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
短頭一萬年,隻結得三十個。
有緣的,聞一聞,就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活四萬七千年。
卻是隻與五行相畏。
”行者道:“怎麼與五行相畏?”土地道:“這果子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火而焦,遇土而入。
敲時必用金器,方得下來。
打下來,卻将盤兒用絲帕襯墊方可。
若受些木器,就枯了,就吃也不得延壽。
吃他須用磁器,清水化開食用,遇火即焦而無用。
遇土而入者,大聖方才打落地上,他即鑽下土去了。
這個土有四萬七千年,就是鋼鑽鑽他也鑽不動些須,比生鐵也還硬三四分,人若吃了,所以長生。
大聖不信時,可把這地下打打兒看。
”行者即掣金箍棒築了一下,響一聲迸起棒來,土上更無痕迹。
行者道:“果然,果然!我這棍,打石頭如粉碎,撞生鐵也有痕,怎麼這一下打不傷些兒?這等說,我卻錯怪了你了,你回去罷。
”那土地即回本廟去訖。
大聖卻有算計,爬上樹,一隻手使擊子,一隻手将錦布直裰的襟兒扯起來,做個兜子等住,他卻串枝分葉,敲了三個果,兜在襟中,跳下樹,一直前來,徑到廚房裡去。
那八戒笑道:“哥哥,可有麼?”行者道:“這不是?老孫的手到擒來。
這個果子,也莫背了沙僧,可叫他一聲。
”八戒即招手叫道:“悟淨,你來。
”那沙僧撇下行李,跑進廚房道:“哥哥,叫我怎的?”行者放開衣兜道:“兄弟,你看這個是甚的東西?”沙僧見了道:“是人參果。
”行者道:“好啊!你倒認得,你曾在那裡吃過的?”沙僧道:“小弟雖不曾吃,但舊時做卷簾大将,扶侍鸾輿赴蟠桃宴,嘗見海外諸仙将此果與王母上壽。
見便曾見,卻未曾吃。
哥哥,可與我些兒嘗嘗?”行者道:“不消講,兄弟們一家一個。
”他三人将三個果各各受用。
那八戒食腸大,口又大,一則是聽見童子吃時,便覺饞蟲拱動,卻才見了果子,拿過來,張開口,毂辘的囫囵吞咽下肚,卻白着眼胡賴,向行者、沙僧道:“你兩個吃的是什麼?”沙僧道:“人參果。
”八戒道:“什麼味道?”行者道:“悟淨,不要睬他!你倒先吃了,又來問誰?”八戒道:“哥哥,吃的忙了些,不象你們細嚼細咽,嘗出些滋味。
我也不知有核無核,就吞下去了。
哥啊,為人為徹。
已經調動我這饞蟲,再去弄個兒來,老豬細細的吃吃。
”行者道:“兄弟,你好不知止足這個東西,比不得那米食面食,撞着盡飽。
象這一萬年隻結得三十個,我們吃他這一個,也是大有緣法,不等小可。
罷,罷,罷!彀了!”他欠起身來,把一個金擊子,瞞窗眼兒,丢進他道房裡,竟不睬他。
那呆子隻管絮絮叨叨的唧哝,不期那兩個道童複進房來取茶去獻,隻聽得八戒還嚷什麼“人參果吃得不快活,再得一個兒吃吃才好。
”清風聽見心疑道:“明月,你聽那長嘴和尚講人參果還要個吃吃。
師父别時叮咛,教防他手下人羅唣,莫敢是他偷了我們寶貝麼?”明月回頭道:“哥耶,不好了!不好了!金擊子如何落在地下?我們去園裡看看來!”他兩個急急忙忙的走去,隻見花園開了,清風道:“這門是我關的,如何開了?”又急轉過花園,隻見菜園門也開了。
忙入人參園裡,倚在樹下,望上查數;颠倒來往,隻得二十二個。
明月道:“你可會算帳?”清風道:“我會,你說将來。
”明月道:“果子原是三十個。
師父開園,分吃了兩個,還有二十八個;适才打兩個與唐僧吃,還有二十六個;如今止剩得二十二個,卻不少了四個?不消講,不消講,定是那夥惡人偷了,我們隻罵唐僧去來。
”
兩個出了園門,徑來殿上,指着唐僧,秃前秃後,穢語污言不絕口的亂罵;賊頭鼠腦,臭短臊長,沒好氣的胡嚷。
唐僧聽不過道:“仙童啊,你鬧的是什麼?消停些兒,有話慢說不妨,不要胡說散道的。
”清風說:“你的耳聾?我是蠻話,你不省得?你偷吃了人參果,怎麼不容我說。
”唐僧道:“人參果怎麼模樣?”明月道:“才拿來與你吃,你說象孩童的不是?”唐僧道:“阿彌陀佛!那東西一見,我就心驚膽戰,還敢偷他吃哩!就是害了饞痞,也不敢幹這賊事。
不要錯怪了人。
”清風道:“你雖不曾吃,還有手下人要偷吃的哩。
”三藏道:“這等也說得是,你且莫嚷,等我問他們看。
果若是偷了,教他賠你。
”明月道:“賠呀!就有錢那裡去買?”三藏道:“縱有錢沒處買呵,常言道,仁義值千金。
教他陪你個禮,便罷了。
也還不知是他不是他哩。
”明月道:“怎的不是他?他那裡分不均,還在那裡嚷哩。
”三藏叫聲:“徒弟,且都來。
”沙僧聽見道:“不好了,決撒了!老師父叫我們,小道童胡厮罵,不是舊話兒走了風,卻是甚的?”行者道:“活羞殺人,這個不過是飲食之類。
若說出來,就是我們偷嘴了,隻是莫認。
”八戒道:“正是,正是,昧了罷。
”他三人隻得出了廚房,走上殿去。
咦!畢竟不知怎麼與他抵賴,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