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甘為他用,那麼此人必非庸官俗吏了。
陳家洛道:“莫非此人之來,與四哥有關?我今晚想去親自探察一下。
”徐天宏道:“是,最好請哪一位哥哥同去,有個照應。
”陳家洛道:“請趙三哥去吧,他也是浙江人,熟悉杭州情形。
”
二更時分,陳家洛與趙半山收拾起行,施展輕功,向撫衙奔去。
兩人在屋瓦上悄沒聲息的一掠而過。
陳家洛心道:“久聞太極門武功是内家秘奧,趙三哥的輕功果然了得,閑時倒要向他請教請教。
”趙半山心中也暗暗佩服:“總舵主拳法精妙,與鐵膽周老英雄比武時已經見過,哪知他輕功也如此不凡,不知他師父天池怪俠在十年之間,如何調教出來。
”
不一刻将近撫台衙門,兩人同時發覺前面房上有人,當即伏低,但見兩個人影在屋頂來回巡邏。
趙半山等他們背轉身,手一揚,一枚鐵蓮子向數丈外一株樹上打去。
那兩人聽見樹枝響動,飛身過來查看。
陳家洛和趙半山乘機矮身,竄進撫衙。
當下躲在屋角暗處,過了一會沒見動靜,才慢慢探頭,一看之下,不由得大驚,原來下面明晃晃地,火把照耀,如同白晝。
數百名兵丁弓上弦,刀出鞘,嚴密戒備,幾名武将繞着屋子走來走去。
可是說也奇怪,這許多兵将卻大氣不出,走動時足尖輕輕落地,竟不發出腳步聲音。
雖有數百人聚集,卻是靜悄悄地,隻聽得牆角蟋蟀唧唧鳴叫,偶爾夾雜着一兩聲火把上竹片爆裂之聲。
陳家洛見無法進去,向趙半山打個手勢,一齊退了出來,避過屋頂巡哨,落在牆邊,低聲商量對策。
陳家洛道:“咱們不必打草驚蛇,回去另想法子。
”趙半山道:“是。
”正要飛身上屋,忽然撫台衙門邊門呀的一聲開了,走出一名武官,後面跟着四名旗兵,那五人沿街走去,走了數十丈又折回來,原來也是在巡邏。
兩人見這派勢,心中暗暗驚異。
等那五人又回頭向外,陳家洛低聲道:“打倒他們。
”趙半山會意,竄出數步,發出三枚錢镖,三名旗兵登時倒地。
陳家洛跟着兩顆圍棋子,打中那武官和另一名旗兵穴道。
兩人縱身過去,将五人提到暗處,剝下旗兵号衣,自己換上了,将官兵抛在牆角。
兩人又乘屋頂巡哨轉身,跳入圍牆,在火把照耀下大模大樣走進院子,裡面成千名官兵來來往往,怎分辨得清已有外敵混入?更進内院,隻見院内來往巡衛的都是高職武官,不是總兵便是副将,隻是人數遠比外面為少。
兩人找到空隙,一縮身,竄入屋檐之下,攀住椽子,屏息不動,待得數名武官轉過身來,早已藏好。
隔了半晌,陳家洛見行藏未被發覺,雙腳勾住屋梁,挂下身子,舐濕窗子,張眼内望。
趙半山守在他身後衛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以防敵人。
他二人當真是藝高人膽大,于如此戒備森嚴之下窺敵,實是險到了極處。
陳家洛見裡面是一座三開間的大廳,廳上站着五六個人,都是身穿公服的大官,一人背向而坐,看不見他相貌,隻見這幾個大官恭恭敬敬的,目不邪視。
這時外面又走進一個官員,向坐着那人三跪九叩首的行起大禮來。
陳家洛大吃一驚,心想:“這是參見皇帝的儀節,難道皇帝微服到了杭州不成?”正疑惑間,隻聽那官說道:“臣浙江布政司尹章垓叩見皇上。
”陳家洛聽得清清楚楚,心道:“果然是當今乾隆皇帝,怪不得這樣大勢派。
”
隻聽皇帝哼了一聲,沉聲說道:“你好大膽子!”尹章垓除下朝冠,連連叩頭,不敢作聲。
皇帝隔了半晌,說道:“我派兵征讨回疆,聽說你很不以為然。
”陳家洛又是一驚,心道:“怎麼這皇帝的聲音好熟?”
尹章垓一面叩頭,一面說道:“臣該死,臣不敢。
”皇帝道:“我要浙江趕運糧米十萬石,供應軍需,你為甚麼膽敢違旨?”
尹章垓道:“臣萬死不敢,實因今年浙江歉收,百姓很苦,一時之間征調不及。
”皇帝道:“百姓很苦,哼,你倒是個愛民的好官。
”尹章垓又連連叩頭,連說:“臣該死。
”皇帝道:“依你說怎麼辦?大軍糧食不足,急如星火,難道叫他們都餓死在回疆麼?”尹章垓叩頭道:“臣不敢說。
”皇帝道:“有甚麼不敢說的,你說吧。
”尹章垓道:“萬歲爺聖明,教化廣被,回疆夷狄小醜,其實也不勞王師遠征,隻須派一名大臣宣之以德,邊民自然順化。
”皇帝哼了一聲,并不說話。
尹章垓又道:“古人雲兵者是兇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
聖上若罷了遠征之兵,天下皆感恩德。
”皇帝冷冷的道:“我定要派兵征伐,那麼天下就是怨聲載道了。
”尹章垓拚命叩頭,額角上都是鮮血。
皇帝嘿嘿一笑,說道:“你倒有硬骨頭,竟敢對朕頂撞!”一轉身,陳家洛這一驚更是厲害。
原來這皇帝竟是今日在靈隐三竺遇見的東方耳。
陳家洛雖然見多識廣,臨事鎮靜,這時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
隻聽得乾隆皇帝道:“起去!你這頂帽兒,便留在這裡吧!”
尹章垓又叩了幾個頭,站起身來,倒退而出。
乾隆向其餘大臣道:“尹某辦事必有情弊,督撫詳加查明參奏,不得循私包庇,緻幹罪戾。
”幾個大臣連聲答應。
乾隆道:“出去吧,十萬石軍糧馬上征集運去。
”那幾名大臣諾諾連聲,叩頭退出。
乾隆道:“叫康兒來。
”一名内侍掀簾出去,帶了一個少年進來。
陳家洛見這人就是和自己形貌相似之人。
他站在乾隆身旁,神态親密,不似其餘大臣那樣畏縮。
乾隆道:“傳李可秀。
”内侍傳旨出去,一名武将進來叩見,說道:“臣浙江水陸提督李可秀叩見聖駕。
”乾隆道:“那紅花會姓文的匪首怎樣了?”陳家洛聽得提到文泰來,更是凝神傾聽,隻聽李可秀道:“這匪首兇悍拒捕,受傷很重,臣正在延醫給他診治,要等他神智恢複之後才能審問。
”乾隆道:“要小心在意。
”李可秀道:“臣不敢絲毫怠忽。
”乾隆道:“你去吧。
”李可秀叩頭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