
初,托克托自甘州還上都,将複相,中書參議趙期頤,員外郎李稷,谒翰林直學士兼贊善歸旸私第,緻托克托之命,屬草诏,旸辭曰:“丞相将為伊、周事業,入相之诏,當命詞臣視章。
今屬筆于旸,恐累丞相之賢也。
”期頤曰:“若上命為之,奈何?”旸曰:“事理非順,亦當固辭。
”期頤知不可屈,乃已。
庚午,以額爾克達噜噶齊綽斯戩為中書右丞。
辛巳,诏赦湖南猺賊诖誤者。
初,滿濟勒噶台卒,泰費音請令托克托歸葬,左右以為難,泰費音為之固請,托克托得還,且拜太傅,然不知泰費音之有德于己也,因汝中柏讒間成隙,欲中傷之。
是時中書參知政事孔思立等,皆一時名人,泰費音所拔用者,悉誣以罪黜去。
泰費音既罷,又誣劾之,而并論其子額森呼圖不宜僣娶宗室女。
托克托之母聞之,謂托克托兄弟曰:“泰費音,好人也,何害于汝而欲去之?汝兄弟若違吾言,非吾子也。
”侍禦史薩瑪特揚言于朝曰:“禦史欲害正人,壞台綱,如天下後世何!”即卧病不起。
故吏田複勸泰費音自裁,泰費音曰:“吾無罪,當聽于天。
若自殺,則誠有慊矣!”遂還奉元,杜門謝客,以書史自娛。
托克托以哈瑪爾嘗為己營護,深德之,遂援引哈瑪爾複為同知樞密院事。
八月,甲辰,以巴延為中書平章政事。
是月,帝至自上都。
九月,甲子,诏:“凡建言中外利害者,委官選其可行之事以聞。
”
丙子,中書平章政事定珠以病辭職,不可。
是月,遣禦史中丞李獻代祀河渎。
冬,十月,辛卯,享于太廟。
丁酉,皇太子入端本堂肄業。
命托克托、雅克布哈領其事。
端本堂虛中坐以俟至尊臨幸,太子與師傅分東西向坐授書,其下僚屬以次列坐,從歸旸議也。
诏以李好文所進《經訓要義》付端本堂,令太子習焉。
好文又集《曆代帝王故事》,總百有六篇:一曰聖慧,如漢孝昭、後漢明帝幼敏之類;二曰孝友,如舜、文王、唐玄宗友愛之類;三曰恭儉,如漢文帝卻千裡馬、罷露台之類;四曰聖學,如殷宗緝學及陳、隋諸君不善學之類;以為太子問安馀暇之助,又取古史自三皇迄金、宋,曆代授受,國祚久速,治亂興廢為書,名曰《大寶錄》;又取前代帝王是非善惡之所當法戒者為書,名曰《大寶龜鑒》,皆錄以進。
複上書曰:“殿下以臣所進諸書,參之《貞觀政要》、《大學衍義》等篇,果能一一推而行之,則太平之治,不難緻矣。
”
十一月,戊午朔,日有食之。
托果斯皇後以沃埒海壽之言侵己,泣訴于帝。
帝怒,乃奪沃埒海壽官,屏歸田裡,禁锢之,并誣韓吉納贓罪,杖流紐爾幹以死;而圖們岱爾自中書右丞出為四川右丞,亦誣以罪,追至中道殺之。
十二月,丁未,猺賊吳天保陷辰州。
是歲,诏汰冗官,均俸祿,賜緻仕官及高年帛。
漕運使賈魯建言便益二十馀事,從其八事:其一曰京畿和籴,二曰優恤漕司舊領漕戶,三曰接運委官,四曰通州總治預定委官,五曰船戶困于壩夫,海糧壞于壩戶,六曰疏浚運河,七曰臨清運糧萬戶府當隸漕司,八曰宜以宣中船戶付本司節制。
冀甯平遙等縣曹七七反,命刑部郎中巴克什、兵馬指揮錫布罕讨平之。
沅、靖、柳、桂等路猺獠竊發,朝廷以溪洞險阻,下诏招谕之。
湖廣行省平章達實特穆爾謂“寇情不可料,請置三分省:一治靜江,一治沅、靖,一治柳、桂,以左、右丞、參政兵鎮其地;罷靖州路總管府,改立靖州軍民安撫司,設萬戶府,益以戍兵。
”從之。
達實特穆爾,特穆爾達實之弟也。
至正十年年
春,正月,丙辰朔,以中書右丞綽斯戩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