級,封為二等通吃伯。
韋小寶設宴請趙良棟吃酒,席上趙良棟說起讨伐吳三桂的戰事,說道吳三桂兵将厲害,王師諸處失利。
韋小寶道:“趙二哥,請你回去奏知皇上,說我在這裡實在悶得無聊,還是請皇上派我去打吳三桂這老小子去罷。
"趙良棟道:“皇上早料到爵爺忠君愛國,得知吳逆猖獗,定要請纓上陣。
皇上說道,韋小寶想去打吳三桂,那也可以,不過他得給我先滅了天地會。
否則的話,還是在通吃島上釣魚捉烏龜罷。
”
韋小寶眼圈紅了,險些哭了出來。
趙良棟道:“皇上說,從前漢朝漢光武年輕的時候,有個好朋友叫做嚴子陵。
漢光武做了皇上之後,這嚴子陵不肯做大官,卻在富春江上釣魚。
皇上又說,從前周武王的大臣姜太公,也在渭水之濱釣魚。
周武王、漢光武都是古時候的好皇帝,可見凡是好皇帝,總得有個大官釣魚。
皇上說道:皇上要做鳥生魚湯,倘若韋爵爺不給他在這裡捉鳥釣魚,皇上怎做得成鳥生魚湯呢?韋爵爺,屬下是個粗人,為什麼皇上要派爵爺在這裡捉鳥釣魚,實在不大明白。
不過皇上英明得很,想來其中必有極大的道理。
”
韋小寶道:“是,是!"隻有苦笑。
明知康熙是開自己的玩笑,看來自己如果不答應去滅天地會,皇帝是要自己在這裡釣一輩子的魚了。
這五百名官兵說是在保護公主,其實是獄官獄卒,嚴加監視,不許自己離島一步。
他越想越悲苦,一席酒筵草草終場,竟然酒後賭錢也不賭了,回到房中,怔怔的落下淚來。
七位夫人見到韋小寶哭泣,都感驚訝,齊聲慰問。
他将康熙這番話說了。
公主怒道:是啊!皇帝哥哥真要升你的官爵,從三等伯升為二等伯就是了,那有什麼'二等通吃伯'的道理。
咱們大清隻有昭信伯、威毅伯,要不然就是襄勤伯、承恩伯,你本來是三等忠勇伯,那就挺好,這'通吃伯'三字,明明是取笑人。
他……他……一點也不把我放在心上。
”
韋小寶道:“通吃伯倒也沒什麼,這通吃島的名字是我自己取的,也不能怪皇上。
我是通吃島島主,自然是通吃伯了,總是比'通賠伯'好得多。
荃姐姐,你怎麼生想個法子,咱們逃回中原去,我……我實在是想念我媽媽。
”
蘇荃搖頭道:“這件事可實在難辦,隻有慢慢等等機會罷。
”
韋小寶拿起茶碗,嗆啷一聲,在地上摔得粉碎,怒道:“你就是不肯想法子,好,我将來一個人悄悄溜了,大家可别怪我。
我……我……我甯可去麗春院提大茶壺做王八,也不做這他媽的通吃伯,這可把人悶都悶死了。
”
蘇荃也不生氣,微笑道:“小寶,你别着急,總有一天,皇上會派你去辦事。
”
韋小寶大喜,站起來深深一揖,道:“好姐姐,我跟你陪不是了。
快說,皇上會派我去辦什麼事?隻要不是打天地會,我……我什麼事都幹。
”
公主道:“皇帝哥哥要是派你去倒便壺、洗馬桶呢?”
韋小寶怒道:“我也幹。
不過天天派你代做。
"公主見他脾氣很大,不敢再說。
沐劍屏道:“荃姐姐,你快說,小寶當真着急得很了。
”
蘇荃沉吟道:“做什麼,我是不知道。
但推想皇帝的心思,總有一日會叫你去北京的。
他在逼你投降,要你答應去滅天地會。
你一天不答應,他就一天跟你耗着。
小寶,你要做英雄好漢,要顧全朋友義氣,這一點兒苦頭總是要吃的。
又要做英雄,又想聽粉頭唱十八摸,這英雄可也太易做了。
”
韋小寶一想倒也有理,站起身來,笑道:“我又做英雄,自己又唱十八摸,這總可以了罷?"跟着便唱起來:“一呀摸,二呀摸,摸到荃姐姐的頭發邊……"伸手向蘇荃的頭上摸去。
衆人嘻笑中,一場小風波消于無形。
此後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韋小寶和七女便在通吃島上耽了下去。
每年臘月,康熙例必派人前來頒賞,賞賜韋小寶的水晶骰子、翡翠牌九、諸般鑲金嵌玉的賭具不計其數。
幸好通吃島上多了五百名官兵,韋小寶倒也不乏賭錢的對手。
這一年孫思克到來頒賞。
韋小寶見他頭戴紅寶石頂子,穿的是一品武官的服色,知道是升了提督,忙向他恭喜:“孫四哥,恭喜你又升了官啦!”
孫思克滿臉笑容,向他請安行禮,說道:“那都是皇上恩典,韋爵爺的提拔。
”
開讀聖旨,卻原來是朝廷平定三藩,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之信、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先後削平。
康熙論功行賞,以二等通吃伯韋小寶舉薦大将,建立殊勳,甚可嘉尚,特晉爵為一等通吃伯,蔭長子韋虎頭為雲騎尉。
韋小寶謝恩畢,收了康熙所賞的諸般賜物,其中竟有一座大理石屏風,便是當年在吳三桂五華宮的書房中所見,是吳三桂的三寶之一。
張勇、趙良棟、孫思克等也各有厚禮。
當晚筵席之上,孫思克說起平定吳三桂的經過。
原來張勇在甘肅、甯夏一帶大破吳三桂大軍,屢立大功,現下已封了一等侯,加少傅,兼太子少保,官爵已遠在韋小寶之上。
孫思克說張侯爺當年給歸辛樹打了一掌之後,始終不能複原,騎不得馬,也不能站立,打仗時總是坐在轎子中指揮大軍。
韋小寶啧啧稱奇,說道:“擡轎子的可也得是勇士才行,否則張老哥大叫沖鋒,四名轎夫卻給他來個向後轉,豈不糟糕。
"孫思克道:“是啊。
張侯爺臨陣之時,轎子後面一定跟着刀斧手,擡轎的倘若要向後轉,大刀斧頭就砍将下來了。
”
孫思克又說起趙良棟如何取陽平關、定漢中、克成都、攻下昆明,功勞甚大,皇上封他為勇略将軍、兼雲貴總督、加兵部尚銜。
王進寶和他自己,也各因力戰而升為提督。
韋小寶見他說得眉飛色舞,自己不得躬逢其盛,不由得怏怏不樂,但想到四個好朋友都立了大功,封大官,又好生代他們歡喜。
孫思克道:“我們幾個人常說,這幾年打仗,那是打得非常痛快,飲水思源,都是全仗皇上知遇之恩,韋爵爺舉薦之德,倘若是韋爵爺做平西大元帥,帶着我們打吳三桂,那才是十全十美了。
趙二哥和王三哥常常吵架,吵到了皇上禦前,連張大哥也壓他們不下。
皇上幾次提到韋爵爺,說如此吵架,怎對得起你,他們兩個才不敢再吵。
”
韋小寶微笑道:“他二人本來一見面就吵架,怎麼做了大将軍之後,這脾氣還不改?”孫思克道:“可不是嗎?。
兩個人分别上奏章,你說我的不是,我說你的不是。
幸好皇上寬宏大量,概不追究,否則的話,隻怕兩個都要落個處分呢。
”
韋小寶道:“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