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态舉止,顯有侮辱群孩的含意。
郭靖平時常聽母親講金人殘暴的故事,在中國如何奸淫擄掠,虐殺百姓,如何與漢奸勾結,害死中國的名将嶽飛等等,小小心靈中早深深種下對金人的仇恨,這時見這金國王子如此無禮,在地下撿起幾枚金币,奔近去猛力往完顔洪熙臉上擲去,叫道:“誰要你的錢!”完顔洪熙偏頭相避,但終有一枚金币打上他顴骨,雖郭靖力弱,這一下并不疼痛,但總是在數萬人之前出了個醜。
蒙古人自鐵木真以下,個個心中稱快。
完顔洪熙大怒,喝道:“你這小鬼讨死!”他在中國時稍不如意,便即舉手殺人,誰敢對他如此侮辱,這時怒火上沖,從身旁侍衛手裡拿過一枝長矛,往郭靖胸口擲去。
完顔洪烈知道不妥,忙叫:“三哥住手!”然那長矛已經擲出,去勢雖不勁急,但郭靖隻轉身逃避,并不向旁閃開,方向未變。
眼見這小孩要死于矛下,突然左邊蒙古軍萬人隊中飛出一箭,猶如流星趕月,當的一聲,射中了長矛矛頭。
這一箭勁力好大,雖然箭輕矛重,仍把長矛激開,箭矛雙雙落地。
郭靖急忙逃開。
蒙古兵齊聲喝彩,聲震草原。
射箭之人,正是哲别。
完顔洪烈低聲道:“三哥,莫再理他!”完顔洪熙見了蒙古兵的聲勢,心裡也有些害怕,狠狠瞪了郭靖一眼,又低罵一聲:“小雜種!”
這時鐵木真和諸子迎了上來,迎接兩位金國王子入帳,獻上馬乳酒、牛羊馬肉等食物。
雙方各有通譯,傳譯女真和蒙古言語。
完顔洪熙宣讀金主敕令,冊封鐵木真為大金國北強招讨使,子孫世襲,永為大金國北方屏藩。
鐵木真跪下謝恩,收了金主的敕書和金帶。
當晚蒙古人大張筵席,款待上國天使。
飲酒半酣,完顔洪熙道:“明日我兄弟要去冊封王罕,請招讨使跟我們同去。
”鐵木真聽了甚喜,連聲答應。
王罕是草原上諸部之長,兵多财豐,待人寬厚,頗得各部酋長貴人愛戴。
所謂“罕”,也即是“大汗”之意,再加一個“王”,可說是大草原諸部落中以他為首。
王罕當年曾與鐵木真的父親結拜為兄弟。
後來鐵木真的父親為仇人毒死,鐵木真淪落無依,便拜王罕為義父,歸附于他。
鐵木真新婚不久,妻子就為蔑爾乞惕人擄去,全仗王罕與鐵木真的義弟劄木合共同出兵,打敗蔑爾乞惕人,才把他妻子搶回。
因此鐵木真聽說義父王罕也有冊封,很是高興,問道:“大金國還冊封誰嗎?”完顔洪熙道:“沒有了。
”完顔洪烈加上一句道:“北方就隻大汗與王罕兩位是真英雄真豪傑,餘人皆不足道。
”鐵木真道:“我們這裡還有一位人物,兩位王爺或許還沒聽說過。
”完顔洪烈道:“是嗎?是誰?”鐵木真道:“那就是小将的義弟劄木合。
他為人仁義,善能用兵,小将求三王爺、六王爺也封他一個官職。
”
鐵木真和劄木合是總角之交,兩人結義為兄弟時,鐵木真還隻十一歲。
蒙古結義為兄弟,稱為“結安答”,“安答”即是義兄、義弟。
蒙古人習俗,結安答時要互送禮物。
那時劄木合送給鐵木真一個狍子髀石,鐵木真送給劄木合一個銅灌髀石。
髀石是蒙古人射打兔子之物,兒童常用以抛擲玩耍。
兩人結義後,就在結了冰的斡難河上抛擲髀石遊戲。
第二年春天,兩人用小木弓射箭,劄木合送給鐵木真一個響箭頭,那是他用兩隻小牛角鑽了孔制成的,鐵木真回贈一個柏木頂的箭頭,又結拜了一次。
兩人長大之後,都住在王罕部中,始終相親相愛,天天比賽早起,誰起得早,就用義父王罕的青玉杯飲酸奶。
後來鐵木真的妻子被擄,王罕與劄木合出兵幫他奪回,鐵木真與劄木合互贈金帶馬匹,第三次結義。
兩人日間同在一隻杯子裡飲酒,晚上同在一條被裡睡覺。
後來因追逐水草,各領牧隊分離,鐵木真威名日盛,劄木合麾下部族也不斷增多,兩人情好不渝,勝于骨肉兄弟。
這時鐵木真想起自己已得榮封而義弟未有,是以代他索讨。
完顔洪熙酒已喝得半醺,順口答道:“蒙古人這麼多,個個都封官,我們大金國哪有這許多官兒?”完顔洪烈向他連使眼色,完顔洪熙隻是不理。
鐵木真聽了,怫然不悅,說道:“那麼把小将的官職讓了給他,也沒打緊。
”完顔洪熙一拍大腿,厲聲道:“你是小觑大金的官職嗎?”鐵木真瞪起雙眼,便欲拍案而起,終于強忍怒氣,不再言語,拿起酒杯,一飲而盡。
完顔洪烈忙說笑話,岔了開去。
次日一早,鐵木真帶同四個兒子,領了五千人馬,護送完顔洪熙、洪烈去冊封王罕。
其時太陽剛從草原遠處天地交界線升起,鐵木真上了馬,五個千人隊早整整齊齊地排列在草原之上。
金國兵将卻兀自在帳幕中酣睡未醒。
鐵木真初時見金兵人強馬壯,兵甲犀利,頗有敬畏之心,這時見他們貪圖逸樂,鼻中哼了一聲,轉頭問木華黎道:“你瞧金兵怎樣?”木華黎道:“咱們蒙古兵一千人可以破他們五千人。
”鐵木真笑道:“我正也這麼想。
隻是聽說大金國有兵一百餘萬,咱們可隻有五萬人。
”木華黎道:“一百萬兵不能一起上陣。
咱們分開來打,今天幹掉他十萬,明天又掃去他十萬。
”鐵木真拍拍他肩膀,笑道:“說到用兵,你的話總是最合我心意。
一百多斤的一個人,可以吃掉十頭一千斤的肥牛,隻不過不是一天吃。
”兩人同聲大笑。
鐵木真按辔徐行,忽見第四子拖雷的坐騎鞍上無人,怒道:“拖雷呢?”拖雷這時還隻九歲,雖然年紀尚幼,但鐵木真不論訓子練兵,都嚴峻之極,犯規者決不寬貸,他大聲喝問,衆兵将個個悚栗不安。
大将博爾忽是拖雷的師傅,見大汗怪責,心下惶恐,說道:“這孩子從來不敢晏起,我去瞧瞧。
”剛要轉馬去尋,隻見兩個孩子手挽手地奔來。
一個頭上裹着一塊錦緞,正是鐵木真的幼子拖雷,另一個卻是郭靖。
拖雷奔到鐵木真跟前,叫了聲:“爹!”鐵木真厲聲道:“你到哪裡去啦!”拖雷道:“我剛才和郭兄弟在河邊結安答,他送了我這個。
”說着手裡一揚,那是一塊紅色的汗巾,上面繡了花紋,原來是李萍給兒子做的。
鐵木真想起自己幼時與劄木合結義之事,心中感到一陣溫暖,臉上頓現慈和之色,又見馬前兩個孩子天真爛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