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之三 朱履佛

首頁
    未已,隻見火光明亮,兩個穿青的公人走到面前,大喝道:“好賊秃!你今番招認了麼?我們不是鬼,是禦史老爺差來的兩個心腹公人,裝作鬼聲來試你的。

    你今真情已露,須賴不過了。

    ”道微聽罷,吓得目瞪口呆。

    正是: 暗室虧心,神目如電。

     無人之處,真情自見。

     當下兩個公人便監押住了道微,等到天明,帶進衙門,禀複禦史。

    來禦史笑道:“我昨日夾你不招,你昨夜不夾自招了,如今更有何說?”道微料賴不過,隻得從實供招。

    來禦史取了口詞,仍令收監。

    一面傳谕寶應寺,即日啟建道場。

    随後便親赴寺中,先将施惠卿、曾小三剃度了,替他起了法名,一個叫做真通,一個叫做真徹,就請他兩個為主行大和尚,令合寺僧衆都拜了他。

    真空、真徹禀道:“我二人隻會念佛,不會誦經,如何做得主行和尚?”來禦史道:“你兩個是真正有德行高僧,隻消念佛便足超度孤魂了。

    ”于是請二人登台高坐,朗聲念佛,衆僧卻在台下宣念諸品經咒,奏樂應和。

    如此三晝夜,道場圓滿。

     來禦史吩咐設立下三個大龛子,獄中取出去非并道虛、道微三個和尚,就道場前打了一百,請入龛中,四面架起幹柴,等候午時三刻舉火。

    當時寺中擠得人山人海的看。

    到了午時,隻見來禦史袖中取出一幅紙兒,遞與真通、真徹兩個,叫他宣念。

    真通、真徹也曾識得幾個字,當下展開看時,卻是一篇偈語,便同聲宣念道: 你三人作事不可說,不可說。

    我今為你解冤結,解冤結。

    焚卻貪嗔根,燒斷一一婬一一殺孽。

    咄!從茲好去證無生,切莫重來堕惡劫。

     宣偈畢,來禦史喝令把三個龛子一齊舉火,不一時把三個和尚都荼毗了。

    正是: 焚卻坐禅身,燒殺活和尚。

     一齊入涅槃,已了無常帳。

     原來那來禦史已預先着人于道場中另設下兩個牌位,一書“受害周氏靈魂”,一書“受害商氏靈魂”,面前都有香燭齋供。

    燒過了和尚,便請真通、真徹到二婦人靈前奠酒化紙。

    來禦史又在袖中取出一幅紙兒,付與二人宣誦道: 憐伊已作婦人身,何故又遭慘死劫。

    想因前孽未消除,故使今生受磨滅。

    冥冥幽魂甚日安,冤冤相報幾時絕。

    我今薦你去超生,好向西方拜真佛。

     宣畢,焚化靈牌,功德滿散。

     次日,來禦史召集各處遊方僧人,谕令還俗。

    如有不願還俗者,須赴有司領給度牒。

    如無度牒,不許過州越縣,違者查出,即以強盜論。

    發放已畢,衆僧各各叩謝而去。

     此時恰好前任桐鄉知縣胡渾為事降調廣東龍門縣縣丞,原任廣東參将高勳在高俅處用了關節,仍來複任,被來禦史都喚到台下,喝問胡渾如何前年枉斷井中之獄,胡渾吓得叩頭請死,來禦史喝罵了一番,罰他出銀一千兩,将二百兩給與仰阿閏,其餘為修茸寺院之用。

    又叫高勳過來,說他縱兵害民,重利放債,要特疏題參。

    高勳惶恐懇求,情願也出銀一千兩修造佛殿。

    來禦史道:“你克剝民脂民膏來施舍,縱造七級浮屠,不過是塗膏釁血。

    今可将銀一千兩赈濟窮民,再罰你一千兩買米貯常平倉,以備救荒之用。

    ”二人皆依命輸納。

    來禦史又令知縣沈伯明與胡渾、高勳三人同至寶應寺中拜見真通、真徹,擇了吉日,送他上五台山,命合寺僧人用鼓樂前導,一個知縣、一個縣丞、一個參将步行奉送出城,又差書吏赍了盤費,直護送他到五台山上。

    正是: 欲求真和尚,隻看好俗人。

     兩現比丘相,一現宰官身。

     當時廣東百姓無不稱頌來禦史神明,朝中張樞密聞他政聲日盛,特疏薦揚,朝廷加升為殿中侍禦史。

    來禦史奉命還朝,廣東士民卧轍攀轅,自不必說。

    來禦史回到桐鄉縣,迎取夫人并水員外一家老小同至京中。

    朝廷恩典,父母妻子都有封贈,來禦史又替水員外謀幹了一個小前程,也有冠帶榮身。

    後來又扶持他兒子讀書入泮,以報他昔日知己之恩。

    正是: 有冤在世必明,有恩于我必報。

     能智能勇能仁,全義全忠全孝。

     看官聽說:來禦史剃度了兩個和尚,是護法;燒殺了三個和尚,也是護法;又令無數和尚還了俗,一發是真正護法。

    他姓來,真正是再來人;他号叫本如,真正是能悟了本願人。

    于世生佛佛連聲,逢僧便拜,名為活佛,反是死佛。

    世人讀此回書,當一齊合掌同稱“菩薩”。

     〔回末總評〕 前番冤枉,一替人鞫,一己自鞫。

    或速或遲,各自不同。

    又三個和尚,三樣捉法,三樣審法。

    玩具旨趣,可當一卷《佛經》讀;觀其文字,可當一部《史記》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