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袅袅上升,對面壁上挂着一幅白描的寒山拾得圖,寥寥不多幾筆,畫得兩位高僧神采栩栩。
本虹禅師沉呤了一會道:“從前有一個人,善於牧羊,以至豪富,可是這人生性悭吝,不肯用錢……”陳家洛聽他忽然講起故事來,不覺大為詫異,當下凝神傾聽。
天虹繼續講道:“有一個人很是狡詐,知他愚魯,而且極想娶妻,就騙他道:『我知道有一女子十分美貌,替你娶做妻子吧。
』那人很是喜歡,給了他許多财物。
過了一年,那人又道:『你妻子巳給你生了一個兒子。
』牧羊人從未見過妻子,但聽說巳生兒子,更加高興,又給了他許多财物。
後來,那人又道:『你兒子已經死啦!』牧羊人大哭不巳,萬分悲傷。
”陳家洛頗務雜學,聽他說到這裏,知道天虹禅師是在引述佛家宣講大乘法的“百喻經”來點化他,隻聽天虹又道:“其實世上的事無不如此,皇位、富貴、就如那牧羊人的妻子兒子一般,都是虛幻,你何必苦費真心力,不惜捐棄一切以求,得了為之歡喜,失了為之悲傷呢?”
陳家洛道:“從前有一對夫婦,有三個餅,每人各吃了一個,剩下一個,兩人約定,誰先說話,誰就沒餅吃。
”天虹知他也在引述“百喻經”,點了點頭,陳家洛接着道:“兩人僵住了不說話。
不久有一個賊進來,把他們家裏的财物都拿了,夫婦倆因為有約在先,眼睜睜的瞧着不說話。
那賊見他們如此,大了膽子,就在丈夫面前侵犯他的妻子,丈夫仍舊不理,妻子忍不住叫了起來,賊拿了财物逃走了。
那丈夫拍手笑道:『好啊,你輸啦,餅歸我吃!』”,說到這裏,天虹禅師雖然本來就知道這故事,但也不禁微笑。
陳家洛道:“為了一點小小的安閑享樂,反而忘卻了大苦。
為了口腹之欲,卻不理會賊子搶己财物,侵犯自己的親人。
佛家要普渡衆生,那能如此之忍,如此之私呢?”天虹歎道:“諸行無常,諸法無我。
人之所滞,滞在未有。
若托心本無,異想便息。
”陳家洛道:“衆生方大苦難。
高僧支道林曰:桀纣以殘害為性,豈能由其适性逍遙?”天虹知他熱心世務,決意為生民解除疾苦,也甚敬重,說道:“陳當家的滿腔熱血,可敬可佩。
我再問一件事,就請自便。
”陳家洛道:“請老禅師指點迷津。
”天虹道:“從前有一位老婆婆,卧在樹下休息,忽然有一隻大熊要來吃她。
老婆婆繞樹奔逃,大熊伸掌在樹後抱她,老婆婆乘機把大熊的兩個前掌捺在樹幹之上,熊就不能動了,但老婆婆也不敢放手。
後來有一人經過,老婆婆請他來幫忙,一同殺熊分肉。
那人信了,按佳熊掌,老婆婆脫身遠逃,那人反而為熊所困,無法脫身。
”陳家洛知他寓意,說道:“救人危難,奮不顧身,雖受牽累,終無所悔。
”
天虹拂塵一舉道:“請進吧。
”陳家洛下床行禮道:“弟子擅闖重地,請老禅師恕罪。
”天虹點了點頭,陳家洛轉身入内,隻聽見身後數聲微微歎息之聲。
轉過長廊,來到一座殿堂,殿中點着兩支巨燭,微微搖晃,四壁都是一座座的經櫃,櫃上貼着黃紙标簽。
他拿了燭台,一路找去,找到了“天”字輩的經櫃,打開櫃門,裡面放着三個黃布包袱,左首一個布上赫然用朱筆寫着“沈有谷”三字,不覺手一晃動,數滴燭油滴到了包袱之上,於是鎮攝心神,輕輕将包袱提出,心中默祝,解了開來。
包中是一件繡花的男人背心,還有一件撕破了的白布女衣,上面點點斑斑,似乎都是血迹,不過年深日久,早巳變黑,此外就是一個黃紙大摺,陳家洛把摺子一打開,心中一酸,忍不住掉下淚來,原來上面寫的是他義父的筆迹。
他從頭讀起,見摺上寫道:
“少林寺門下第三十一代天字辇俗家弟子沈有谷帶罪敬白。
弟子出身農家,自幼貧苦,從小與左鄰徐家女兒慧祿相識,兩人年長後甚為親愛……”陳家洛讀到這裏,心中突突亂跳,想道:“難道義父犯規之事和我姆媽有關?”再看下去:“……我們兩人後來私訂終身,約定弟子非徐女不娶,徐女非弟子不嫁。
先父過世後,連年天旱,田中沒有收成,弟子出外謀生,蒙恩師慈悲,收在座下。
繳上繡花背心,乃弟子離鄉時徐女聽贈。
”
陳家洛越看越是驚疑,再看下去:“……弟子未入本派武學堂奧,即便下山,隻因挂念徐女恩情,塵緣不能割舍。
待歸故鄉,豈知徐女之父為豪勢所逼,已将女嫁入陳門,弟子血氣方剛,傷痛之際,夜入陳府采視,仗師門所授武藝,為一己私欲而擅闖民居,此所犯戒律一也。
及後徐女随夫移居都門,弟子戀念不舍,三年後複去探望,是夜适逢徐女生育,得一男兒,紛纭之中,弟子僅在窗外張望數眼。
四日後弟子重去,徐女神色倉皇,告以所生之子巳為四皇子胤祯調去,歸還者竟為一女。
未及竟談,樓外突來雍邸血滴子四人,皆為高手,顯為胤祯派來視察者,想是陳府如有人洩露機密,即殺之滅口。
弟子驚而逃逸,為其追及,激戰中弟子額間中刀受傷,拚死殺退血滴子,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