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靖笑道:“正是。
”黃蓉忽然想起了華筝之事:“前途既已注定了是憂患傷心,不論怎生走法,終究避不了、躲不開,便如是咱們在長嶺上遇雨一般。
”當下兩人便在大雨中緩緩行去,直到過了長嶺,才見到一家農家,進去避雨。
兩人衣履盡濕,向農家借了衣服來換,黃蓉穿上一件農家老婦的破衣,正覺有趣,忽聽得隔室郭靖連珠價地叫苦,忙過去問道:“怎麼啦?”
隻見他苦着臉,手中拿着黃藥師給他的那幅畫。
原來适才大雨之中,這幅畫可叫雨水毀了,黃蓉連叫:“可惜!”接過畫來看時,見紙張破損,墨迹模糊,已沒法裝裱修補,正欲放下,忽見韓世忠所題那首詩旁,依稀多了幾行字迹。
湊近細看,原來這些字寫在裱畫襯底的夾層紙上,若非畫紙淋濕,決計不會顯現,隻雨浸紙碎,字迹已殘缺難辨,但看那字迹排列情狀,認得出一共是四行字。
黃蓉仔細辨認,緩緩念道:“……穆遺書,……鐵掌……,中……峰,第二……節。
”其餘殘損之字,卻無論如何辨認不出了。
郭靖叫道:“這說的是《武穆遺書》!”黃蓉道:“确然無疑。
完顔洪烈那賊子推算《武穆遺書》藏在宮中翠寒堂畔,可是石匣雖得,遺書卻無影蹤,看來這四行字是遺書所在的重大關鍵。
……鐵掌……中……峰……”她沉吟片刻,說道:“那日在歸雲莊中,曾聽陸師哥和你六位師父談論那個騙人家夥裘千仞,說他是什麼鐵掌幫幫主。
爹爹說鐵掌幫威震川湘,聲勢浩大,着實厲害。
難道這《武穆遺書》,竟跟裘千仞有關?”郭靖搖頭道:“隻要是裘千仞搞的玩意,我就說什麼也不相信。
”黃蓉微笑道:“我也不信。
”
七月十四,兩人來到荊湖北路境内,次日午牌不到,已到嶽州,問明了路徑,牽馬縱雕,徑往嶽陽樓而來。
嶽陽樓左近有家酒樓。
二人上得酒樓,叫了酒菜,觀看洞庭湖風景,放眼浩浩蕩蕩,一碧萬頃,四周群山環列拱屹,缥缈嵘峥,巍乎大觀,比之太湖煙波又是另一番光景。
觀賞了一會,酒菜已到,湖南菜肴辣味甚重,二人都覺口味不合,隻碗極大,筷極長,卻頗有一番豪氣。
二人吃了些少酒菜,環顧四壁題詠。
郭靖默誦範仲淹所作的嶽陽樓記,看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兩句時,不禁高聲讀了出來。
黃蓉道:“你覺得這兩句話怎樣?”郭靖默默念誦,心中思索,不即回答。
黃蓉又道:“做這篇文章的範文正公,當年威震西夏,文才武略,可說得上并世無雙。
”郭靖央她将範仲淹的事迹說了一些,聽她說到他幼年家貧、父親早死、母親改嫁種種苦況,富貴後處處為百姓着想,不禁肅然起敬,在飯碗中滿滿斟了一碗酒,仰脖子一飲而盡,說道:“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大英雄、大豪傑固當如此胸懷!”
黃蓉笑道:“這樣的人固然是好,但天下憂患多、安樂少,他不是一輩子樂不成了麼?我可不幹。
”郭靖微微一笑。
黃蓉又道:“靖哥哥,我不理天下憂不憂、樂不樂,倘若你不在我身邊,我是永遠不會快樂的。
”說到後來,聲音低沉下去,愀然蹙眉。
郭靖知她想到了兩人終身之事,無可勸慰,垂首道:“我也不會快樂!”
黃蓉忽然擡起頭來笑道:“算了罷,反正是這麼一回子事,範仲淹做過一首《剔銀燈》詞,你聽人唱過麼?”郭靖道:“我自然沒聽過,你說給我聽。
”黃蓉道:“這首詞的下半段是這樣:‘人世都無百歲。
少癡騃,老成尪悴,隻有中間,些子少年。
忍把浮名,牽系一品與千金。
問白發,如何回避?’”跟着将詞意解說了一遍。
郭靖道:“他勸人别把大好時光,盡用在求名、升官、發财上面。
那也說得很是。
”黃蓉低聲吟道:“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郭靖望了她一眼,問道:“這也是範文正公的詞麼?”黃蓉道:“是啊,大英雄、大豪傑,也不是無情之人呢。
”
兩人對飲數杯。
黃蓉望了望樓中的酒客,見東首一張方桌旁坐着三個中年乞丐,身上補綴雖多,但均甚清潔,看模樣是丐幫中的要緊人物,是來參加今晚丐幫大會的,此外都是尋常仕商。
隻聽得樓邊一棵大柳樹上蟬鳴不絕,黃蓉道:“這蟬兒整天不停地大叫‘知了,知了’,卻不知它知些什麼,原來蟲兒中也有大言不慚的家夥,倒叫我想起了一個人,好生記挂于他。
”郭靖忙問:“誰啊!”黃蓉笑道:“那位大吹牛皮的鐵掌水上飄裘千仞。
”郭靖哈哈大笑道:“這老騙子……”
一言未畢,忽聽酒樓角裡有人陰陽怪氣地說道:“連鐵掌水上飄裘老兒也不瞧在眼裡,好大的口氣!”郭黃二人向聲音來處瞧去,見樓角邊蹲着一個臉色黝黑的中年丐者,衣衫褴褛,望着二人嘻嘻直笑。
郭靖見是丐幫人物,當即放心,見他神色和善,便拱手道:“前輩請來共飲三杯如何?”那丐者道:“好啊!”便即過來。
黃蓉命酒保添了一副杯筷、斟了一杯酒,笑道:“請坐,喝酒。
”
那丐者道:“叫化子不配坐凳。
”就在樓闆上坐倒,從背上麻袋裡取出一隻破碗,一雙竹筷,伸出碗去,說道:“你們吃過的殘菜,倒些給我就是。
”郭靖道:“這個未免太過不恭,前輩愛吃什麼菜,我們點了叫廚上做。
”那丐者道:“化子有化子的模樣,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