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使者曰:“丞相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
所啖之食,日不過數升。
”懿顧謂諸将曰:“孔明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使者辭去,回到五丈原,見了孔明,且說:“司馬懿受了巾帼女衣,看了書劄,并不嗔怒,隻問丞相寝食及事之煩簡,絕不提起軍旅之事。
某如此應對,彼言‘食少事煩,豈能長久?’”孔明歎曰:“彼深知我也!”主簿楊颙曰:“某見丞相常自校簿書,竊以為不必。
夫為治有體,上下不可相侵。
譬之治家之道,必使仆執耕,婢典爨,私業無曠,所求皆足,其家主從容自在,高枕飲食而已。
若皆身親其事,将形疲神困,終無一成。
豈其智之不如婢仆哉?失為家主之道也。
是故古人稱坐而論道,謂之三公;作而行之,謂之士大夫。
昔丙吉憂牛喘,而不問橫道死人;陳平不知錢谷之數,曰:‘自有主者。
’今丞相親理細事,汗流終日,豈不勞乎?司馬懿之言,真至言也。
”孔明泣曰:“吾非不知;但受先帝托孤之重,惟恐他人不似我盡心也!”衆皆垂淚。
自此孔明自覺神思不甯。
諸将因此未敢進兵。
西遊記
卻說魏将皆知孔明以巾帼女衣辱司馬懿,懿受之不戰。
衆将盡忿,入帳告曰:“我等皆大國名将,安忍受蜀人如此之辱?即請出戰,以決雌雄。
”懿曰:“吾非不敢出戰,而甘心受辱也;奈天子明诏,令堅守無動。
今若輕出,有違君命矣。
”衆将俱忿怒不平。
懿曰:“汝等既要出戰,待我奏準天子,同力赴敵,何如?”衆将允諾。
懿乃寫表遣使,直至合淝軍前,奏聞魏主曹睿。
睿拆表覽之。
表略曰:
臣才薄任重,伏蒙明旨,令臣堅守不戰,以待蜀人之自斃;奈今諸葛亮遺臣以巾帼,待臣如婦人,恥辱至甚。
臣謹先達聖聰:旦夕将效死一戰,以報朝廷之恩,以雪三軍之恥。
臣不勝激切之至!
睿覽訖,乃謂多官曰:“司馬懿堅守不出,今何故又上表求戰?”衛尉辛毗曰:“司馬懿本無戰心,必因諸葛亮恥辱,衆将忿怒之故,特上此表,欲更乞明旨,以遏諸将之心耳。
”睿然其言,即令辛毗持節至渭北寨傳谕,令勿出戰。
司馬懿接诏入帳,辛毗宣谕曰:“如再有敢言出戰者,即以違旨論。
”衆将隻得奉诏。
懿暗謂辛毗曰:“公真知我心也。
”于是令軍中傳說:魏主命辛毗持節,傳谕司馬懿勿得出戰。
蜀将聞知此事,報與孔明。
孔明笑曰:“此乃司馬懿安三軍之法也。
”姜維曰:“丞相何以知之?”孔明曰:“彼本無戰心;所以請戰者,以示武于衆耳。
豈不聞:‘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裡而請戰者乎?此乃司馬懿因将士忿怒,故借曹睿之意,以制衆人。
今又播傳此言,欲懈我軍心也。
”
正論間,忽報費袆到,孔明請入問之。
袆曰:“魏主曹睿聞東吳三路進兵,乃自引大軍至合淝,令滿寵、田豫、劉劭分兵三路迎敵。
滿寵設計盡燒東吳糧草戰具,吳兵多病。
陸遜上表于吳王,約會前後夾攻,不意赍表人中途被魏兵所獲;因此機關洩漏,吳兵無功而還。
”孔明聽知此信,長歎一聲,不覺昏倒于地;衆将急救,半晌方蘇。
孔明歎曰:“吾心昏亂,舊病複發,恐不能生矣!”是夜孔明扶病出帳,仰觀天文,十分驚慌;入帳謂姜維曰:“吾命在旦夕矣!”維曰:“丞相何出此言?”孔明曰:“吾見三台星中,客星倍明,主星幽暗,相輔列曜,其光昏暗:天象如此,吾命可知!”維曰:“天象雖則如此,丞相何不用祈禳之法挽回之?”孔明曰:“吾素谙祈禳之法,但未知天意若何。
汝可引甲士四十九人,各執皂旗,穿皂衣,環遶帳外;我自于帳中祈禳北鬥。
若七日内主燈不滅,吾壽可增一紀;如燈滅,吾必死矣。
閑雜人等,休教放入。
凡一應需用之物,隻令二小童搬運。
”姜維領命,自去準備。
時值八月中秋。
是夜銀河耿耿,玉露零零;旌旗不動,刁鬥無聲。
姜維在帳外引四十九人守護。
孔明自于帳中設香花祭物。
地上分布七盞大燈,外布四十九盞小燈,内安本命燈一盞。
孔明拜祝曰:“亮生于亂世,甘老林泉;承昭烈皇帝三顧之恩,托孤之重,不敢不竭犬馬之勞,誓讨國賊。
不意将星欲墜,陽壽将終。
謹書尺素,上告穹蒼。
伏望天慈,俯垂鑒聽,曲延臣算,使得上報君恩,下救民命,克複舊物,永延漢祀。
非敢妄祈,實由情切。
”拜祝畢,就帳中俯伏待旦。
次日,扶病理事,吐血不止;日則計議軍機,夜則步罡踏鬥。
卻說司馬懿在營中堅守,忽一夜仰觀天文,大喜,謂夏侯霸曰:“吾見将星失位,孔明必然有病,不久便死。
你可引一千軍去五丈原哨探。
若蜀人攘亂不出接戰,孔明必然患病矣。
吾當乘勢擊之。
”霸引兵而去。
孔明在帳中祈禳已及六夜,見主燈明亮,心中甚喜。
姜維入帳,正見孔明披發仗劍,踏罡步鬥,壓鎮将星。
忽聽得寨外呐喊,方欲令人出問,魏延飛步入告曰:“魏兵至矣!”延腳步急,竟将主燈撲滅。
孔明棄劍而歎曰:“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魏延惶恐,伏地請罪。
姜維忿怒,拔劍欲殺魏延。
正是:
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争衡。
未知魏延性命如何,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