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蟲從咽喉出。
又觀小腸肝肺脾腎。
皆令流注入大腸中。
從咽喉出。
堕於前地。
此想成已,即見前地。
屎尿臭處。
及諸蚘蟲。
更相纏縛。
諸蟲口中。
流出膿血。
不淨盈滿。
此想成已,自見己身。
如白雪人。
節節相拄。
若見黃黑。
當更悔過。
既悔過已,自見己身。
骨上生皮。
皮悉褫落。
聚在前地。
漸漸長大。
如缽多羅。
複更長大。
似如堈。
乃至大如乾闼婆樓。
或大或小。
随心自在。
又漸增長,猶如大山。
而有諸蟲。
唼食此山。
流出膿血。
有無數蟲。
遊走膿裡。
複見皮山。
漸漸爛壞。
唯有少在。
諸蟲競食。
有四夜叉。
忽從地出。
眼中出火。
舌如毒蛇。
而有六頭。
頭各異相。
一者如山。
二者如貓。
三者如虎。
四者如狼。
五者如狗。
六者如鼠。
又其兩手,猶如猿猴。
其十指端。
一一皆有四頭毒蛇。
一者雨水。
二者雨土。
三者雨石。
四者雨火。
又其左腳似鸠槃荼鬼。
右腳似於毗舍阇鬼。
現鬼惡形。
甚可怖畏。
時四夜叉。
一一荷負九種死屍。
随次行列。
住行者前。
佛告迦絺羅難陀。
是名不淨想最初境界。
佛告阿難。
汝持是語。
慎莫忘失。
為未來衆生。
敷演廣說此甘露法三乘聖種。
時迦絺羅難陀。
聞佛說此語。
一一谛觀。
經九十日。
不移心想。
至七月十五日。
僧自恣竟。
時諸比丘,禮世尊已,各還所安。
於日後分。
次第修得四沙門果。
三明六通。
皆悉具足。
心大歡喜。
頂禮佛足。
白佛言:世尊我於今日。
因思惟故。
因正受故。
依三昧故。
生分已盡。
不受後有。
知如道真。
必定得成清淨梵行。
世尊此法是甘露器。
受用此者,食甘露味。
唯願天尊。
重為廣說。
爾時世尊,告迦絺羅難陀。
汝今審實得此法者,可随汝意作十八變。
時迦絺羅難陀。
住立空中。
随意自在。
作十八變。
時諸比丘,見迦絺羅難陀。
我慢心多。
猶能調伏。
随順佛教。
系心一處。
不随諸根。
成阿羅漢。
爾時會中。
有千五百比丘。
亂心多者,見此事已,皆生歡喜。
即詣佛所。
次第受法。
爾時世尊,因此憍慢比丘摩诃迦絺羅難陀。
初制系念法。
告諸四衆。
若比丘。
若比丘尼。
若優婆塞優婆夷。
自今以後。
欲求無為道者,應當系念專心一處。
若使此心馳騁六根,猶如猿猴。
無有慚愧。
當知此人。
是旃陀羅非賢聖種。
心不調順。
阿鼻獄卒。
常使此人。
如是惡人。
於多劫中。
無由得度。
此亂心賊。
生三界種。
依因此心。
堕三惡道。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告阿難。
汝今見此摩诃迦絺羅難陀比丘。
因不淨觀。
得解脫不。
汝好受持。
為衆廣說。
阿難白佛。
唯然受教。
佛告阿難。
谛聽谛聽。
善思念之。
第二觀者,系念額上。
谛觀額中。
如爪甲大。
慎莫移想。
如是觀額。
令心安住。
不生諸想。
唯想額上。
然後自觀頭骨。
見頭骨白如頗梨色。
如是漸見舉身白骨。
皎然白淨。
身體完全。
節節相拄。
複見前地諸不淨聚如上所說,不淨想成時。
慎莫棄身。
當教易觀。
易觀法者,想諸節間。
白光流出。
其明熾盛,猶如雪山。
見此事已,前不淨聚。
夜叉吸去。
複當想前作一骨人。
極令大白。
此想成已,次想第二骨人。
見二骨人已,見三骨人。
見三骨人已,見四骨人。
見四骨人已,見五骨人。
如是乃至見十骨人。
見十骨人已,見二十骨人。
見二十骨人已,見三十骨人。
見三十骨人已,見四十骨人。
見四十骨人已,見一室内。
滿中骨人。
前後左右。
行列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是時行者,漸漸廣大見一庭内。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白如珂雪。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心複廣大。
見一頃地。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心漸廣大。
見一由旬。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一由旬已,乃至見百由旬。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百由旬己。
乃至見閻浮提。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一閻浮提已,次見弗婆提。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弗婆提已,次見瞿耶尼。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瞿耶尼已見郁單越。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四天下滿中骨人已,身心安隐。
無驚怖想。
心漸廣大。
見百閻浮提。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百閻浮提已,見百弗婆提。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百弗婆提已,次見百瞿耶尼。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百瞿耶尼已,次見百郁單越。
滿中骨人。
行行相向。
各舉右手。
向於行者,見此事已,身心安樂。
無驚怖想。
心想利故。
見娑婆世界。
滿中骨人。
皆垂兩手。
伸舒十指。
一切齊立。
向於行者,于時行者,見此事已,出定入定。
恒見骨人。
山河石壁。
一切世事。
皆悉變化,猶如骨人。
爾時行者,見此事已,於四方面。
見四大水。
其流迅駃。
色白如乳。
見諸骨人随流沈沒。
此想成時。
複更忏悔。
但純見水。
湧住空中。
複當起想令水恬靜。
佛告阿難。
此名凡夫心想白骨白光湧出三昧。
亦名凡夫心海生死境界相。
我今因迦絺羅難陀。
為汝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