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益衆生便爾被廢。
是故菩薩生於欲界。
教化成熟下界衆生值佛出世。
何以故?如是菩薩巧方便故。
菩薩不生無佛出處。
何以故?是中衆生不聞佛名不聞法名不聞僧名不敬三尊。
是故菩薩所生刹土有三寶處。
如其過去所發誓願具足滿故。
衆生忄龍悷剛強難化。
菩薩不爾。
何以故?聞八難苦無不厭離。
以厭離故勇猛精進修行正勤。
滅如是等不善法故。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遠離八難。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不忘菩提心。
何等為十。
所謂遠離幻惑谄曲貢高。
質直和雅信心清淨。
於正法中斷除疑悔。
於諸衆生樂受法者,而不吝惜不作秘師。
絓是能損正法因緣皆悉遠離。
不相違犯如說修行。
受持大乘一切諸典。
若見有人持大乘者生殷重心。
恭敬禮拜作同學想。
一心一意聽受大乘。
於說法人生如來想。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不忘菩提心。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得宿命智。
何等為十。
所謂已多供養承事諸佛。
已曾受持諸佛正法。
戒品清淨遠離掉悔。
無有諸障心多歡喜。
修心令直得入禅定。
恒受化生無疑惑心。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以多供養過去佛者敬重正法。
於持法人生謙下心。
以是因緣就聽正法。
受持讀誦通利文句。
廣為他人分别解說。
不惜身命而弘正法。
禁戒清淨者,所謂於三品戒若身口意持淨戒故。
離諸掉悔而生恭敬。
所以者何。
以戒清淨故而無掉悔。
無掉悔故而離障礙。
離障礙故而生歡喜。
多歡喜故而能堪任修心令直。
以修心故則得入定。
得禅定故六道清淨。
六道淨故而受化生。
受化生故無疑惑心。
無疑惑故得宿命智。
追憶過去一生二生三四五生十生二三十生四五十生乃至無量百萬億生。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得宿命智。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值善知識。
何等為十。
所謂不離見佛。
不離聞法。
不離供養衆僧福田。
不離恭敬禮拜謙卑合掌承事諸佛菩薩。
不離多聞及說法者,不離聞諸波羅蜜行。
不離聞三十七品助道之法。
不離聞三解脫門。
不離聞於四無量心。
不離聞於一切種智。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得值善友。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遠離惡知識。
何等為十。
所謂遠離破戒人故。
當知名為離惡知識。
遠離邪見人故。
遠離失威儀人故。
遠離邪命人故。
遠離喧鬧混雜中住故。
遠離懈怠懶惰人故。
遠離樂住生死人故。
遠離背菩提行人故。
遠離交習在家人故。
遠離一切煩惱故。
是則名為諸惡知識。
菩薩摩诃薩當遠離之。
善男子,雖離是處。
於衆生邊不生惡心亦不生瞋。
心無惱熱亦不輕蔑。
於前衆生而作是念。
如佛所說一切衆生是氣類聚。
為近惡知識故失於大利。
是故我今速當遠離諸惡知識。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離惡知識。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足十法得佛法身。
何等為十。
所謂無等等身。
清淨之身。
無瘡疣身。
非修得身。
不可思算身。
甚深法身。
非思議身。
寂靜之身。
虛空等身。
佛智之身。
善男子,菩薩摩诃薩。
具是十法得佛法身。
降伏一切障礙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摩诃薩何處住止。
能得如來如是法身。
佛言:善男子,於初地中得無等等身。
何以故?遠離一切身差别故。
随順一切菩薩平等法故。
二地菩薩得清淨身。
戒品清淨故。
三地菩薩得無瘡疣身。
遠離一切瞋恨故。
四地菩薩得非修得身。
已經修佛法故。
五地菩薩得不思算身。
已得通達一切法故。
六地菩薩得甚深法身。
已修不可思量法故。
七地菩薩得不可思議身。
已修善巧方便故。
八地菩薩得寂靜身。
已遠離一切戲論無煩惱故。
九地菩薩得虛空等身。
光明徹故。
十地菩薩得妙智身。
何以故?遍修一切所知境故。
降伏一切障礙菩薩白佛言:世尊,如來法身菩薩法身。
将無差别耶。
佛言:善男子,得種種身無有差别。
功德明昧亦有差别。
降伏一切障礙菩薩言:世尊,雲何種種身而無差别。
功德威神獨有差别。
佛言:善男子,彼身此身無有差别。
何以故?修一身故。
而是功德威神之相。
殊有差别。
應當觀之。
降伏一切障礙菩薩言:世尊,兩身差别當雲何觀。
佛言:善男子,谛聽谛聽。
我當為汝說於譬喻。
成是義故。
善男子,如摩尼珠磨瑩治飾光曜明淨以練治故。
於諸摩尼未被練者,比前摩尼可相及不。
不也世尊,被練治者光色淨徹悅衆意故。
未被治者不得為類。
佛言如是,菩薩身摩尼珠。
及如來身摩尼之珠。
雖複同是清淨法身。
菩薩法身於如來身。
畢竟清淨不可為比。
所以者何。
如來身者不可限量。
齊衆生界徹虛空界遍照而祝何以故?最極清淨遠離一切諸塵垢故。
而菩薩身摩尼珠明徹不爾。
何以故?有馀垢故。
善男子,譬如初月其光始顯漸漸增長。
至十五日方乃圓明。
俱得月名。
而此初月。
不可比於十五日夜。
何以故?得法爾故。
諸佛菩薩雖複同得法身之名。
而菩薩身於如來身。
光明遍照不可為比。
善男子,如是佛身及菩薩身。
同是身相。
與佛功德威神之相。
非為一相。
善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