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陪了丘處機與他門下十八名弟子李志常、尹志平、夏志誠、于志可,張志素、王志明、宋德方等休息後,再赴成吉思汗的宴會。
丘處機回答成吉思汗的詢問,詳述健身延年、保民行善之道,待得辭出來到宮外,天已微明,隻見黃蓉與魯、簡、梁三長老以及千餘名丐幫幫衆,都騎了馬候在宮外。
眼見郭靖出宮,黃蓉拍馬迎上,笑問:“沒事嗎?”郭靖笑道:“運氣不錯,剛碰着丘道長到來,大汗心情正好。
”黃蓉向丘處機行禮見過,對郭靖道:“我怕大汗發怒要殺你,領人在這裡相救。
大汗怎麼說?答應了你辭婚麼?”郭靖躊躇半晌,道:“我沒辭婚。
”黃蓉一怔,道:“為什麼?”郭靖道:“蓉兒你千萬别生氣,因為……”剛說到這裡,華筝公主從宮中奔出,大聲叫道:“郭靖哥哥。
”
黃蓉見到是她,臉上登時變色,立即下馬,閃在一旁。
郭靖待要對她解釋,華筝卻拉住了他手,說道:“你想不到我會來吧?你見到我高不高興?”郭靖點點頭,轉頭尋黃蓉時,卻已人影不見。
華筝一心在郭靖身上,并未見到黃蓉,拉着他手,叽叽呱呱地訴說别來相思之情。
郭靖暗暗叫苦:“蓉兒必道我見到華筝妹子,這才不肯向大汗辭婚。
”華筝所說的話,他竟一句也沒聽進耳裡。
華筝說了一會,見他呆呆出神,嗔道:“你怎麼啦?我大老遠地趕來瞧你,你全不理睬我?”
郭靖道:“妹子,我挂念着一件要事,先得去瞧瞧,回頭再跟你說話。
”徑行奔回營房去找黃蓉。
親兵說道:“黃姑娘回來拿了一幅畫,出東門去了。
”郭靖驚問:“什麼畫?”那親兵道:“就是驸馬爺常常瞧的那幅。
”郭靖更驚,心想:“她将這畫拿去,顯是跟我決絕了。
我什麼都不顧啦,随她南下便是。
”匆匆留了個字條給丘處機,跨上小紅馬出城追去。
小紅馬腳力好快,郭靖生怕找不着黃蓉,心中焦急,更不住地催促,轉眼之間,已奔出數十裡,城郊人馬雜沓,屍骸縱橫,一到數十裡外,放眼但見一片茫茫白雪,雪地裡有一道馬蹄印筆直向東。
郭靖心中甚喜:“小紅馬腳力之快,天下無雙,再過片刻,必可追上蓉兒。
我和她同去接了母親,一齊南歸。
大汗與華筝妹子必定怪我,也顧不得了。
”
又奔出十餘裡,隻見馬蹄印轉而向北,蹄印之旁突然多了一道行人的足印。
這足印甚是奇特,雙腳之間相距幾有四尺,步子邁得如此之大,而落地卻輕,隻陷入雪中數寸。
郭靖吃了一驚:“這人輕身功夫好厲害。
”随即想到:“左近除歐陽鋒外,更無旁人有此功夫,難道他在追趕蓉兒?”
想到此處,雖在寒風之下,不由得全身出汗。
小紅馬甚通靈性,知道主人追蹤蹄印,不待郭靖控缰指示,順着蹄印一路奔了下去。
隻見那足印始終是在蹄印之旁,但數裡之後,這一對印痕在雪地中忽爾折西,忽爾轉南,彎來繞去,竟無一段路是直行的。
郭靖心道:“蓉兒必是發現歐陽鋒在後追趕,故意繞道。
但雪中蹄痕顯然,極易追蹤,老毒物始終緊追不舍。
”
又馳出十餘裡,蹄印與足印突然與另外一道蹄印足形重疊交叉。
郭靖下馬察看,瞧出一道在先,一道在後,望着雪地中遠遠伸出去的兩道印痕,陡然醒悟:“蓉兒使出她爹爹的奇門之術,故意東繞西轉地迷惑歐陽鋒,叫他兜了一陣,又回上老路。
”
他躍上馬背,又喜又憂,喜的是歐陽鋒多半再也追不上黃蓉,憂的是蹄印雜亂,自己卻也失了追尋她的線索,站在雪地中呆了一陣,心想:“蓉兒繞來繞去,終究是要東歸,我隻是向東追去便了。
”躍上馬背,認明了方位,徑向東行。
奔馳良久,果然足印再現,接着又見遠處青天與雪地相交之處有個人影。
郭靖縱馬趕去,遠遠望見那人正是歐陽鋒。
這時歐陽鋒也已認出郭靖,叫道:“快來,黃姑娘陷進沙裡去啦。
”
郭靖大驚,雙腿一夾,小紅馬如箭般疾沖而前。
待離歐陽鋒數十丈處,隻感到馬蹄忽沉,踏到的不再是堅實硬地,似乎白雪之下是一片泥沼。
小紅馬也知不妙,忙拔足斜奔,再繞彎奔到臨近,隻見歐陽鋒繞着一株小樹急轉圈子,片刻不停。
郭靖大奇:“他在鬧什麼玄虛?”一勒缰繩,要待駐馬相詢,哪知小紅馬竟不停步,疾沖奔去,随又轉回。
郭靖随即醒悟:“原來地下是沼澤軟泥,一停足立即陷下。
”一轉念間,不由得大驚:“莫非蓉兒闖到了這裡?”向歐陽鋒叫道:“黃姑娘呢?”歐陽鋒足不停步地奔馳來去,叫道:“我跟着她馬蹄足印一路追來,到了這裡,就沒了蹤迹。
你瞧!”說着伸手向小樹上一指。
郭靖縱馬過去,隻見樹枝上套着一個黃澄澄的圈子。
小紅馬從樹旁擦身馳過,郭靖伸手拿起圈子,正是黃蓉束發的金環。
他一顆心幾乎要從腔子中跳了出來,圈轉馬頭,向東直奔,馳出裡許,隻見雪地裡一物熠熠生光。
他從馬背上俯下身來,長臂拾起,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