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回 犵鸟蛮花天万里 朔云边雪路千

首頁
    彼得,都做沙皇。

    将來,反對你的大臣、将軍,一個一個,慢慢殺了。

    你再殺彼得,再做女沙皇。

    ” 蘇菲亞覺得此計倒也甚妙,不過衆大臣一直說女子不能做沙皇,可真氣人,于是将這情形說了。

     韋小寶心想清朝開國之初,順治皇爺還是個小皇帝,大權都在攝政王多爾衮手中,便道:“你不能做女沙皇,就先做攝政王。

    ”蘇菲亞問:“甚麼是攝政王?”韋小寶道:“攝政王,不是沙皇,但是可以下命令殺人,打人屁股,可以賞錢,升他們的官。

    沙皇,假的,沒有力氣。

    攝政王,真的,有力氣,能殺人,打人屁股,能給人升官,能賞錢,人人都怕,都聽攝政王的話,不聽沙皇的話。

    ” 蘇菲亞大喜,大叫:“赫拉笑!赫拉笑!”擁戴蘇菲亞的王公将軍人數較少,蘇菲亞将其中為首的召進宮來,将韋小寶所獻的計策和衆人商議。

    蘇菲亞掌握了莫斯科的兵權,但不能登基為女沙皇,主因在于無此先例。

    衆大臣聽到設立“攝政王”的計謀,都覺極妙,隻須大權在手,做不做沙皇也沒多大分别。

    衆人商酌良久,又想了一條法子出來,立蘇菲亞的同胞弟弟伊凡為大沙皇,讓彼得仍做沙皇,乃是小沙皇。

    大小沙皇并立,免得擁彼得一派的人反對。

    蘇菲亞公主則是“攝政女王”,處理一切朝政。

     衆人計議已定,蘇菲亞立即聚集火槍營,再召集全體王公大臣,将這新法子宣示出來。

    她又向衆大臣擔保,決不任意罷免各人的職司,凡是擁護這辦法的,一律升賞。

    衆王公大臣見自己權位利益并無所損,又不壞了前朝的規矩,當下均無異議。

    “擁蘇派”中有人首先引導,向蘇菲亞女攝政王躬身行禮,餘人盡皆跟随。

    蘇菲亞大喜,命人去請弟弟伊凡到來,又将小沙皇彼得從酒窖中放了出來,兩人并為大小沙皇。

    她自己坐在兩個弟弟的下首,百官奏事,升賞黜陟,都由女攝政王裁決。

    其時伊凡十六歲,彼得十歲,年幼識淺,一切全聽姊姊的主張。

    蘇菲亞大權在握,心想此事那中國小孩大官厥功甚偉,若不是他接連想了幾個巧妙主意出來,自己此刻還是被關在獵宮之中,再過得幾個月,皇太後娜達麗亞多半會逼迫自己落發為尼,在尼姑庵中幽閉一世。

    想到這悲慘命運,溫暖的夏天立時變成嚴冬,當下把韋小寶傳來,大大稱贊。

    韋小寶心想我那些法子,在中國人看來半點也不希奇,我在中國是個臭皮匠,到了羅刹國卻變成了諸葛亮,真正好笑。

    他正想吹幾句牛皮,忽然一想不妙,這個羅刹公主倘若從此要我做“羅刹諸葛亮”,把我留在身邊,從此不放我回去,那可乖乖不得了,便道:“女攝政王娘娘,你做了攝政王,将來再做女沙皇,那就容易得很了。

    隻須遵守一件事,人人就都服你。

    ”蘇菲亞問道:“甚麼事?快快說給我聽。

    ”韋小寶道:“一言既出,三頭馬車難追。

    ”原來羅刹人的馬車,以三匹馬拖拉,不同中國人之四馬拖拉,因此中國的“驷馬難追”,在羅刹國成了“三頭馬車難追”。

    蘇菲亞不懂,問道:“甚麼三頭馬車難追?”韋小寶道:“說過了的話,一定要算數。

    我們中國皇帝說的話,叫做皇帝的金口,那是決計反悔不得的。

    ”蘇菲亞恍然大悟,笑道:“我答應過你的事,你怕我反悔,是不是?親愛的中國小孩,羅刹女攝政王的說話,是寶石口,比你們中國皇帝的金口還要貴重。

    ”當下她以大小沙皇之名頒下谕旨,封韋小寶為管劣讷方鞑靼地方的伯爵,又命大臣寫了一通國書,緻送中國皇帝,由韋小寶送去,再派一名俄國使臣,帶領兩隊哥薩克騎兵護送,金銀财物,賞賜了不少。

    韋小寶賄賂她的那十幾萬兩銀票,也都撿出來還他。

    此外并有許多送給中國皇帝的禮物,均是貂皮、寶石等羅刹國的貴重特産。

     這時蘇菲亞已選了好幾名羅刹國的俊男相陪,再也不來同韋小寶親熱。

    但韋小寶辭别那一天,蘇菲亞想起這幾個月來的恩情,又感激他建策首義的大功,甚是戀戀不舍。

    據俄羅斯正史所載,火槍手作亂,是在五月十五至十七的三日之中。

    五有廿九日,火槍營在蘇菲亞指使之下,上書請伊凡和彼得并為沙皇,請蘇菲亞公主攝政,裁決軍國大事。

    亂事大定,已在六月中旬。

     其時天氣和暖,韋小寶跨下駿馬,于兩隊哥薩克騎兵擁衛之下,在西伯利亞大草原上向東疾馳,和風拂面,蹄聲盈耳,左顧俏丫頭雙兒雪膚櫻唇,右盼羅刹國使臣碧眼黃須,貂皮财物,滿載相随,當真意氣風發之至,心想:“這次死裡逃生,不但保了小命,還幫羅刹公主立了一場大功,全靠老子平日聽得書多,看得戲多。

    ” 中國立國數千年,争奪帝皇權位、造反斫殺,經驗之豐,舉世無與倫比。

    韋小寶所知者隻是民間流傳的一些皮毛,卻已足以揚威異域,居然助人謀朝篡位,安邦定國。

    其實此事說來亦不希奇,滿清開國将帥粗鄙無學,行軍打仗的種種謀略,主要從一部《三國演義》小說中得來。

    當年清太宗使反間計,騙得崇祯皇帝自毀長城,殺了大将袁崇煥,就是抄襲《三國演義》中周瑜使計、令曹操斬了自己水軍都督的故事。

    實則周瑜騙得曹操殺水軍都督,曆史上并無其事,乃是出于小說家杜撰,不料小說家言,後來竟爾成為事實,關涉到中國數百年氣運,世事之奇,那更勝于小說了。

    滿人入關後開疆拓土,使中國版圖幾為明朝之三倍,遠勝于漢唐全盛之時,餘蔭直至今日,小說、戲劇、說書之功,亦殊不可沒。

     -------------------------------------- (按:俄羅斯火槍手作亂,伊凡、彼得大小沙皇并立,蘇菲亞為女攝政王等事,确為史實。

    但韋小寶其人參與此事,則俄人以此事不雅,有辱國體,史書中并無記載。

    其時中國史官以未曾目睹,且蠻方異域之怪事,耳食傳聞,不宜錄之于中華正史,以緻此事湮沒。

    )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