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百一十九章 阴阳五行

首頁
    圖爾占帶我們登上後山,站在山頂俯視,整個盛京皇宮盡收眼底,最醒目的就是大政殿和十王亭這塊區域,因為沒有樹木的遮擋,裡面的建築一目了然,即便是縱橫的道路也清晰可見。

     積雪覆蓋着皇宮,到處一片銀裝素裹,我能清晰的看見正在皇宮中清理被積雪覆蓋道路的人。

     隻不過站在這裡和看微縮景觀圖并沒有太大的區别,皇宮的全貌雖然更加直觀,但是我們始終瞧不出有什麼不尋常的地方。

     &ldquo翻來覆去看都是一個樣的啊,在布局裡能留下什麼線索?&rdquo田雞焦頭爛額說。

     &ldquo你能看出什麼嗎?&rdquo葉九卿轉頭問我。

     我無力歎息一聲搖頭,盛京皇宮的格局我已經了然于心,整個皇宮以崇政殿為中心,從大清門到清甯宮為一條中軸線,将黃宮分為東、中、西三路。

     中路為故宮主體,崇政殿為主體的核心,是皇太極處理朝政之所,配以飛龍閣、翔鳳閣、師善齋、協中齋、日華樓。

     後面有鳳凰樓、清甯宮,還有皇帝妃嫔寝居的東西配宮,以及頤和殿、介祉宮等,東路就是如今我們正在看的區域,以大政殿為中心,輔以左右十王亭。

     布局左右對稱厚重莊嚴,從整體上看中規中矩,但吸收了中原建築的特點,除了一些細節上處理不夠完善外,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地方,比如清太祖在東路修建的建築,明顯和皇宮中其他建築格局截然不同。

     想必清太祖在規劃和設計盛京皇宮的時候,隻關注到了東路的區域,至于其他地方根本沒有在他的構想範圍之内,再加之清太祖的汗谕,不樹、不改和不修導緻東路建築雖然在皇宮的範圍之内,但是看上去卻好像是單獨存在,特别是如今我們站在山頂俯視,看的格外明顯。

     &ldquo我還真沒看出什麼來,如果非要說的話,盛京皇宮的規劃有些雜亂,我估計清太祖的初衷僅僅是為了修東路,至于周圍的建築完全不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内。

    &rdquo我回答。

     &ldquo不是問你皇宮的格局,我是問你這裡的風水。

    &rdquo葉九卿一臉沉穩。

     &ldquo風水&hellip&hellip&rdquo 我對風水堪輿涉獵并不多,小時候接觸過入地眼全書,後來封承也逼我學過一些地相,葉九卿教我最多,因為真正的探墓高手必須對風水堪輿有了解。

     &ldquo淩老爺子都說這裡是虎眼穴,想必這地方的風水不會差到什麼地方去吧。

    &rdquo白近在旁邊說。

     葉九卿這樣問我,必定有原因,我把思緒從皇宮中收回來,極目遠眺四周山水,之前沒有留意,如今仔細一看心裡不由大吃一驚。

     盛京屬于棋盤山和輝山來龍,為長白山之餘脈,經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層層脫換,千裡迢迢綿延而來,我從包裡拿出地圖,再對比這裡山勢就不難發現。

     整個遼東其形狀酷似虎頭,遼東灣一帶為虎口,錦州至山海關一線為虎上腭,營口至旅大為虎下腭,而盛京恰恰位居虎眼之位,難怪淩霄閣說此處是虎眼穴,其虎目圓瞪,虎視中原,乃是天人感應,物象寓天機。

     &ldquo看樣子清太祖在定都盛京之前,并非是随意挑選的,從皇宮建築特點來看,清太祖對中原文化極其向往,傳聞他深信風水堪輿之術,可能未必是空穴來風。

    &rdquo我看着眼前起伏的山勢感慨萬千。

     &ldquo關于選址定都盛京,先輩還流傳,太祖爺屯兵遼陽期間,有大臣來報,有五彩鳳凰落于沈水之陽,天降祥瑞,光芒四射,引百鳥朝鳴,久聚不散。

    &rdquo圖爾占在旁邊點點頭說。

    &ldquo鳳凰不落無福之地,其落腳之處必是風水寶地,因此,太祖爺決定順承天意,速遷都盛京。

    &rdquo &ldquo你們看見皇宮四方的石塔了嗎?&rdquo白近擡手指着山下對我們說。

    &ldquo清太祖在修盛京皇宮之前,先在皇宮的東西南北四方修建興國四塔,上一次我帶淩老爺子來這裡,他老人家看了之後歎為觀止,說此四塔鞏固基業,護國安泰,明為鎮懾、稱霸四方,暗乃攏聚、汲取王氣,禳除諸煞乖戾。

    &rdquo &ldquo從風水上說,這四塔的确是神來之筆,大有侍衛庇佑之象,如此再看盛京皇宮,前有沈水和運河,玉帶水纏腰,兜抱環繞皇宮,侍衛、朝拜之象俱集。

    &rdquo不得不承認這裡風水的确難得一見,說了半天沒聽見葉九卿的聲音,轉頭看向他。

    &ldquo為什麼突然提及風水?&rdquo &ldquo此地風水霸道,想必清太祖必得高人指點,不光僅僅是盛京皇宮,就連這裡的陰宅也大有學問。

    &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