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忍辱。
善男子,是名菩薩有四不可思量福德行業。
善男子,菩薩有四種法。
破碎煩惱無明住地。
何謂為四。
戒品清淨若輕若重悉皆不犯。
攝持正法不憚劬勞。
布施燈明供養福田。
舍施财物無有親疏。
是名四法破碎煩惱無明住地。
善男子,有四種法得無礙智。
何謂為四。
無希望心常行法施。
受持正法與理相應。
於他利養不生嫉妒。
恒自攝心不生憍慢。
是名四法得無礙智。
善男子,非但名字号為菩薩。
能行善法行平等心名為菩薩。
若能成就三十二法則名菩薩。
何謂三十二法。
常為衆生深求安樂。
皆令得住一切智中。
常自稱量無上法器。
心不憎惡他人智慧。
破壞憍慢深樂佛道。
心地堅固敬無虛假。
親友究竟得至成佛。
於親非親心常平等。
言常含笑言語知量。
前應問訊面無颦蹙。
所為事業終不中息。
普為衆生等行大悲。
心無疲倦多聞無厭。
自責己過不譏彼短。
於有罪者慈悲呵責。
以菩提心行諸威儀。
所行布施不求反報。
不求生處而行持戒。
於諸衆生生無礙忍。
為修一切諸善根故勤行精進。
遣無色界取於禅定。
行方便慧應四攝法。
持戒毀戒慈心平等。
至心聽法心樂遠離。
住阿蘭若而不樂著一切世間種種榮華。
於大乘中見大利益。
離惡知識親近善友。
常運平等。
四種梵心遊戲五通。
常依真智。
於諸衆生邪行正行俱不棄舍。
言常決定貴真實法。
一切善根以菩薩心而為上首。
若人具此三十二法,則得名為菩薩之位。
善男子,菩薩功德無量無邊當以譬喻因緣知之。
善男子,譬如大地容受衆生。
無分别心不求報恩。
菩薩亦爾。
從初發心至坐道常一切衆生皆蒙利益。
心無分别不求報恩。
善男子,如一切水潤生百種稻禾藥草叢林樹木。
皆得增長。
菩薩亦爾。
自心淨故慈悲普覆。
潤諸衆生皆令增長一切善法善男子,譬如火種皆能成熟百種禾穀藥草華果。
菩薩智慧亦複如是,皆能成就一切善根。
善男子,譬如風輪皆能成立一切世界諸佛刹土。
菩薩方便亦複如是,皆能成立一切善法。
善男子,如月初生。
光明炎色日日增長。
菩薩淨心亦複如是,一切善法日日增長。
善男子,如日初出一時發光。
普為一切衆生照明。
菩薩亦爾。
發智慧光一時普照一切衆生。
善男子,如師子王。
随所至處不驚不畏。
菩薩亦爾。
持戒清淨智慧真實。
随所住處不驚不畏。
善男子,譬如善調大龍象王。
荷負重擔身不疲極。
菩薩亦爾。
善調心故荷負一切衆生之類。
作大利益而無疲倦。
善男子,譬如蓮華生於水中水不染著。
菩薩亦爾。
生於世間諸世間法而不染污。
善男子,如人伐樹根在還生。
菩薩亦爾。
方便力故雖斷結使。
有善根愛還生三界。
善男子,譬如諸方流水入于大海皆為一味。
菩薩亦爾。
以種種門習諸善根。
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為一味。
善男子,譬如須彌山王。
忉利諸天及四天王皆依止祝菩薩大菩提心亦複如是,為薩婆若所依止祝善男子,如大國王以群臣力能辦國事。
菩薩智慧亦複如是,以方便力。
皆能成辦一切佛事。
善男子,譬如天淨清明無諸雲氣必無雨相。
寡聞菩薩無所知解無法雨潤。
亦複如是,善男子,譬如天陰雲起必能降雨。
充足衆生生長萌牙。
菩薩亦爾。
從大悲雲起大法雨利益衆生。
善男子,如轉輪聖王所出之處則具七寶。
菩薩亦爾。
随所出處三十七品現於世間。
善男子,如摩尼珠所在之處,則有無量金銀珍寶。
如是菩薩随所出處,則有無量百千聲聞辟支佛寶。
善男子,如忉利天入雜藏園。
随意所用悉在其中。
菩薩亦爾。
真淨心故於諸衆生平等教化。
善男子,譬如咒術藥力毒不能害。
菩薩結使亦複如是,智慧力故不堕惡道。
善男子,如大城中所棄糞穢。
若置甘蔗蒱萄田中則有利益。
菩薩結使亦複如是,所馀習氣為一切智而作因緣。
善男子,譬如有人不曾習學戈矛之法則無武用。
菩薩亦爾。
不曾習學一切諸法。
而不能為算擇分别受持修行。
善男子,譬如陶師於諸壞器未燥之時,不堪大火。
菩薩亦爾。
於諸衆生智慧微弱。
不堪聽聞諸佛大法。
故不為說。
彼設得聞則生狂亂。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欲學寶雲微妙經者,常應修習實法正觀。
雲何正觀。
所謂真實思惟是法正觀。
不觀我人衆生壽命。
是名中道真實正觀。
善男子,夫實觀者,觀色非常亦非無常。
亦觀受想行識。
非常亦非無常。
是名中道真實法觀。
所以者何。
常是一邊。
無常一邊。
常與無常二邊中間。
無色無形無命無知。
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我是一邊。
無我一邊。
我與無我二邊中間。
無色無形無命無知。
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善男子,若心有實是為一邊。
若心非實是為一邊。
若無心識亦無心數。
諸大地法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如是善法不善之法。
世間諸法出世間法。
有罪之法無罪之法。
有漏無漏有為無為。
乃至有垢無垢。
亦複如是,離於二邊而不可取亦不可說。
是名中道諸法實觀。
善男子,有是一邊。
無是一邊。
有無中間無色無形無命無知。
是名中道真實法觀。
善男子,我之所說十二因緣。
無明緣行。
行緣識。
識緣名色。
名色緣六入。
六入緣觸。
觸緣受。
受緣愛。
愛緣齲取緣有。
有緣生。
生緣老死憂悲苦惱。
如是因緣。
而為招集成大苦聚。
若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名色滅。
名色滅故六入滅。
六入滅故觸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