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芝麻放入口中嚼了一會兒吐到手掌上,給兩個小孩子看,說道∶『哪,我掌中的東西,真像孔雀屎呢!』兩孩子都弄得『莫明甚妙』,這個仙人,可說答非所問。
這故事比喻∶有人在說法的時候,往往作著空談,戲論諸法,沒有說到正理,對别人既沒有利益,在自己也徒費精神,這種損人不利己的情況,正和上面所說那位仙人的答非所問一樣是滑稽可笑。
◎醫治駝背的方法◎
有一個患著駝背的人,請醫生醫治。
這個醫生用了一些酥油塗在他的背上,然後把他夾在兩塊木闆的中間,放在地上,用力壓下去,使他平直。
這個人一時痛得連雙眼睛都奪眶而出了,可是他的駝背卻仍舊沒有治好。
這故事比喻∶有人為著要修福,行布施,用種種非法手段巧取豪奪,争取不正當的錢财來應用,猶如這個醫生把木闆硬夾駝背,徒然造作惡業,增加苦惱,卻不能得到布施的功德。
◎五個主人使用一個婢女◎
有五個人,共同出錢買了一個婢女,其中一個對婢女說∶『你要給我洗衣服。
』以外的四個人,也叫婢女洗衣服。
這五個人,都要叫婢女給他洗衣服,這使得婢女非常為難沒法對付。
她想∶『我隻能先洗一個,然後再洗另一個的。
』於是她把其中一個人的衣服先洗,但第二個人就大發脾氣了,說道∶『我同樣出了錢買你,怎麽可以單獨給他先洗?』就打了婢女十鞭,婢女隻好給他先洗。
但其他四個人又同樣發了脾氣,同樣各打了婢女十鞭。
這個婢女,就這樣的無故受屈。
這故事比喻∶依照佛經所說,由於煩惱因緣,合成此身。
此身不免常受著生、老、病、死苦的逼惱,不能自拔,正像這個婢女受五人的鞭笞一樣。
◎都是空樂一場◎
有一個出名的音樂師,國王請他去演奏,允許給他一千個銀錢。
等待演奏完畢,國王卻并不給他銀錢。
音樂師就向國王索取,國王決心要賴脫,就對樂師說∶『你奏樂給我聽,不過使我空歡樂一場;我允許給你銀錢,也隻是叫你空歡樂一次罷了。
』
這故事比喻∶所有世間的所謂快樂,其實都是虛妄的,在刹那不停、生滅遷流、無常變幻中,都如水月鏡花,那有真樂。
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那止有自生煩惱罷了。
◎老師受欺◎
從前有一個老師,有兩個學生跟随他,這位老師兩腳有病,常常要麻木,很不舒服,因此他就叫兩個學生随時按摩,一人按摩一隻腳。
不料這兩個學生,平日相處都不和好,不是我讨厭你,就是你讨厭我,彼此間好像冤家似的。
有一天,有一個學生走開了一下,另一個學生就把這學生所按摩的腳,用石頭敲斷了。
這個學生回來時,非常憤怒,為了報複起見,也立刻把另一學生所按摩的一隻腳,用石頭敲斷了。
這故事比喻∶佛法中的學人,也有這樣情形,常常有大乘的學者排斥小乘,小乘的學者排斥大乘,或者這一宗派無端地破斥那一宗派。
這樣的阋牆之争。
是會把大聖的法典破壞的!
◎蛇頭和蛇尾的争吵◎
有一天,一條蛇的頭和尾忽然争執起來,蛇尾對蛇頭說∶『今天應該我走在前面。
』蛇頭說∶『我常常走在前面,怎麽可以倒過來走呢?』蛇頭和蛇尾各認為自己有理,相持不下。
結果,蛇頭就自管自向前走去,蛇尾卻纏住了樹牢牢不放。
這樣,蛇頭走不動了,隻得讓蛇尾走在前面。
不料蛇尾,因為沒有眼睛,卻走入一個火坑中,把這條蛇燒死了。
這故事比喻∶老師和徒弟,應該互相敬愛。
可是有些徒弟往往以為老師年邁了,應該由徒弟來作領導,不肯尊敬師長,可是因為徒弟年輕不懂規矩,沒有經驗,作事常常犯錯誤,使事情搞不好,反而受到很大的損失。
◎但願給國王剃剃胡須◎
從前有一個國王,他有個親信的侍者,這個侍者平日很忠實,國王非常信任他。
有一次,國王率領軍隊和敵國交戰,國王自己陷入敵陣,很是危急,這個侍者不顧自己的性命,奮勇去救,保衛了國王的安全,因而國王非常歡喜他。
當時國王就對侍者說∶『你要甚麽,我件件都可答應。
』可是這個人卻說∶『我不要甚麽,但願給國王剃剃胡須。
』國王微笑著說∶『你既然歡喜這樣作,我就答應你,滿足你的願望吧!』後來這事給人家聽到了,都笑這人太愚笨,認為當時這個侍者如果要求國王劃分半個國家給他治理,或者給他的一些學習的機會,國王也一定會答應的。
但是這個人卻不要這些,止願意當這個剃胡須的小差兒,真是太愚笨了。
這故事比喻∶衆生得人身難,聞佛法難,如果既得人身,又聞佛法,具備了這兩個難得的因緣,可是心志狹小,隻奉持少分戒律,就自己以為滿足,不求上進,更不求涅盤勝妙法,永遠流浪生死,把可以獲得的偉大利益,硬生生錯失了,這正如那個隻願為國王剃胡須的侍者一樣,是非常愚笨可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