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獲得金剛貞實堅固不破壞身。
何者為十。
所謂貪瞋癡等不能破壞。
怨憾忿恨災蓋憍慢。
貢高邪見颠倒不能破壞。
世間八風不能破壞。
三惡道苦不能破壞。
衆生諸苦不能破壞。
生老病死不能破壞。
外諸梵志諸邪論師不能破壞。
一切衆魔及諸天魔不能破壞。
一切聲聞及緣覺等一切欲樂亦不能壞。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獲得金剛貞實堅固不破壞身。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作大薩泊主。
何者為十。
所謂堪可慶賀。
堪為恭敬。
能令濟度。
堪可依止。
能為安立資糧豐厚。
修理行具。
無有厭足。
引導上首。
善能随入一切智城。
善男子,雲何菩薩堪可慶賀。
乃至善能随入一切智城。
善男子,如薩泊主。
國王朝臣宰相所可慶賀。
如是菩薩大薩泊主。
諸佛菩薩所可慶賀亦複如是,善男子,如薩泊主。
刹利百民之所恭敬。
菩薩宗主。
學無學人及馀天龍夜叉乾闼婆所可恭敬。
亦複如是,善男子,如大宗主。
於大山林曠野險難。
而能濟度令得安樂而無疲倦。
菩薩宗主。
在於生死稠林曠野。
衆生群品遭諸煩惱劫賊逼切。
而能濟度令得安樂而無疲倦。
亦複如是,善男子,如諸商賈貧窮困乏。
而往依投大薩泊主。
即得出於曠野稠林。
尼揵梵志種種外道。
依投菩薩大薩泊主。
獲得出離生死曠野諸大險難處。
善男子,如薩泊主能為安立文武等衆諸憑附者,菩薩宗主能為安立生死衆生。
亦複如是,善男子,如薩泊主随方發趣。
與大群衆冒涉山林險難曠野。
為得至彼安樂大城。
足有資糧。
安隐得出曠野之難。
不覺疲勞。
乃得到彼豐樂之處。
菩薩宗主亦複如是,是過去佛所行之方。
而随行之。
将領是等大群衆生。
欲令得度生死大險。
欲令是等速至一切種智大城。
而修種種福德資糧。
豐足無限示導而行。
善男子,如大宗主。
多畜種種資生之具随方而行。
所謂金銀琉璃真珠璧玉珊瑚等寶。
菩薩宗主亦複如是,趣向一切種智大城。
善修佛法種種諸行。
善男子,如薩泊主求諸财物不知厭足。
菩薩宗主求聖法财不知厭足。
亦複如是,善男子,如薩泊主於諸商賈引導之首。
何以故?富财物故。
衆中勝故。
以将領故。
語言有用故。
如是菩薩大薩泊主。
於諸衆生為引導主。
何以故?豐功德故。
階位勝故。
法自在故。
所說無謬故。
善男子,如薩泊主善能令至豐沃國土。
如是菩薩大薩泊主。
善領衆生至於一切種智國土。
善男子,如是菩薩具是十法作大宗主。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
作大導師了知正道。
何等為十。
所謂知路平坦。
知路阻險。
知路豐沃。
知路安隐。
知路有水無水。
知路稣息處所。
知路相貌。
知路正直。
知路回曲。
知路速出。
善男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了知正道。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能示導正路而不颠倒。
何等為十。
所謂若以大乘所應化者,而為是等說大乘道。
而不為說聲聞之乘。
若有衆生。
以聲聞乘而受化者,即為是等說聲聞道。
而不為說菩薩之乘。
若有衆生以一切智應得度者,即為是等說一切智道。
而不為說二乘之道。
若有衆生以辟支佛道所應化者,即為是等說辟支佛道。
而不為說大乘之道。
若有衆生執著我見執著諸法。
為是等故而說無我空無相道。
不說我人衆生壽者,若有衆生著於二邊。
而為是等不說二邊。
若有衆生心有散亂。
為是等故說奢摩他毗婆舍那。
不說散亂。
若有衆生多有戲論。
為是等故說如如道。
不說戲論凡夫之道。
若有衆生樂住生死。
為是等故說涅槃道不說生死。
若有衆生行於邪道。
為是等故說平坦道。
不說煩惱刺棘等道。
善男子,如是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能示正道而不颠倒。
善男子,我今為諸四部弟子大衆安樂行故。
說是經者,聽是經者,護其身心。
令其辯才明了無荊使諸天龍八部擁護是衆。
令其獲得四事供養。
離諸疾惱四百四病令滅無馀。
生生世世得宿命智。
見佛聞法遇善知識。
展轉增長乃至成佛。
十力具足得無所畏。
而說咒曰:
怛绖咃陀柯第(吳音)陀柯婆羅第陀柯那伽腳那呵利膩毗梨履膩迦蘭阇蘭那桎叉桎叉薩婆薩埵(耽音)婆羅耶寐莎呵阿祇那伽多羅祇阿緻那祇祢弟(吳音)斯思伊履旨履比詈須呵羅怒摩诃薩衣(吳音)因陀羅阇液叉卑多屈(居勿反)砂??茶柯喃羅裳伽多喃婆覆莎呵南無般那伽寐詈莎呵怛绖咃豆富豆富柯支留一柯支喜遏婆詈他離樓地(吳音)紀理矩镂蔗魔磨陀罕塼彌莎呵怛绖咃他彌他彌他彌他須旨利旃陀利乾他梨常伽利拘波癡(吳音)婆羅磨那頗婆枳展那賒耶泥展那閤示拘留師理尼猗婆弼地耶娑莫伽羅呵祢薩跋痤邏毗那屍尼薩婆魯伽婆奢摩尼摩诃摩由羅喜陀耶??多婆摩波多伊底莎呵若火難。
若王難。
若災厄難。
若劫賊難。
若惡鬼難。
若兩足難。
若四足難。
若多足難。
若無足難。
若有色難。
若無色難。
若煩惱難。
一切諸難。
當用一心憶念受持讀誦此咒。
即得消除遠離諸難。
便得安樂永無怖畏。
得如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