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無邊莊嚴會出離陀羅尼品第二
爾時無邊莊嚴菩薩摩诃薩。
白佛言世尊,雲何名為出離諸法陀羅尼門。
佛言:無邊莊嚴。
此是出離一切文字印法。
一切諸法悉入其中。
雲何名入。
以平等故。
一切諸法皆入平等。
亦不見法入於平等。
不可了知不可得故。
於一切法自性如實不分别時。
一切諸法悉入其中。
離於無作及有作故。
由諸文字及以語業演說諸法。
如是二種不如實故。
性平等故所有文字及以語業皆悉平等。
於諸法中所有言說皆非如實。
此是諸法如實句義。
所有文字及以語業此二皆無。
以無有故。
無有真實開示演說。
所言文字及以語業無真實者,即是諸法無差别句。
無增勝句。
無建立句。
此甚深法不可宣說。
一切諸法皆非真實非不真實。
何以故?諸法本性。
非以文字語業宣說可見可得。
一切諸法皆無本性。
如是諸法。
非作非不作。
非等非不等。
非寂靜非不寂靜。
然於諸法。
亦住寂靜及不寂靜。
所言住者亦無所祝亦不變異。
亦複不住不變異法。
何以故?法無住故不入算數。
非由算數建立言教。
而能令法入於算數。
一切文字語業演說。
皆不可得。
不住於處及一切處。
如是文字及以語業。
無所從來。
去無所至。
不住中邊。
一切文字及於語業。
業非業故。
非功用故。
以於一切文字語業自性空故。
文字語業亦複皆空。
亦以文字語業他性空故。
他性亦空。
乃至自他性空故。
自他性亦空。
自他空故彼則寂靜。
若寂靜者彼則寂滅。
若寂滅者,彼一切法即寂滅門。
由彼彼門得說法名。
若說文字。
若說語業。
彼一切門亦不可得。
門清淨故。
無所有故。
由彼彼門演說諸法。
而於此門究竟清淨。
能平等入於一切法。
如是厭離。
雲何厭離。
謂貪本性。
貪本性者彼則清淨。
若清淨者彼則究竟。
若究竟者雲何有貪。
雲何有說。
無邊莊嚴。
如是略說。
無有分别無有戲論。
法門清淨陀羅尼門。
入是門故能破無明黑闇重障。
能随憶念明法種性。
於一切法。
得入光明清淨法眼陀羅尼門。
及能證得文字差别。
演說法門。
由是門故。
便得入於一切智智。
及得近於諸佛如來。
於諸法中得為勇劍能破外道降伏魔軍。
令諸衆生增長善根。
入於如來秘密之法。
随得法門陀羅尼門。
由是法門。
於十力中獲大法光。
速疾成就如來之力。
無邊莊嚴。
諸佛如來。
以十力為力為無上力。
超過一切世間之力。
能於衆中作師子吼。
何等名為如來十力。
無邊莊嚴。
如來於此。
以無上上一切智智。
於處非處。
以處非處如實了知。
此是如來第一之力。
由此力故處大仙位。
為諸衆生演說正法。
及能為轉無上法輪。
唯除如來。
天人世間。
先無有能如法轉者,複次如來以無分别一切智智。
如實了知過去未來現在諸業。
業攝取因善與不善無量行相。
無著無礙。
此是如來第二之力。
複次如來。
以無分别一切智智無著無礙。
能善了知一切有情無量諸行。
此是如來第三之力。
複次如來以無上上一切智智。
如實了知種種勝解無量勝解各各勝解所有分别及妄分别。
此是如來第四之力。
複次如來能如實知無量界種種界。
無量緣種種緣世間住處。
此是如來第五之力。
複次如來能如實知若因若緣知見趣道。
此是如來第六之力。
複次如來以於天眼無礙智見。
及以無上一切智智。
如實了知諸有情等生死之智。
此是如來第七之力。
複次如來能如實知靜慮解脫等持等至。
離染清淨能出入智。
此是如來第八之力。
複次如來宿住憶念作證明智如實了知。
此是如來第九之力。
複次如來漏盡智證明智如實了知。
此是如來第十之力。
無邊莊嚴。
如是無量無上一切智力。
以是智力悉成就故。
為諸菩薩及諸衆生。
於諸佛智得攝受故。
於諸法智證清淨故。
開示演此無邊法藏。
佛複告無邊莊嚴菩薩摩诃薩言:善男子,汝今當觀如來所說,如是甚深如是難了。
一切智智力清淨故。
所有諸法。
說名如來及如來力。
然於彼法亦不可見。
亦不可說。
無邊莊嚴。
所言力者,此是如來不可摧伏無上法門。
於彼安祝開示演說此法理趣。
由斯理趣建立力故。
能演說此一切諸法無建立性。
以之為力。
如是諸力無生起性。
無有自性離於自性。
如是如來十力圓滿。
而能開示無量無邊甚深之義。
無邊莊嚴。
此是諸佛無上法門。
住斯門已,便能演說如來十力。
及能說此力清淨門普清淨門。
無邊莊嚴。
我當複為諸菩薩等。
能於法門得清淨故說陀羅尼。
汝應聽受。
陀羅尼曰:
怛侄(地也反)他缽啰(二合)牟折甯(一)你牟折甯(二)牟折甯(三)毗缽啰(二合)悶折你(四)阿折黎(五)阿毗耶(二合引)咤你(六)缽啰(二合)婆怒揭帝(七)帝誓(八)摩诃帝誓(九)阿缽啰(二合)底耶(二合)末啰尼(十)阿那(引)靺啰尼(十一)阿(引)靺啰毗戍達你(十二)你馱那缽啰(二合)吠設你(十三)突啰阿你乞屣缽你(十四)靺虞(十五)靺虞薩嚩黎(十六)薩嚩啰尾戍憚你(十七)母達啰(二合十八)母達啰(二合)尾戍憚你(十九)薩缽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