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七章 食人部落

首頁
    物中,除了大塊的烤鹦鹉肉,居然還有米飯,秦四眼說亞馬孫河流域每年都會有大的汛期,這裡的農業水平基本上仍然處在刀耕火種的階段,種植的稻谷類作物十分有限。

    當地居民最主要的食物還是“契加内”,就是煮熟的玉米,現在用米飯招待我們顯然是特别優待,怕我們這些異鄉客吃不慣他們的食物。

     我坐在篝火邊上,一邊欣賞土著淳樸奔放的舞蹈,一邊感喟年華似水,卡瑪雅酋長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在這個部落裡有如天神一般的地位,可是依舊抵不過歲月老去,一個老花鏡就能逗得他心花怒放。

    看來古人說的那句話還是對的,人生最怕面對的就是英雄末路美人遲暮,任憑你年輕時候多麼風光,到最後還不是要彎下腰闆做人。

    難怪古時候那些個帝王将相總想着長生不老,連秦始皇這樣的千古一帝也難免尋求仙丹的惡俗,殊不知,人世間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界的客觀規律,連天上的星辰都有隕落之時,何況是人。

    縱觀曆史,又有誰能夠真正壽與天齊,至于那些自稱能夠修仙得道的江湖騙子,更是徹頭徹尾的唯心主義者,破壞我社會主義大形勢的牛鬼蛇神。

     秦四眼看我一直悶在那裡不說話,就問我在想什麼,剛好吃飽喝足閑來無事,我就跟他聊了起來。

    他一邊撥弄這篝火一邊耐心的聽我說話,等到我把剛才關于人生的那番總結說完,他一推眼鏡補充道:“正是因為人生難逃最後一把黃土,自古尋仙問道的民間故事才層出不窮,别說中國,細數人類文明,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沒有關于長生不老的傳說。

    就拿我們這趟要去的印加帝國來說,早在公元15世紀的時候,關于青春泉的傳說就吸引了大批探險家前來,連英女王都秘密出資贊助他們。

    永葆青春對人類的誘惑實在是太大了。

    ” 這是我第二次聽說關于青春泉的故事,不禁聯想到當年在新疆的一段經曆,那年我去喀納斯的時候已是初秋,遊曆湖區後我便決定在此地多停留些日子,湖區附近有武警招待所,這個地方一般不對外開放,我也是誤打誤撞,不過好在人少,還是可以住的。

    湖區夜晚很冷且安靜,睡覺的時候,蓋了兩曾被子還要用軍大衣來搭腳,不過到了白天,日照很充足也暖和得多,當地的具名經常會給武警官兵送來很多幹果,然後他們就把幹果放在招待所院子裡曬,偶爾湊過去拿一些吃,當然他們也就會主動邀請你去品嘗。

    我喜歡還當地的居民聊天,不僅能聽來很多風土民情,在聊天中還會有不大不小的意外收獲。

     住在招待所附近的一戶居民,祖孫三代,爺爺非常熱情好客。

    我們和他聊天。

    雖然隻是貧水相逢,但他拿出了很多自制的食物來招待我們。

    老人家經常會講起他小時候的喀納斯,最重要的是他提起了“聖泉”這個地方,老人家的描述勾起了我極大的興趣,尋找聖泉也成了我當年做的比較瘋狂的事,現在想想可能因為當時年紀太小,對任何未知的東西都抱着一股極大的熱情。

    當我聽說了這個聖泉的傳說之後,二話沒說就把它提上了日程。

     聖泉是當地人非常信奉的一處泉眼,經常會有人步行前去朝拜,許願。

    為了節省時間,老人家把他家的馬借給我,還讓他的孫子給我充當向導,小孩子的名叫艾爾肯,因為他頭發卷卷的,所以我喜歡叫他小卷毛。

     牧民的孩子大多是在馬背上長大的,别看小卷毛當時才9歲,馬術已經相當精湛,我們策馬揚鞭一路飛馳,翻山越嶺,周圍的景色起起伏伏,穿過沼澤地的時候,馬的姿态時而上揚,時而下沖,着實讓我捏了把冷汗。

    離聖泉不遠的地方,馬已經不能通過了,前面橫七豎八着長着奇怪的枝幹,說來也奇怪,穿過怪樹林臨近聖泉處,數目挺拔,中間閃出一條路,豁然開朗,卻并非人工鋪設。

     我們把馬放出去吃草,然後徒步前往,走了兩個多鐘頭,聖泉是一處直徑大概半米左右的泉眼,水極其清澈,最右意思的就是,當你發出聲音的時候,泉眼裡的水會打出浪花,晶瑩剔透,随着聲音頻率的增加,水花也會加快或減慢,很是神奇。

    在當地人的嚴重此處泉眼是神聖的,周圍的樹上也挂滿了人們許願的小牌牌。

     隻是聖泉在當地人心目中再神聖,也從沒出現過什麼返老還童的傳說,要不然老艾爾肯還不早早的下去洗一個涼水澡。

    我把當初在喀納斯的故事當做飯後娛樂給大家講了一遍,胖子對我說:“想不到老胡你也年輕過,當年還挺有追求。

    ”我剛想反駁他,遠遠的看見一直在大帳篷裡和老酋長聊天的秃瓢,忽然苦笑着一張臉走了出來。

    我很少見到他把表情挂在臉上,心想可能出了什麼大事。

    秃瓢走到篝火跟前,盤腿一坐,對我們說到:“司馬賢的隊伍很可能已經跑到我們前面去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