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章 忍见红颜堕火窟,空余碧血葬香魂

首頁
    乾隆自陳家洛帶了香香公主去後,心中怔怔不甯,漸漸天色大明,又眼見太陽從東方升到頭頂,太監開上禦膳來,雖是山珍海味,卻食不下咽。

    這天他也不朝見百官,整日坐起又睡倒,睡倒又坐起,派了好幾批侍衛出去打探消息,直到天色全黑,月亮從宮牆上升起,還是沒一個侍衛回報。

     他在寶月樓上十分焦急,隻得盡往好處去想,向着壁上的“漢宮春曉圖”呆呆的凝望,突然想到:“這妮子既然喜歡他,定也喜歡漢裝。

    待會他們回宮,他定已勸服她從我。

    我何不穿上漢裝,叫她驚喜一番?”于是命太監取明人的衣冠。

     可是深宮之中,哪裡來的明人衣冠?還是一名小太監聰明,奔到戲班子裡去拿了一套戲服來,服侍他穿了。

    乾隆大喜,對鏡一照,自覺十分風流潇灑,忽見鬓旁有幾莖白發,急令小太監拿小鉗子來鉗去。

     正低了頭讓小太監鉗發,忽聽背後輕輕的腳步之聲,一名太監低聲喝道:“皇太後慈駕到!”乾隆吃了一驚,擡起頭來,鏡中果然現出太後,隻見她鐵青了臉,滿是怒容。

    乾隆疾忙轉身道:“太後還不安息麼?”扶着她在炕上坐下。

    太後揮揮手,衆太監退了出去。

     隔了好一陣,太後沉聲說道:“奴才們說你今天不舒服,沒上朝,也沒吃飯。

    我瞧你來啦!”乾隆道:“兒子現下好了。

     隻是吃了油膩有點兒不爽快,沒甚麼,不敢驚動太後。

    ”太後哼了一聲,道:“是吃了回子的油膩呢,還是漢人的油膩呀?” 乾隆一驚,答道:“想是昨天吃了烤羊肉。

    ”太後道:“那是咱們的滿洲菜呀,嗯,你做滿洲人做厭了。

    ” 乾隆不敢回答。

    太後又問:“那個回子女人在哪裡?”乾隆道:“她性子不好,兒子叫人帶出去訓導去了。

    ”太後道:“她随身帶劍,死也不肯從你。

    叫人訓導,有甚麼用?是要誰去開導她?”乾隆見她愈問愈緊,隻得道:“是個老年的侍衛頭兒,姓白的。

    ” 太後擡起了頭,好半天不作聲,冷笑了幾下,陰森森的道:“你現今四十多歲啦,還要娘做甚麼?”乾隆大驚,忙道:“太後請勿動怒,兒子有過,請太後教導。

    ”太後道:“你是皇帝,是天下之主,愛怎麼做就怎麼做,愛撒甚麼謊就撒甚麼謊。

    ”乾隆知道太後耳目衆多,這事多半已瞞她不過,低聲說道:“開導那女子的,還有一個是兒子在江南遇到的士子,這人才學很好……”太後厲聲道:“是海甯陳家的是不是?” 乾隆低下了頭,哪裡還敢做聲。

    太後道:“怪不得你穿起漢人衣衫來啦!幹麼你還不殺我?”說這句話時,已然聲色俱厲。

    乾隆大吃一驚,雙膝跪下,連連磕頭,說道:“兒子若有不孝之心,天誅地滅!” 太後一拂衣袖,走下樓去。

    乾隆忙随後跟去,走得幾步,想起自己身上穿着明人衣冠,給人見了可不成體統,匆匆忙忙的換過了,一問太監,知道太後在武英殿的偏殿,于是加快腳步進殿,說道:“太後息怒,兒子有不是的地方,請太後教誨。

    ” 太後冷冷的問道:“你連日召那姓陳的進宮幹甚麼?在海甯又幹了些甚麼事?”乾隆垂頭不語。

    太後厲聲喝道:“你真要恢複漢家衣冠麼?要把我們滿洲人滅盡殺絕麼?”乾隆顫聲道:“太後别聽小人胡言,兒子哪有此意?”太後道:“那姓陳的你待怎樣處置?”乾隆道:“他黨羽衆多,手下有不少武功高強的亡命之徒,兒子所以一直和他敷衍,乃是要找個良機,把他們一網打盡,以免斬草不除根,終成後患。

    ”太後聽了容色稍霁,問道:“這話可真?” 乾隆聽得太後此言,知已洩機,更無抉擇餘地,心一狠,決意一鼓誅滅紅花會群雄,答道:“三日之内,就要叫那姓陳的身首異處。

    ”太後陰森的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道:“好,這才不壞了祖宗的遺訓。

    ”頓了一頓,道:“嘿,你跟我來。

    ”站起身來,走向武英殿正殿。

    乾隆隻得跟了過去。

     太後走近殿門,太監一聲吆喝,殿門大開。

    隻見殿中燈燭輝煌,執事太監排成兩列,八名王公跪下接駕,太後與乾隆走到殿上兩張椅中坐下。

    乾隆向下看時,見那八名王公都是皇室貴族,為首的是自己兄弟和親王弘晝。

    此外是莊親王允祿、履親王允祹、怡親王弘曉、果親王弘瞻、裕親王廣祿、顯親王衍璜,以及信郡王德昭,都是皇室的近親。

    乾隆心神不定,不知太後這番布置主何吉兇。

     太後緩緩說道:“先帝崩駕之時,遺命八旗旗兵由宗室八人分統,隻是這些時候來邊疆連年用兵,先帝的遺命一直沒能遵辦。

    眼下賴祖宗福蔭,今上聖明,回疆已然削平,從今日起,八旗旗兵歸你們八人分帶,務須用心辦事,以報皇上的恩典。

    ”八人忙磕頭謝恩。

     乾隆心想:“原來她還是不放心,要分散我的兵權。

    ”太後道:“請皇上分派吧。

    ”乾隆心想:“這次大大落了下風,反正已不想舉事,暫時分散兵權也是無妨。

    眼看她部署周密,我若是不允,她定然另有對付之策。

    ”于是把正黃、鑲黃、正白、鑲白、正紅、鑲紅、正藍、鑲藍八旗旗兵分派給了八王統領。

     八名王公暗暗納罕,均想:按照本朝開國遺規,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由皇帝自将,稱為上三旗,餘下五旗稱為下五旗。

    每一旗由滿洲都統統率。

    此時太後分給八王統領,卻是大大的不符祖宗規矩了,擺明是削弱皇帝權力之意,眼見太後懿旨嚴峻,不敢推辭,當下磕頭謝恩,有的心想:“明日還是上折歸還兵權為是,免惹殺身之禍。

    ” 太後手一揮,遲玄托着一個盤子上前跪下,盤中鋪着一塊黃绫,上放鐵盒。

    太後拿起鐵盒,揭開盒蓋,拿出一個小小的卷軸來。

    乾隆側頭看去,見卷軸外是雍王親筆所書“遺诏”兩字,旁邊注着一行字道:“國家有變,着八旗親王會同開拆。

    ”乾隆登時臉色大變,心想原來父皇早就防到日後機密洩漏,如自己敢于變更祖宗遺規,甚至反滿興漢,遺诏中必定命八旗親王廢他而另立新君。

    他随即鎮定,說道:“先帝深遠謀慮,明見百世。

    兒子隻要及得上先帝萬一,太後就不必再為兒子操心了。

    ” 太後把遺诏交給和親王,道:“你把先皇遺诏恭送到雍和宮綏成殿,派一百名親兵日夜看守。

    ”頓了一頓,又道:“就是有今上禦旨,也不能離開一步。

    ”和親王領了慈旨,把遺诏送到雍和宮去了。

    雍和宮在北京西北安定門内,本是雍正未登位時的貝勒府。

    雍正死後,乾隆追念父皇,将之擴建成為一座喇嘛廟。

     太後布置已畢,這才安心,打了個呵欠,歎道:“這萬世的基業,可要好好看着啊!” 乾隆送太後出殿,忙召侍衛詢問。

    白振禀道:“陳公子已送娘娘回宮,娘娘在寶月樓候駕。

    ”乾隆大喜,急速出殿,走到門口,回頭問道:“路上有甚麼事嗎?”白振道:“奴才等曾遇見紅花會的許多頭腦,幸虧陳公子攔阻,沒出甚麼事。

    ” 乾隆到了寶月樓上,果見香香公主面壁而坐,喜道:“長城好玩麼?”香香公主不理。

    乾隆心想:“待我安排大事之後再來問你。

    ”走到鄰室,命召福康安進宮。

     不多時,福康安匆匆趕到。

    乾隆命他率領骁騎營軍士到雍和宮各殿埋伏,密囑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