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三回 入云龙斗法破高廉 黑旋风下井救柴进

首頁
    放籮裡,兩手去摸底下,四邊卻寬。

    一摸摸着一個人,做一堆兒墩在水坑裡。

    李逵叫一聲:“柴大官人!”那裡見動。

    把手去摸時,隻覺口内微微聲喚。

    李逵道:“謝天地!恁的時還有救性!”随即爬在籮裡,搖動銅鈴。

    衆人扯将上來。

     李逵說下面的事,宋江道:“你可再下去,先把柴大官人放在籮裡,先發上來,卻再放籮下來取你。

    ”李逵道:“哥哥不知,我去薊州着了兩道兒,今番休撞第三遍!”宋江笑道:“我如何肯弄你!你快下去。

    ”李逵隻得再坐籮裡,又下井去。

    到得底下,李逵爬将出籮去,卻把柴大官人抱在籮裡,搖動索上銅鈴。

    上面聽得,早扯起來到上面,衆人看了大喜。

    宋江見柴進頭破額裂,兩腿皮肉打爛,眼目略開又閉。

    宋江心中甚是凄慘,叫請醫士調治。

    李逵卻在井底下發喊大叫。

    宋江聽得,急叫把籮放将下去,取他上來。

    李逵到得上面,發作道:“你們也不是好人!便不把籮放下去救我。

    ”宋江道:“我們隻顧看顧柴大官人,因此忘了你,休怪。

    ”宋江就令衆人把柴進扛扶上車睡了,先把兩家老小并奪轉許多家财,共有二十餘輛車子,叫李逵、雷橫先護送上梁山泊去。

    卻把高廉一家老小良賤三四十口,處斬于市。

    再把應有家私并府庫财帛、倉廒糧米,盡數裝載上山。

     大小将校,離了高唐州,得勝回梁山泊。

    所過州縣,秋毫無犯。

    鞭敲金镫響,齊唱凱歌回。

    在路已經數日,回到大寨。

    柴進扶病起來,稱謝晁、宋二公并衆頭領。

    晁蓋教請柴大官人就山頂宋公明歇所,另建一所房子,與柴進并家眷安歇。

    晁蓋、宋江等衆皆大喜。

    自高唐州回來,又添得柴進、湯隆兩個頭領,且作慶賀筵席,不在話下。

     再說東昌、寇州兩處,已知高唐州殺了高廉,失陷了城池,隻得寫表,差人申奏朝廷。

    又有高唐州逃難官員,都到京師說知真實。

    高太尉聽了,知道殺死他兄弟高廉。

    次日五更,在待漏院中,專等景陽鐘響,百官各具公服,直臨丹墀,伺候朝見,道君皇帝設朝。

    正是: 雞鳴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闌。

     金阙曉鐘開萬戶,玉階仙仗列千官。

     花迎劍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幹。

     獨有鳳凰池上客,陽春一曲和皆難。

     當日五更三點,道君皇帝升殿。

    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

    天子駕坐,殿頭官喝道:“有事出班啟奏,無事卷簾退朝。

    ”高太尉出班奏曰:“今有濟州梁山泊賊首晁蓋、宋江,累造大惡,打劫城池,搶擄倉廒,聚集兇徒惡黨。

    見在濟州殺害官軍,鬧了江州、無為軍,今又将高唐州官民殺戮一空,倉廒庫藏,盡被擄去。

    此是心腹大患,若不早行誅戮剿除,他日養成賊勢,甚于北邊強虜敵國。

    微臣不勝惶懼。

    伏乞我皇聖斷。

    ”天子聞奏大驚,随即降下聖旨,就委高太尉選将調兵,前去剿捕,務要掃清水泊,殺絕種類。

    高太尉又奏道:“量此草寇,不必興舉大兵。

    臣保一人,可去收複。

    ”天子道:“卿若舉用,必無差錯。

    即令起行,飛捷報功,加官賜賞,高遷任用。

    ”高太尉奏道:“此人乃開國之初,河東名将呼延贊嫡派子孫,單名呼個灼字。

    使兩條銅鞭,有萬夫不當之勇。

    見受汝甯郡都統制,手下多有精兵勇将。

    臣舉保此人,可以征剿梁山泊。

    可授兵馬指揮使,領馬步精銳軍士,克日掃清山寨,班師還朝。

    ”天子準奏,降下聖旨:着樞密院即便差人赍敕前往汝甯州星夜宣取。

    當日朝罷,高太尉就于帥府着樞密院撥一員軍官,赍擎聖旨,前去宣取。

    當日起行,限時定日,要呼延灼赴京聽命。

     卻說呼延灼在汝甯州統軍司坐衙,聽得門人報道:“有聖旨特來宣取将軍赴京,有委用的事。

    ”呼延灼與本州官員出郭迎接到統軍司。

    開讀已罷,設筵管待使臣。

    火急收拾了頭盔衣甲,鞍馬器械,帶引三四十從人,一同使命,離了汝甯州,星夜赴京。

    于路無話。

    早到京師城内殿司府前下馬,來見高太尉。

     當日高俅正在殿帥府坐衙,門吏報道:“汝甯州宣到呼延灼,見在門外。

    ”高太尉大喜,叫喚進來參見了。

    看那呼延灼一表非俗,正是: 開國功臣後裔,先朝良将玄孫。

    家傳鞭法最通神,英武慣經戰陣。

    仗劍能探虎穴,彎弓解射雕群。

    将軍出世定乾坤,呼延灼威名大振。

     當下高太尉問慰已畢,與了賞賜。

    次日早朝,引見道君皇帝。

    徽宗天子看了呼延灼一表非俗,喜動天顔,就賜踢雪烏骓一匹。

    那馬渾身墨錠似黑,四蹄雪練價白,因此名為踢雪烏骓馬,日行千裡。

    聖旨賜與呼延灼騎坐。

    呼延灼就謝恩已罷,随高太尉再到殿帥府,商議起軍剿捕梁山泊一事。

    呼延灼禀複:“恩相,小人觀探梁山泊兵多将廣,武藝高強,不可輕敵小觑。

    小人乞保二将為先鋒,同提軍馬到彼,必獲大功。

    若是誤舉,甘當重罪。

    ”高太尉聽罷大喜,問道:“将軍所保誰人,可為前部先鋒?” 不争呼延灼舉保此二将,有分教:宛子城重添羽翼,梁山泊大破官軍。

    且教功名未上淩煙閣,身體先登聚義廳。

    畢竟呼延灼對高太尉保出誰來,且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