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六回 大军西征

首頁
    不勝、無所畏懼的大英雄,待得精力漸衰,想到這個“死”字,心中總也不禁有栗栗之感。

    他想:“聽說南邊有一班人叫做‘道士’,能教人成仙,長生不老,到底是不是真的?”手掌擊了兩下,召來一名箭筒衛士,命傳郭靖入帳。

     須臾郭靖到來,成吉思汗問起此事。

    郭靖道:“長生成仙,孩兒不知真假,若說練氣吐納,延年益壽,那确是有的。

    ”成吉思汗大喜,說道:“你識得有這等人麼?快去找一個來見我。

    ”郭靖道:“這等有道之士,随便征召,他是決計不來的。

    ”成吉思汗道:“不錯,我派一個大官,去禮聘他北來。

    你說該去請誰?”郭靖心想:“天下玄門正宗,自是全真派。

    全真六子中丘道長武功最高,又最喜事,或許請得他動。

    ”當下說了長春子丘處機的名字。

     成吉思汗大喜,當即召書記進來,将情由說了,命他草诏。

    那書記适才吃了他一頓打,想了良久,寫诏道:“朕有事,就快來。

    ”學着大汗的體裁,诏書上也隻六字,自以為這一次定然稱旨。

    哪知成吉思汗一聽大怒,揮鞭又打,罵道:“我跟狗王這生說,對有道之士也這生說麼?要寫長的,恭恭敬敬的,有禮貌的。

    ” 那書記不會寫中華文字,當即去找了一個熟習漢文的漢人來,要他寫一通謙恭有禮、敦請丘處機的诏書。

    那漢人文士伏在地下,草诏道:“天厭中原驕華大極之性,朕局北野嗜欲莫生之情,反璞還淳,去奢從儉。

    每一衣一食,與牛豎馬圉共弊同飨。

    視民如赤子,養士如兄弟,謀素和,恩素畜。

    練萬衆以身人之先,臨百陣無念我之後,七載之中成大業,六合之内為一統。

    非朕之行有德,蓋金之政無恒,是以受天之佑,獲承至尊。

    南連趙宋,北接回纥,東夏西夷,悉稱臣佐。

    念我單于國千載百世之來,未之有也。

    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猶懼有缺。

    且夫刳舟剡楫,将欲濟江河也。

    聘賢選佐,将以安天下也。

    朕踐祚已來,勤心庶政,而三九之位,未見其人。

    訪聞丘師先生,體真履規,博物洽聞,探頤窮理,道沖德著,懷古君子之肅風,抱真上人之雅操,久栖岩谷,藏身隐形。

    闡祖宗之遺化,坐緻有道之士,雲集仙徑,莫可稱數。

    自幹戈而後,伏知先生猶隐山東舊境,朕心仰懷無已。

    ” 那文士寫到這裡,擡頭問道:“夠長了麼?”成吉思汗笑道:“這麼一大橛,夠啦。

    你再寫我派漢人大官劉仲祿去迎接他,請他一定要來。

    ” 那文士又寫道:“豈不聞渭水同車,茅蘆三顧之事?奈何山川懸闊,有失躬迎之禮。

    朕但避位側身,齋戒沐浴,選差近侍官劉仲祿,備輕騎素車,不遠千裡,謹邀先生暫屈仙步,不以沙漠悠遠為念,或以憂民當世之務,或以恤朕保身之術。

    朕親侍仙座,欽惟先生将咳唾之餘,但授一言,斯可矣。

    今者,聊發朕之微意萬一,明于诏章,誠望先生既著大道之端,要善無不應,亦豈違衆生之願哉?故茲诏示,惟宜知悉。

    ” 成吉思汗道:“好,就是這樣。

    ”賞了那文士五兩黃金,又命郭靖親筆寫了一信,務懇丘處機就道,即日派劉仲祿奉诏南行。

     (按:成吉思汗征請丘處機之诏書,系根據史書所載原文。

    ) 次日,成吉思汗大會諸将,計議西征,會中封郭靖為“那顔”,命他統率一個萬人隊。

    “那顔”是蒙古最高的官銜,非親貴大将,不能當此職稱。

     此時郭靖武功大進,但說到行軍打仗,卻毫不通曉,隻得向義兄拖雷以及哲别、速不台、博爾忽等大将請教。

    但他資質本不聰明,戰陣之事又變化多端,一時三刻之間哪能學會?眼見衆大将點兵備糧,選馬揀械,人人忙碌。

    十五萬大軍西征,遠涉苦寒不毛之地,這番籌劃的功夫卻也非同小可。

    此等事務他全不通曉,隻得吩咐手下十名千夫長分頭辦理。

    哲别與拖雷二人又時時提示指點。

     過得月餘,越想越不妥,自知拙于用智使計,攻打敵軍百萬之師,降龍十八掌與《九陰真經》可全用不上,隻要一個号令不善,立時敗軍覆師,不但損折成吉思汗威名,且枉自送了這一萬人的性命。

    這一日正想去向大汗辭官,甘願做個小兵,臨敵之際隻單騎陷陣殺将便是,忽然親兵報道,帳外有一千多名漢人求見。

     郭靖大喜,心道:“丘道長來得好快。

    ”忙迎出帳去,隻見草原上站着一群人,都是化子裝束,心中一怔。

    三個人搶上來躬身行禮,原來是丐幫的魯有腳與簡梁兩個長老。

    郭靖急問:“你們得知了黃蓉姑娘的訊息麼?”魯有腳道:“小人等到處訪尋,未得幫主音訊,聽說官人領軍西征,特來相助。

    ”郭靖大為奇怪,問道:“你們怎地得知?”魯有腳道:“大汗派人去征召丘處機丘道長,我幫自全真教處得獲官人消息。

    ” 郭靖呆了半晌,望着南邊天上悠悠白雲,心想:“丐幫幫衆遍于天下,連他們也不知蓉兒下落,隻怕兇多吉少了。

    ”言念及此,眼圈兒不禁紅了。

    當下命親兵安頓了幫衆,自去禀報大汗。

     成吉思汗道:“好,都編在你麾下就是。

    ”郭靖說起辭官之事,成吉思汗怒道:“是誰生下來就會打仗的?不會嘛,打得幾仗也就會了。

    你從小跟着我長大,怕什麼帶兵打仗?成吉思汗的女婿豈有不會打仗的?” 郭靖不敢再說,回到帳中,隻是煩惱。

    魯有腳問知此事,勸慰了幾句。

    到了傍晚,魯有腳進帳說道:“早知如此,小人從南邊帶一部《孫子兵法》,或是《太公韬略》來,那就好了。

    ”這一言提醒了郭靖,猛然想起自己身邊有一部名為《破金要訣》的武穆遺書,此是軍陣要訣,怎地忘了?當即從衣囊中取将出來,挑燈夜讀,直讀到次日午間,方始微有倦意。

    這書中諸凡定謀、審事、攻伐、守禦、練卒、使将、布陣、野戰,以及動靜安危之勢,用正出奇之道,無不詳加闡述。

    當日郭靖在沅江舟中匆匆翻閱,全未留心,此刻當用之際,隻覺無一而非至理名言。

     書中有些處所看不明白,便将魯有腳請來,向他請教。

    魯有腳道:“小人一時不明,待下去想想。

    ”他隻出帳片刻,立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