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對方年輕,自居晚輩,決不肯搶先發招,也不再客氣,一個“左穿花手”,右拳護腰,左掌呼的一聲,向陳家洛當面劈來。
這一掌勢勁力疾,掌未到,風先到,先聲奪人。
陳家洛一個“寒雞步”,右手向上一捎,将周仲英一掌架開,同時左手畫一大圓弧,彎擊對方腰肋,這一記竟是少林拳中的“丹鳳朝陽”。
陳家洛一亮招,紅花會和鐵膽莊中會武功的人全都吃了一驚。
大家萬想不到他也會用少林拳來對付周仲英浸淫數十年的少林拳。
周仲英“咦”了一聲,似乎也有點詫異,但手法絲毫不緩,“黃莺落架”、“懷中抱月”,連環進擊,一招緊似一招。
陳家洛進退趨避,少林拳的手法竟十分純熟。
兩人拳式完全相同,不像争鬥,簡直就是同門練武。
兩人翻翻滾滾拆了十餘招。
周仲英在少林拳上數十年功力已到了神化境界,推拳勁響,發腿有風。
少林拳講究的是心快、眼快、手快、身快、步快,周仲英愈打愈快,一攻一守,一吞一吐,旋轉自如,得心應手,第一路“闖少林”三十七勢未使得一半,陳家洛已處下風。
周仲英突然猛喝一聲,身體左轉,一個“翻身劈擊”,疾如流星。
陳家洛忙向後一仰,險險未及避開。
紅花會群雄俱各大驚。
陳家洛縱出數步,猱身又上,這次用的已不是少林拳,而是少林派中的“五行連環拳”,施開崩、鑽、劈、炮、橫五趟拳術,右拳“烏龍采爪”奔胸前打來,周仲英喝道:“來得好!”仍用少林拳還擊。
不數招,陳家洛忽然改用“八卦遊身掌”,身随掌走,滿廳遊走,長袍飄然,燭影下似見數十個人影來去。
周仲英以靜養動,沉着應擊,陳家洛絲毫未占便宜。
再拆數招,周仲英一拳打去,忽被對方突用内力粘至外門,這一招竟是太極拳中的“如封似閉”。
陳家洛拳勢頓緩,神氣内斂,以太極拳中以柔克剛之法,見招破招,見式破式。
這時衆人愈觀愈奇,自來少林太極門戶各别,極少有人兼通,陳家洛年紀輕輕,居然内外雙修,可說得是武林奇聞。
周仲英打起精神,小心應付。
這一來雙方攻守均慢,但行家看來,比之剛才猛打狠鬥,尤為驚心動魄。
兩人對拆二十餘招,意到即收,絲毫沒露出破綻。
陳家洛忽地一個“倒辇猴”,拳法又變,一時之間,連用武當長拳、三十六路大擒拿法、分筋錯骨手、嶽家散手四種拳法擊敵。
衆人見陳家洛拳法層出不窮,俱各納罕,也知他以後還會使出什麼拳術來。
周仲英以不變應萬變,六路少林拳前後變化,絲毫不現敗象,他在江湖上縱橫數十年,各門各派的對手全都遇到過,像陳家洛這樣兼通各家拳術的人雖然前所未見,但也不過有如他以少林拳依次遍敵各門好手,拳法上并不吃虧。
酣鬥中周仲英突然左足跨上一步,一腳踏住陳家洛袍角,一個“躺擋切掌”,左掌向對手下盤切去。
陳家洛一抽身竟未抽動,急切中一個“鯉魚打挺”,“嗤”的一聲,長袍前襟齊齊撕去。
周仲英說聲“承讓”,陳家洛臉上一紅,骈指向周仲英“軟麻穴”點來,兩人又打在一起。
三招一拆,旁觀衆人面面相觑,不知陳家洛這次用的是什麼拳法,隻見他擒拿手中夾着點穴,左手查拳,右手綿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來時已是太極拳,諸家雜陳,亂七八糟,把旁觀者看得眼花缭亂。
原來這是天池怪俠袁士霄所創的獨門拳術“百花錯拳”。
袁士霄從小潛心武學,遍訪海内名師,把各家拳術武藝竟學了一個全,他中年後隐居新疆的天池,融會貫通各家之長,創出了“百花錯拳”來。
這拳術不但無所不包,而其妙處尤在于一個“錯”字,每一記招術都和武林中故舊相傳的身法相似而實非,一出手對方以為一定是某招,舉手迎敵之際才知打來的方位手法完全不同。
要學這“百花錯拳”必須先精通内外各家重要拳術,擒拿功、點穴法、輕功俱都有相當根底,才能練這上乘拳術,其精微要旨在于“似是而非,出其不意”。
不知者以為拳腳全打錯了,那知就是因為全部打錯,所以對方才防不勝防。
袁士霄創這拳術後從未用過,他弟子也隻有陳家洛一人。
陳家洛“百花錯拳”一出手,各人俱都一楞,周仲英雙拳使開,護住門面,連連倒退,一時摸不清對方拳路,見他拳法古怪,而且掌劈指戳之中夾雜着刀劍的路數,真是見所未見。
周绮見父親落敗,心中情急,大叫:“你打的是什麼拳?這簡直不成話!說是比拳,你怎麼撒賴胡打?”
她喊聲未畢,廳外竄進兩個人來,連叫:“住手!”原來陸菲青和趙半山到了。
紅花會群雄正要和他們說話,忽然聽廳外有人大呼:“走水啦,快救火啊,走水啦!”喧嚷聲中,火光已映進廳來。
周仲英正被陳家洛攻得緊急,聽人大叫“救火”,身家性命所在,不免關心,一疏神,突覺左腿一麻,立足不穩,自己“浮稀穴”竟被對方點中,一個踉跄,險險倒地。
周绮忙搶上來扶住,急叫“爹爹!”單刀一橫,護住父親,防敵人趕盡殺絕。
陳家洛并不追趕,反而倒退一步,說道:“周老英雄怎麼說?”周仲英怒道:“好,我認栽了。
我把兒子交給你,你跟我來!”扶着周绮往廳外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