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楊康結義之情,深為歎息。
穆念慈垂淚道:“郭大哥,請你給這孩兒取個名字。
”郭靖想了一會,道:“我與他父親義結金蘭,隻可惜沒好下場,我未盡朋友之義,實為生平恨事。
但盼這孩子長大後有過必改,力行仁義。
蓉兒,我文字上不通,請你給取個名字。
”黃蓉眼望穆念慈,看她意願。
穆念慈道:“蓉妹妹,請你照着郭大哥說的意思,給孩子取個名兒。
”黃蓉道:“我給他取個名字叫作楊過,字改之,你說好不好?”穆念慈謝道:“好極!但願如郭大哥和蓉妹妹所說。
”
黃蓉邀穆念慈同去桃花島,郭靖自告奮勇,願收楊過為徒,傳他武功。
穆念慈見靖蓉二人神情親密,對己一片真情好意,但想到自己凄苦,說道:“郭大哥肯收這孩子為弟子,真是他的福氣。
咱們先拜師父!”抱了楊過,向郭靖拜了幾拜,說道:“孩子太小,現下來桃花島不很方便。
日後一定來投靠師父、師娘。
”
次晨,郭靖、黃蓉再邀穆念慈同去桃花島,穆念慈隻說要去臨安故居自己家裡。
郭靖曾得拖雷贈以千兩黃金,便贈穆念慈不少銀兩。
穆念慈謝了,輕聲道:“我母子二人,得先去嘉興鐵槍廟,瞧瞧他爹爹的墳墓。
”三人互道珍重,黯然而别。
這日晚間投宿,兩人飯後在燈下閑談。
郭靖懷裡藏着華筝刻着字的那塊皮革,想到兒時與華筝、拖雷同在大漠遊戲,種種情狀宛在目前,對華筝雖無兒女之情,但想她以如花年華,在西域孤身依朮赤而居,自必郁郁寡歡,心頭甚有黯然之意。
又想到蒙古大軍南侵,宋朝主昏臣庸,兵将腐朽,難以抵擋,千萬百姓勢必遭劫。
蒙古南侵,如去向朝廷禀告,朝廷亦必無對策,隻怕促使早日向蒙古投降,有損無益。
黃蓉任他呆呆出神,自行在燈下縫補衣衫。
郭靖忽道:“蓉兒,華筝說累我母親慘亡,愧無面目見我,那是什麼意思?”黃蓉道:“她爹爹逼死你母親,她自然心中過意不去。
”郭靖“嗯”了一聲,低頭追思母親逝世前後的情景,突然躍起,伸手在桌上用力一拍,叫道:“我知道啦,原來如此!”
黃蓉給他吓了一跳,針尖在手指上刺出了一滴鮮血,笑問:“怎麼啦?大驚小怪的,知道了什麼?”郭靖道:“我與母親偷拆大汗的密令,決意南歸,當時帳中并無一人,大汗卻立即知曉,将我母子捕去,以緻我母自刎就義。
這消息如何洩漏,我一直思之不解,原來,原來是她。
”黃蓉搖頭道:“華筝公主對你誠心相愛,她決不會去告密害你。
”郭靖道:“她不是要害我,而是要留我。
她在帳外偷看到我媽私拆錦囊,抽出大汗的密令,又見到我媽和我收拾行李,要悄悄别去,于是去告知了爹爹,隻道大汗定會留住我在大漠不放,就遂了她心願,她不知私拆錦囊乃是大罪,哪知卻生出這等大禍來。
”說着連連歎息。
黃蓉道:“既是她無心之過,你就該到西域去尋她啊!”郭靖道:“我與她隻有兄妹之情,她現下依長兄而居,在西域尊貴無比,我去相尋幹嗎?”黃蓉嫣然一笑,心下甚喜。
次晨兩人縱馬南行,當晚在湖州一家大客棧“招商安寓”中歇宿。
黃昏時分,兩人在客店大堂中用飯,聽得鄰桌七八名大漢飲酒縱談,都是山東口音,談論山東益都府青州“忠義軍”抗金殺敵之事。
郭靖聽得關心,叫了五斤酒、八大碗菜請客,移座過去請教詢問。
這些大漢是從青州南逃的客商,一向做兩浙的絲綢生意,最近青州危急,他們便逃到浙西來暫避兵亂,見郭靖請吃酒菜,甚是殷勤有禮,便告知山東青州的情狀。
益都府青州是魯南要地,近年來金兵對蒙古連吃敗仗,聲勢衰弱,地方上的漢人揭竿起事,占了不少地方,稱為“忠義軍”,奉濰州人李全為首。
那李全甚是能幹,他夫人楊妙真更為了得,當時号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手”。
再加上李全的哥哥李福,三人将金兵打得落花流水,山東義民紛紛來歸,聲勢浩大。
近幾個月來連打勝仗,将淮南與山東的金兵趕得隻好西退,自從嶽飛、劉锜、虞允文以來,宋人從未如此大勝金兵過。
臨安朝廷得訊後大喜,其時丞相史彌遠當政,便任命李全為京東路總管(其時京東東西路早已屬金國該管,但宋朝仍任命京東路的官員),部下軍隊正式稱為“忠義軍”,以楚州(淮安)為總部。
宋朝在江北有了一支軍隊,似乎有所振作。
但朝廷雖對忠義軍發一些糧饷,其實對之十分猜忌。
後來金兵渡淮,攻向長江邊,李全率軍打得金兵一敗再敗,一蹶不振。
朝廷升李全為保甯軍節度使兼京東路鎮撫副使,俨然是大将大官了。
但朝廷在李全之上,又派了一名大将許國任淮東制置使,以作牽制。
許國過去在襄樊、棗陽打仗,軍功卓著,但他為人昏暴,對李全、楊妙真夫婦不加禮遇。
忠義軍與宋軍(正規部隊)如發生摩擦糾紛,許國必定處分忠義軍,十分不公。
其時李全在山東青州前線作戰,後方忠義軍氣憤不平,便即作亂,殺了許國全家,許國自殺。
其時蒙古兵擊敗金兵,打到了山東,起始進攻青州。
這一帶的百姓有的做過忠義軍,有的是忠義軍的親友,那幾個青州客商也把李全和楊妙真夫婦吹得天花亂墜,黃蓉聽得這位女将竟如此了得,說道:“靖哥哥,我想瞧瞧這二十年天下無敵手的梨花槍,到底如何了得!”郭靖道:“好!這是咱們大宋收複的土地,雖在江北,一尺一寸也都是大宋的江山,咱們既然撞到了,總得助那李全夫婦一臂之力。
”兩人商議了幾句,便向北往山東益都府而去。
見到李全、楊妙真夫婦後,說起來意。
李全做了大官,已有了官架子,對金兵連打勝仗,不免有些驕傲,同時内亂未靖,心下正自憂急,見靖蓉二人年紀輕輕,男的淳樸,女的美貌,諒無奇才異能,謝了幾句,便吩咐下屬款待酒飯,說道敵兵來時,如我夫婦打不退敵軍,請兩位相助守城。
李全随即發号施令,卻不是部署守城,而是調兵遣将,去擒殺叛亂的忠義軍下屬,以及将強占了饷銀庫的宋兵趕出城去。
靖蓉二人見他雖剽悍英武,但統兵統得亂糟糟的,屬下互鬥,内部甚為混亂,四分五裂,自己各部之間看來尚有一番生死搏鬥。
郭靖久經戰陣,行軍打仗的首先要務,便是哨探敵情,見李全隻随口訊問:“敵兵有多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