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演义 第120回 荐杜预老将献新谋 降孙皓三分归一统

首頁
    若讨之,可不勞而定。

    願勿以為疑?”晉主曰:“卿言洞見利害,朕複何疑?”即出升殿,命鎮南大将軍杜預為大都督,引兵十萬出江陵;鎮東大将軍琅琊王司馬伷出滁中;征東大将軍王渾出橫江;建威将軍王戎出武昌;平南将軍胡奮出夏口;各引兵五萬,皆聽預調用。

    又遣龍骧将軍王浚,廣武将軍唐彬,浮江東下。

    水陸兵二十餘萬,戰船數萬艘。

    又令冠軍将軍楊濟出屯襄陽,節制諸路人馬。

     早有消息報入東吳。

    吳主皓大驚,急召丞相張悌,司徒何植,司空滕修,計議退兵之策。

    悌奏曰:“可令車騎将軍伍延為都督,進兵江陵,迎敵杜預;骠騎将軍孫歆進兵拒夏口等處軍馬。

    臣敢為将,帥領左将軍沈瑩,右将軍諸葛?,引兵十萬,出兵牛渚,接引諸路軍馬。

    ”皓從之,遂令張悌引兵去了。

    皓退入後宮,面有憂色。

    幸臣中常侍岑昏問其故。

    皓曰:“晉兵大至,諸路已有兵迎之,争奈王浚率兵數萬,戰船齊備,順流而下,其鋒甚銳,朕因此憂也。

    ”昏曰:“臣有一計,令王浚之舟,皆為虀粉矣。

    ”皓大喜,遂問其計。

    岑昏奏曰:“江南多鐵,可打連環索百餘條,長數百丈,每環重二三十斤,于沿江緊要去處橫截之。

    再造鐵錐數萬,長丈餘,置于水中。

    若晉船乘風而來,逢錐則破,豈能渡江也?”皓大喜,傳令撥匠工于江邊連夜造成鐵索、鐵錐,設立停當。

     卻說晉都督杜預,兵出江陵,令牙将周旨引水手八百人,乘小舟暗渡長江,夜襲樂鄉,多立旌旗于山林之處,日則放炮擂鼓,夜則各處舉火。

    旨領命,引衆渡江,伏于巴山。

    次日,杜預領大軍水陸并進。

    前哨報道:“吳主遣伍延出陸路,陸景出水路,孫歆為先鋒,三路來迎。

    ”杜預引兵前進,孫歆船早到。

    兩兵初交,杜預便退。

    歆引兵上岸,迤逦追時,不到二十裡,一聲炮響,四面晉兵大至,吳兵急回。

    杜預乘勢掩殺,吳兵死者,不計其數。

    孫歆奔到城邊,周旨八百軍混雜于中,就城上舉火。

    歆大驚曰:“北來諸軍乃飛渡江也!”急欲退時,被周旨大喝一聲,斬于馬下。

    陸景在船上,望見江南岸上一片火起,巴山上風飄出一面大旗,上書“晉鎮南大将軍杜預”。

    陸景大驚,欲上岸逃命,被晉将張尚馬到斬之。

    伍延見各軍皆敗,乃棄城走,被伏兵捉住,縛見杜預。

    預曰:“留之無用!”叱令武士斬之,遂得江陵。

    于是沅、湘一帶,直抵黃州諸郡,守令皆望風赍印而降。

    預令人持節安撫,秋毫無犯,遂進兵攻武昌。

    武昌亦降。

    杜預軍威大振,遂大會諸将,共議取建業之策。

    胡奮曰:“百年之寇,未可盡服。

    方今春水泛漲,難以久住。

    可俟來春,更為大舉。

    ”預曰:“昔樂毅濟西一戰,而并強齊;今兵威大震,如破竹之勢,數節之後,皆迎刃而解,無複有着手處也。

    ”遂馳檄約會諸将,一齊進兵,攻取建業。

     時龍骧将軍王浚率水兵順流而下。

    前哨報說:“吳人造鐵索,沿江橫截;又以鐵錐置于水中為準備。

    ”浚大笑,遂造大筏數十萬,上縛草為人,披甲執仗,立于周圍,順水放下。

    吳兵見之,以為活人,望風先走,暗錐着筏盡提而去。

    又于筏上作火炬,長十餘丈,大十餘圍,以麻油灌之,但遇鐵索,燃炬燒之,須臾皆斷。

    兩路從大江而來。

    所到之處,無不克勝。

     卻說東吳丞相張悌,令左将軍沈瑩、右将軍諸葛?,來迎晉兵。

    瑩謂?曰:“上流諸軍不作提防,吾料晉軍必至此,宜盡力以敵之。

    若幸得勝,江南自安。

    今渡江與戰,不幸而敗,則大事去矣。

    ”?曰:“公言是也。

    ”言未畢,人報晉兵順流而下,勢不可當。

    二人大驚,慌來見張悌商議。

    ?謂悌曰:“東吳危矣,何不遁去?”悌垂泣曰:“吳之将亡,賢愚共知;今若君臣皆降,無一人死于國難,不亦辱乎?”諸葛?亦垂泣而去。

    張悌與沈瑩揮兵抵敵,晉兵一齊圍之。

    周旨首先殺入吳營。

    張悌獨奮力搏戰,死于亂軍之中。

    沈瑩被周旨所殺。

    吳兵四散敗走。

    後人有詩贊張悌曰: 杜預巴山建大旗,江東張悌死忠時。

    已拚王氣南中盡,不忍偷生負所知。

    在人間 卻說晉兵克了牛渚,深入吳境。

    王浚遣人馳報捷音。

    晉主炎聞知大喜。

    賈充奏曰:“吾兵久勞于外,不服水土,必生疾病。

    宜召軍還,再作後圖。

    ”張華曰:“今大兵已入其巢,吳人膽落,不出一月,孫皓必擒矣。

    若輕召還,前功盡廢,誠可惜也。

    ”晉主未及應,賈充叱華曰:“汝不省天時地利,欲妄邀功績,困弊士卒,雖斬汝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