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李景文常就漁人貨其所獲,仍放水中。
景文素好服食,常火煉丹砂餌之,積熱成疾,疽發于背,藥莫能療,昏寐之中,似有群魚,溽沫其毒,清涼快人,疾遂得瘥。
亦鼈報廚婢之類也。
‘孫良嗣解矰繳之危,蔔葬而羽蟲交助;潘縣令設江湖之禁,去任而水族悲号。
’
[說明]解矰繳之危者:孫良嗣遇禽鳥被獲,辄買縱之。
後死欲葬,貧莫能措,有鳥數百銜泥疊疊,觀辄驚歎,以為慈感所緻。
設江湖之禁者:縣令潘公,禁百姓不得入江湖漁捕,犯者加罪。
後去任,水中大作呼号之聲,如喪考妣,人共聞之,莫不歎異。
‘信老免愚民之牲,祥符廿雨;曹溪守獵人之網,道播神州。
’
[說明]免牲者:信大師遇時亢旱,民殺牲請雨,師憫其愚,謂曰:‘汝能去牲勿用,吾為汝請。
’民允之。
師乃精誠以禱,甘雨驟降,遠近多感化者。
守網者:六祖既佩黃梅心印,以俗服隐于獵人,獵人令守網,祖瞰其亡也,獐兔之類,可放者辄放之,如是一十六年。
後坐曹溪道場,廣度群品,燈分五宗,澤垂萬世焉。
‘雀解銜環報恩,狐能臨井授術。
’
[說明]雀銜環者:楊寶幼時,見黃雀為枭搏墜地,複為蝼蟻所困,取而畜諸笥中,給以黃花,痊乃放去。
夜夢黃衣童子拜謝,贈玉環四枚,曰:‘我王母使者,荷君濟命,願君子孫潔白,位列三公,亦如此環矣。
’後四世貴顯。
狐臨井者:一僧素無賴,聞黃精能駐年,欲試其驗,置黃精于枯井,誘人入井,覆以磨盤。
其人在井,惶迫無計,忽一狐臨井,語其人言:‘君無憂,當教汝術。
我狐之通天者,穴于冢上,卧其下,目注穴中,久之則飛出。
仙經所謂神能飛形者是也,君其注視磨盤之孔乎。
吾昔為獵夫所獲,賴君贖命,故來報恩也。
’人用其計,旬餘從井飛出。
僧大喜,以為黃精之驗。
乃别衆負黃精入井,約一月開視。
至期視之,死矣。
僧蓋不知前人得出者,狐之力也。
悲夫!
‘乃至殘軀得命,垂白壁以聞經;難地求生,現黃衣而入夢。
’
[說明]白壁聞經者:予挂搭一庵,有人擒蜈蚣數條,以竹弓弓其首尾,予贖放之。
餘俱半死,惟一全活,急走而去。
後共一友夜坐,壁有蜈蚣焉,以木尺從傍極力敲振,驅之使去,竟不去。
予曰:‘昔所放得非爾耶?爾其來謝予耶?果爾,吾當為汝說法,爾谛聽毋動。
’乃告之曰:‘一切有情,惟心所造,心狠者化為虎狼,心毒者化為蛇蠍。
爾除毒心,此形可脫也。
’言畢令去,則不待驅逐,徐徐出窗外。
友人在座,驚歎希有,時隆慶四年事也。
黃衣入夢者:杭州湖墅幹氏者,有鄰家被盜,女送鳝魚十尾,為母問安,畜甕中,忘之矣。
一夕夢黃衣尖帽者十人,長跪乞命,覺而疑之,蔔諸術人,曰‘當有生物求放耳’。
遍索室内,則甕有巨鳝在焉,數之,正十。
大驚,放之。
時萬曆九年事也。
‘施皆有報,事匪無征。
’
[說明]諸放生者,或增福,或延壽,或免難,或去病,或生天,或證果,随施獲報,皆有征據。
然作善緻祥,修士之心,豈望報乎?不望報而報自至,此因果之理,放生者宜知之。
‘載在簡編,昭乎耳目。
’
[說明]如上所錄,遠則載在簡編,有典有據;近則昭乎耳目,共見共聞。
考古驗今,定非虛謬。
‘普願随所見物,發慈悲心,捐不堅财,行方便事。
’
[說明]此下普勸世人,發慈悲心,捐舍世财,方便救濟。
财不堅者,謂水得漂,火得焚,官得取,盜得劫,危脆無常,非堅物也。
捐此作福,所謂以不堅财易堅财也。
若無财者,隻發慈悲心,亦是福德;或勸他人放生,或見人放生,贊歎随喜,增其善念,亦是福德。
‘或恩周多命,則大積陰功。
若惠及一蟲,亦何非善事?’
[說明]有力者恩周多命,固陰功也;無力者,惠及一蟲,亦善事也。
毋曰小善為無益而勿為也。
世有不明此理者,必擇身細數多之生,方肯買放;路遇大生,目視而過,此則惟貪自己之福,非憫衆生之苦也。
其福甚少,戒之戒之。
‘苟日增而月累,自行廣而福崇。
’
[說明]善無大小,惟貴久長,日日增之,月月累之,善多則行廣,行廣則福崇矣。
‘慈滿人寰,名通天府。
’
[說明]慈功久積,遍滿寰區,人情既孚,天心必眷。
或謂蒼穹渺邈,何得相通?不知天王以六齋之日,巡狩人間,有善必知,無惡不察。
又人行十善則天勝,人行十惡則修羅勝,故天帝時時欲人為善。
一人為善,飛天神王報達天京,經有明文,非臆說也。
‘蕩空怨障,多祉萃于今生;培漬善根,餘慶及于他世。
’
[說明]放而不殺,與物無怨。
非惟安樂今生,以此善根,當來之世,長壽永福,乃至成佛,萬類有情傾心歸附,皆餘慶也。
‘傥更助稱佛号,加諷經文。
’
[說明]遇生能放,雖是善功,但濟色身,未資慧命,更當稱揚阿彌陀佛萬德洪名,諷誦大乘諸品經典。
然雖如是,但凡買生,火急須放,諷經不便,隻以念佛相資。
若隔宿買而來朝始放,或清晨買而午後猶存,必待陳設道場,會集男女,遷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