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四

首頁
    叟謝曰:“臣愚,不識陛下鑒戒之微。

    ”自是遂不複召。

    溫叟常晚過明德門西阙前,帝方與中黃門數人登樓,驺者潛知之,以白溫叟,溫叟令傳呼依常而過。

    翼日,請對,且言:“人主非時登樓,則近侍鹹望恩宥,辇下諸軍亦希賞給;臣所以呵導而過者,欲示衆以陛下非時不登樓也。

    ”帝善之。

     九月,己巳,帝禦講武殿,閱諸道兵,得萬馀人,名馬軍曰骁雄,步軍曰雄武,并屬侍衛司。

     冬,十月,丁未,遼常斯進讨烏庫部,大敗之。

    烏庫部旋平。

     十一月,丁卯朔,康延澤入普州。

    先是州城悉被焚蕩,乃依山設栅,且行且戰,取糧于遂州,複城普州。

    既而劉澤領衆來降,诏以延澤兼東川七州招安巡檢使。

     秘書監、判大理寺尹拙等言:“後唐劉嶽《書儀》,稱婦為舅姑服三年,與律不同,然亦準敕行用,請别裁定之。

    ”诏百官集議,左仆射魏仁浦等奏議曰:“謹按《禮·内則》雲:‘婦事舅姑,如事父母。

    ’舅姑與父母一也。

    古禮有期年之說,雖于義可稽;《書儀》著三年之文,實在禮為當。

    蓋五服制度,前代增益已多。

    隻如嫂叔無服,唐太宗令服小功;曾祖父母舊服三月,增為五月;嫡子婦大功,增為期;衆子婦小功,增為大功;父在為母服期,高宗增為三年,婦人為夫之姨舅無服,明皇令從夫而服;又增姨舅同服緦麻,又堂姨舅服袒免。

    訖今遵行,遂為典制。

    況三年之内,幾筵尚存,豈可夫衣衰粗,婦襲纨绮?夫婦齊體,哀樂不同,求之人情,實傷至治。

    況婦人為夫有三年之服,于舅姑而止服期,是尊夫而卑舅姑也。

    且昭憲皇太後喪,孝明皇後親行三年之服,可以為萬代法。

    ”十二月,丁酉朔,始令婦為舅姑三年齊斬,一從其夫。

     己亥,诏西川管内監軍巡檢毋預州縣事。

     是月,遼主駐黑山平澱。

     乾德四年遼應曆十六年。

    丙寅,九六六年 春,正月,丁卯朔,遼主被酒,不受賀。

     甲申,遼主微行市中,賜酒家銀絹。

     丁亥,以客省使丁德裕為西川都巡檢使,與引進副使王班、内班都知張嶼同率兵赴西川。

     是月,遼人侵易州,監軍任德義擊卻之。

     二月,安國節度使羅彥瑰等敗北漢兵于靜陽,擒其将鹿英。

     權知貢舉王祐言進士合格者六人,諸科合格者九人。

    帝恐有遺才,辛酉,令于下第選人内取其優長者,試而升之。

     甲子,免西川今年夏租及諸征之半,田不得耕者盡除之。

     三月,己巳,遼主東狩,旋以獲鵝,辄酣飲達旦。

     癸酉,罷義倉。

     夏,四月,壬子,罷光州貢鷹鹞。

     丁巳,遼天德軍節度使于延超之子來降。

     是月,诏曰:“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倘規緻于羨馀,必深務于掊克。

    知光化軍張全操上言,三司令諸處場院主吏,有羨餘粟及萬石、刍五萬束以上者,上其名,請行賞典。

    此苟非倍納民租,私減軍食,何以緻之!宜追寝其事,勿複頒行,除官所定耗外,嚴加止絕。

    ” 初,帝遣右拾遺孫逢吉至成都收蜀圖書、法物。

    五月,乙亥,逢吉還,所上法物皆不中度,悉命焚毀;圖書付史館。

     孟昶服用奢僣,至于溺器亦裝以七寶,帝遽命碎之,曰:“自奉如此,欲無亡,得乎?”帝躬履儉約,常衣浣濯之衣,乘輿服用,皆尚質素,寝殿設青布緣葦簾,宮闱帟幕,無文采之飾。

    嘗出麻縷布裳賜左右曰:“此吾舊所服用也。

    ”開封尹光義因侍宴禁中,從容言降下服用太草率,帝正色曰:“爾不記居夾馬營中時邪?” 初,帝改今元,命宰相撰前世所無年号以進。

    既平蜀,蜀宮人有入掖庭者,帝閱其奁具,得舊鑒,其背有“乾德四年鑄”字,帝大驚,出鑒以示宰相,皆不能答。

    乃召學士陶谷、窦儀問之,儀曰:“此必蜀物。

    昔僞蜀王衍有此号,當是其歲所鑄也。

    ”帝乃歎曰:“宰相須用讀書人。

    ”由是益重儒臣。

    趙普初以吏道聞,寡學術,帝每勸以讀書,普遂手不釋卷。

     甲申,遼主以歲旱,泛舟于池,禱雨;不雨,舍舟立水中,俄頃乃雨。

     庚寅,帝親試制科舉人姜涉等于紫雲樓下。

    涉等文理疏略,不應策問,并賜酒食,遣之。

     六月,诏:“人臣家不得私養宦者。

    内侍年三十以上,方許養一子。

    士庶敢有閹童男者不敕。

    ” 王全斌破賊帥全師雄于灌口寨,擒其黨二千人,師雄以衆趨金堂。

     秋,七月,丙寅,以歲穰,诏州縣長吏勸民儲積節儉,無遊惰,及禁民蒲博。

     禁将帥取軍中精卒為牙兵。

     戊辰,西南夷首領董暠等内附。

     甲戌,以前永州刺史晉陽安守忠為漢州刺史。

    守忠初護屯田兵于河陰,及師克蜀,帝召守忠,謂曰:“遠俗苛虐,南鄭走集之地,卿為朕撫治之。

    ”即遣守忠權知興元。

    于是移守漢州,時大兵來還,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