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他胸口尚有尺許,便已縮轉,一斜身,長劍圈轉,向他左肩削落。
這一劍似是嵩山劍法中的“千古人龍”,但“千古人龍”清隽過之,無其古樸;又似是“疊翠浮青”,但較之“疊翠浮青”,卻勝其輕靈而輸其雄傑;也有些像是“玉井天池”,可是“玉井天池”威儀整肅,這一招在嶽靈珊這樣一個年輕女子劍下使将出來,另具一股端麗飄逸之态。
左冷禅眼光何等敏銳,對嵩山劍法又是畢生浸淫其間,每一招每一式的精粗利弊,縱是最最細微曲折之處,也無不了然于胸,這時突然見到嶽靈珊這一招中蘊藏了嵩山劍法中數大名招的長處,似乎尚能補足各招中所含破綻,不由得手心發熱,又是驚奇,又是喜歡,便如陡然見到從天上掉下來一件寶貝一般。
當年五嶽劍派與魔教十長老兩度會戰華山,五派好手死傷殆盡,五派劍法的許多精藝絕招,随五派高手而逝。
左冷禅彙集本派殘存的眷宿,将各人所記得的劍招,不論精粗,盡數錄了下來,彙成一部劍譜。
這數十年來,他去蕪存菁,将本派劍法中種種不夠狠辣的招數,不夠堂皇的姿式,一一修改,使得本派一十七路劍招完美無缺。
他雖未創設新的劍路,卻算得是整理嵩山劍法的大功臣。
此刻陡然間見到嶽靈珊所使的嵩山劍法,卻是本派劍譜中所未載,而比之現有嵩山劍法的諸式劍招,顯得更為博大精深,不由得歡喜贊歎,看出了神。
倘若這劍法是在一個勁敵手下使出,比如是任我行或令狐沖,又或是方證大師、沖虛道人,左冷禅自當全神貫注的迎敵,縱見對方劍招精絕,也隻有竭力應付,哪有餘暇來細看敵手劍法?但嶽靈珊内力低淺,殊不足畏,真到危急關頭,随時可以震去她的長劍,當下打起精神,潛心觀察她劍勢的法度變化。
群雄眼見嶽靈珊長劍飛舞,每一招都是離對方身子尺許而止,似是故意容讓,又似是存心畏懼,左冷禅卻呆呆不動,臉上神色忽喜忽憂,倒像是失魂落魄一般。
如此比武,實是從所未見。
群雄你望望我,我瞧瞧你,都是驚奇不己。
隻有嵩山派門下群弟子,個個目不轉瞬的凝神觀看,生怕漏過了一招半式。
嶽靈珊這幾招嵩山劍法,正是從思過崖後洞石壁上學來。
石壁上所刻招式共有六七十招,嶽不群細心參研後,料想其中的四十餘招左冷禅多半會使,另有數招雖然精采,卻尚不足以動其心目,隻有這一十三招,倘若陡然使出,定要令他張口結舌,說甚麼也要瞧個究竟不可。
石壁上所刻招式,畢竟是死的,未能極盡變化,嶽靈珊隻依樣葫蘆的使出,但左冷禅看後,所有前招後招,自行在腦中加以補足,越想越覺無窮無盡。
嶽靈珊堪堪将這一十三招使完,第十四招又是從頭使起,左冷禅心念一動:“再看下去呢,還是将她長劍震飛?”這兩件事在他都是輕而易舉,若要繼續觀看,嶽靈珊劍招再高,畢竟也傷他不得;要震飛她兵刃,那也隻是舉手之勞。
可是要在這兩件事中作一抉擇,卻大非易事。
霎時之間,在他心中轉過了無數念頭:“這些嵩山劍法如此奇妙,過了此刻,日後隻怕再也沒機緣見到。
要殺傷了這小妮子容易,可是這些劍法,卻再從何處得見?我又怎能去求嶽先生試演?但我如容她繼續使下去,顯得左某人奈何不了華山門下一個年輕女子,于我臉面何存?啊喲,隻怕已過了一十三招!”
一想到“一十三招”這四字,領袖武林的念頭登時壓倒了鑽研武學的心意,左手三根手指一轉,手中長劍翻了上來,當的一聲響,與嶽靈珊的長劍一撞,喀喀喀十餘聲輕響過去,嶽靈珊手中隻剩了一個劍柄,劍刃寸斷,折成數十截掉在地下。
嶽靈珊縱身反躍,倒退數丈,朗聲道:“左師伯,侄女在你老人家跟前,已使了幾招嵩山劍法?”左冷禅閉住雙目,将嶽靈珊所使的那些劍招,一招招在心中回想了一遍,睜開眼來,說道:“你使了一十三招!很好,不容易。
”
嶽靈珊躬身行禮,道:“多承左師伯手下容情,得讓侄女在你面前班門弄斧,使了一十三招嵩山劍法。
”
左冷禅以絕世神功,震斷了嶽靈珊手中長劍,群雄無不歎服。
隻是嶽靈珊先前有言,要在左冷禅面前施展一十三招嵩山劍招,大多數人想來,就算她能使三招,也已不易,決計無法使到一十三招,不料左冷禅忽似心智失常,竟容她使到第十四招上,方始出手。
各人心下暗自駭異,有人還想到了歪路上去,隻道左冷禅是個好色之徒,見到對手是個美貌少婦,便給她迷得失魂落魄。
嵩山派中一名瘦削老者走了出來,正是“仙鶴手”陸柏,朗聲道:“左掌門神功蓋世,衆所共見,兼且雅量高緻,博大能容。
這位嶽大小姐學得了我嵩山派劍法一些皮毛,便在他老人家面前妄自賣弄。
左掌門直等她技窮,這才一擊而将之制服。
足見武學之道,貴精不貴多,不論哪一門哪一派的武功,隻須練到登峰造極之境,皆能在武林中矯然自立……”
他說到這裡,群雄都不禁點頭。
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