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十七回 三世恩怨

首頁
    ”郭襄一怔,心想:“我偷偷出來,他既是爹爹的朋友,說不定硬要押我回去,還是不說的好。

    ”說道:“你說郭大俠麼?他是我本家長輩。

    大和尚是瞧他去麼?” 法王人既精明,又是久曆世務,郭襄這麼神色稍異,他如何瞧不出來? 當即歎道:“我和郭大俠乃是過命的交情,已有二十餘年不見,日前在北方聽到噩耗,說郭大俠已經逝世,老僧心痛如絞,因此兼程趕來,要到他靈前去一拜。

    唉,大英雄不幸短命,真是蒼天無眼了。

    ”說到這裡,淚水滾滾而下,衣襟盡濕。

    他内功深湛,全身肌肉呼吸皆能控縱自如,區區淚水,自是說來便來。

     郭襄見他哭得悲切,雖然明知父親不死,但父女關心,不由得心中也自酸苦,眼眶一紅,說道:“大和尚,你不用傷心,郭大俠沒有死。

    ”法王搖頭道:“你别瞎說!他确是死了。

    小女孩兒怎知道大人的事?”郭襄道:“我正自襄陽出來,怎不知道?剛剛昨天我便見過郭大俠。

    ” 法王此時再無懷疑,仰天大笑,說道:“啊,你便是郭大俠的小姐,” 突然又謠頭道:“不對,不對,郭大俠的小姐名叫郭芙,我也識得,她今年總有三十五歲出頭了,哪像你這般小?”郭襄經不起他這麼一激,道:“那是我大姊姊。

    她叫郭芙,我叫郭襄。

    ” 法王心中大喜,暗想:“今日當真是天降之喜,這福氣自己撞将過來。

    ” 說道:“如此說來,郭大俠真是沒死了。

    ”郭襄見他喜形于色,還道他真是為父親健在而喜歡,覺得此人良心真好,說道:“自然沒有死!我爹爹倘若死了,我哭也哭死了。

    ”法王喜道:“好,好,好!我信你了。

    郭二姑娘,如此我便不到襄陽去了。

    相煩你告知令尊郭大俠和令堂黃幫主,便說故人珠穆朗瑪敬候安好。

    ”他料知郭襄定要問他楊過之事,于是以退為進,雙手一合十,牽過馬來,便要上鞍。

     郭襄道:“喂喂,大和尚,你這個人怎麼如此不講理啊?”法王道:“我怎地不講理了?”郭襄道:“我跟你說了我爹爹的消息,你卻沒跟我說楊過的消息,他到底在哪裡?”法王道:“啊,昨天在南陽之北的山谷之中,老僧曾和楊過小友縱談半日,他正在該處練劍,此刻十九未走,你去找他便了。

    ”郭襄秀眉微蹙,道:“這許多山谷,到哪裡去找他?請你說得明白些。

    ”法王沉吟半晌,便道:“好罷! 我本要北上,就帶你去見他便了。

    ”郭襄大喜,道:“如此多謝你啦。

    ” 法王牽過馬來,道:“小姑娘騎馬,老僧步行。

    ”郭襄道:“這個何以克當?”法王笑道:“這馬四條腿,未必快得過老僧的兩條腿。

    ” 郭襄正欲上馬,忽道:“啊喲,大和尚,我肚子餓啦,你帶着吃的沒有?” 法王從背囊中取出一包幹糧。

    郭襄吃了兩個面餅,上馬便行。

     法王大袖飄飄,随在馬側。

    郭襄想起他那句話:“這馬四條腿,未必快得過老僧的兩條腿”,一提馬缰,笑道:“大和尚,我在前面等你。

    ”話聲未畢,那馬四蹄翻飛,已發足向前疾馳。

     這馬腳力甚健,郭襄但覺耳畔風生,眼前樹過,晃眼便奔,出了裡許。

     她回頭笑道:“大和尚,你追得上我麼?”說話甫畢,微微一驚,原來竟爾不見了金輪法王的蹤影。

    忽聽得那和尚的聲音從前面樹林中傳出:“郭姑娘,我這坐騎跑不快,你得加上幾鞭。

    ”郭襄大奇:“怎地他又在前面?”縱馬搶上,隻見法王在身前十餘丈處大步而行。

    郭襄揮鞭抽馬,那馬奔得更加快了,然而和法王始終相距十餘丈,幾乎要迫近數尺也有所不能。

    這時兩人已走上襄陽城北大路,一望平野,那馬四隻鐵蹄濺得黃土飛揚,看法王時,卻是腳下塵沙不起,宛似禦風而行一般。

     郭襄好生佩服,心想:“他若非身具這等武功,也不配和爹爹結成知交。

    ” 由欽生敬,叫道:”大和尚,你是長輩,還是你來騎馬罷,我慢慢跟着便是。

    ” 法王回頭笑道:“咱們何須在道上多費時光?早些找到你大哥哥不好麼?” 這時郭襄胯下的坐騎漸感乏力,奔跑已無先前之速,反而與法王越離越遠了。

     便在此時,隻聽得北邊又有馬蹄聲響,兩乘馬迎面馳來。

    法王道:“咱們把這兩匹馬截下來,三匹馬掉換着騎,還可趕得快些。

    ”過不多時,兩乘馬已奔到近前,法王雙手一張,說道:“下來走走罷!” 兩馬受驚,齊聲長嘶,都人立起來。

    馬上乘客術甚精,身随鞍起,并沒落馬,一人怒喝:“甚麼人?要讨死麼?”刷的一聲,馬鞭從半空抽将下來。

     郭襄喜叫:”大頭鬼,長須鬼,别動手,是自己人!”馬上乘客正是西山一窟鬼中的長須鬼和大頭鬼。

     這時法王左手回帶,已抓住了大頭鬼的馬鞭,往空一奪。

    不料大頭鬼人雖矮小,卻是天生神力,那馬鞭又是極牢韌的牛皮所制,法王這一奪實有數百斤的大力,但馬鞭居然不斷,也沒将大頭鬼拉得鞭子脫手。

    法王叫道:“好小子!”手勁暗加,呼的一聲,終于将大頭鬼拉下馬來。

     大頭鬼大怒,撒手松鞭,便欲撲上跟法王放對。

    長須鬼叫道:“三弟且慢!”說道:“郭二小姐,你怎地和金輪法王在一起了?”當日金輪法王和楊過等同入絕情谷,長須鬼樊一翁見過他一面,因此識得。

     郭襄笑道:“你認錯人啦,他叫珠穆朗瑪大師,是爹爹的好朋友。

    金輪法王卻是爹爹的對頭,這不是牛頭不對馬嘴麼?”樊一翁問道:“你在哪裡遇見這和尚的?”郭襄道:“我剛碰着他。

    這位大和尚說道我爹爹不在了,你說好笑不好笑?他要帶我去見大哥哥呢。

    ”大頭鬼道:“二小姐快過來,這和尚不是好人。

    ”郭襄将信将疑,道:“他騙我嗎?”大頭鬼道:“神雕俠在南邊,怎地他帶你往北?” 金輪法王微微一笑,道:“兩個矮子瞎說八道。

    ”身形略晃,倏忽間欺近二鬼身側,雙掌齊下,徑向二鬼天靈蓋拍落。

     這十餘年來,法王在蒙古苦練“龍象般若功”,那是密宗中至高無上的護法神功。

     那“龍象般若功”共分十二層,第一層功夫十分淺易,縱是下愚之人,隻要得到傳授,一二年中即能練就。

    第二層比第一層加深一倍,需時三四年。

     第三層又比第二層加深一倍,需時七八年。

    如此成倍遞增,越是往後,越難進展。

    待到第五層後,欲再練深一層,往往便須三十年以上的苦功。

    密宗一門,高僧奇土曆代輩出,但這一十三層“龍象般若功”卻從未有一人練到十層以上。

    這功夫循序漸進,本來絕無不能練成之理。

    若有人得享數千歲高齡,最終必臻第十三層境界,隻是人壽有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