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08章 千军岳峙围千顷,万马潮汹动万乘

首頁
    篷一座接着一座,就如一條大甬道一般,直通向後。

    每座帳篷中都點着巨燭油燈,照得一片雪亮,一眼望去,兩排燈光就如兩條小火龍般伸展出去。

     不由得一陣迷惘、一陣驚懼,百思不得其解,一步步向前走去,當真如在夢中。

     四下裡靜悄悄的,隻有蠟燭上的燈花偶然爆裂開來,發出輕微的聲息。

    他屏息提氣,走了數十步,忽聽得前面有衣服響動之聲,忙向旁一躲,隔了半晌,見無動靜,又向前走了幾步,燈光下隻見前面隆起兩座并列的大墳,有一人面墳而坐。

     墳前各有一碑,題着朱紅大字,一塊碑上寫的是“皇清太子太傅文淵閣大學士工部尚書陳文勤公諱世倌之墓”,另一塊碑上寫的是“皇清一品夫人陳母徐夫人之墓”。

     陳家洛在燭光下看得明白,心中一酸,原來自己父母親葬在此處,也顧不得危機四伏,就要撲上去哭拜,剛跨出一步,忽然坐在墳前那人站了起來。

    陳家洛忙站定身子,隻見他站着向墳凝視片刻,突然跪倒,拜了幾拜,伏地不起,看他背心抽動,似在哭泣。

     見此情形,陳家洛提防疑慮之心盡消,此人既在父母墳前哭拜,不是自己戚屬,也必是父親的門生故吏,見他哭泣甚悲,輕輕走上前去,在他肩頭輕拍,說道:“請起來吧!” 那人一驚,突然跳起,卻不轉身,厲聲喝問:“誰?” 陳家洛道:“我也是來拜墳的。

    ”他不去理會那人,跪倒墳前,想起父母生前養育之恩,不禁淚如雨下,嗚咽着叫道:“姆媽、爸爸,三官來遲了,見不着你了。

    ” 站着的那人“啊”的一聲,腳步響動,急速向外奔出。

    陳家洛伸腰站起,向後連躍兩步,已攔在那人面前,燈光下一朝相,兩人各自驚得退後幾步。

     原來在他父母墳前哭拜的,竟是當今滿清乾隆皇帝弘曆。

     乾隆驚道:“你……你怎麼深夜到這裡來?”陳家洛道:“今天是我母親生辰,我來拜墳。

    你呢?”乾隆不答他問話,道:“你是陳……陳世倌的兒子?”陳家洛道:“不錯,江湖上許多人都知道。

    你也知道吧?”乾隆搖搖頭:“沒聽說過。

    ”原來近年乾隆對海甯陳家榮寵殊甚,臣子中雖有人知道紅花會新首領是故陳閣老少子,可是誰都不敢提起,須知皇帝喜怒難測,一個多事說了出來,獎賞是一定沒有,說不定反落個殺身之禍。

     這時陳家洛提防之心雖去,疑惑隻有更甚,尋思:“外面如此戒備森嚴,原來是保護皇帝前來祭墓,可是何以如此隐秘? 非但時在深夜,而且墳墓與甬道全用黃布遮住,顯是不夠令人知曉。

    然則皇帝何以又來偷祭大臣之墓?皇帝縱然對大臣寵幸,于其死後仍有遺思,也決無在他墓前跪拜哀哭之理,實在令人費解。

    ” 他驚疑不定,乾隆也在對他仔細打量,臉上神色變幻,過了半晌,說道:“坐下來談吧!”兩人并肩坐在墳前石上。

     兩人今晚是第三次會面。

    首次在靈隐三竺邂逅相逢,互相猜疑中帶有結納之意;第二次在湖上明争暗鬥,勢成敵對。

    此次見面,敵意大消,親近之心油然而生。

     乾隆拉着陳家洛的手,說道:“你見我深夜來此祭墓,一定奇怪。

    令尊生前于我有恩,我所以能登大寶,令尊之功最钜,乘着此番南巡,今夜特來拜謝。

    ”陳家洛将信将疑,嗯了一聲。

    乾隆又道:“此事洩漏于外,十分不便,你能決不吐露麼?” 陳家洛見他尊崇自己父母,甚是感激,當即慨然道:“你盡管放心,我在父母墳前發誓,今晚之事,決不對任何人提及。

    ” 乾隆知他是武林中領袖人物,最重言諾,何況又在他父母墓前立誓,登時放心,面露喜色。

     兩人手握着手,坐在墓前,一個是當今中國皇帝,一個是江湖上第一大幫會的首領。

    兩人都默默思索,一時無話可說。

     過了良久,忽然極遠處似有一陣郁雷之聲,陳家洛先聽見了,道:“潮來了,咱們到海塘邊看看吧,我有十年不見啦。

    ”乾隆道:“好。

    ”仍然攜着陳家洛的手,走出帳來。

     陳家洛道:“八月十八,海潮最大。

    我母親恰好生于這一天,所以她……”說到這裡,住口不說了。

    乾隆似乎甚是關心,問道:“令堂怎樣?”陳家洛道:“所以我母親閨字‘潮生’。

    ”他說了這句話,微覺後悔,心想怎地我将姆媽的閨名也跟皇帝說了,但其時沖口而出,似是十分自然。

    乾隆臉上也有怃然之色,低低應了聲:“是!原來……”下面的話卻也忍住了,握着陳家洛的手顫抖了幾下。

     在外巡邏的衆侍衛見皇帝出來,忙趨前侍候,忽見他身旁多了一人,均感驚異,卻也不敢作聲。

    白振、褚圓等首領侍衛更是栗栗危懼,怎麼帳篷中鑽了一個人進去居然沒有發覺,若是沖撞了聖駕,衆侍衛罪不可赦,待得走近,見他身旁那人竟是紅花會的總舵主,這一驚更是非同小可,人人全身冷汗。

    侍衛牽過禦馬,乾隆對陳家洛道:“你騎我這匹馬。

    ”侍衛忙又牽過一匹馬來。

    兩人上馬,向春熙門而去。

     這時郁雷之聲漸響,轟轟不絕。

    待出春熙門,耳中盡是浪濤之聲,眼望大海,卻是平靜一片,海水在塘下七八丈,月光淡淡,平鋪海上,映出點點銀光。

     乾隆望着海水出了神,隔了一會,說道:“你我十分投緣。

     我明天回杭州,再住三天就回北京,你也跟我同去好嗎?最好以後常在我身邊。

    我見到你,就同見到令尊一般。

    ” 陳家洛萬想不到他會如此溫和親切的說出這番話來,一時倒怔住了難以回答。

     乾隆道:“你文武全才,将來做到令尊的職位,也非難事,這比混迹江湖要高上萬倍了。

    ”皇帝這話,便是允許将來升他為殿閣大學士。

    清代無宰相,大學士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高位,心想他定是喜出望外,叩頭謝恩。

    哪知陳家洛道:“你一番好意,我十分感謝,但如我貪戀富貴,也不會身離閣老之家,孤身流落江湖了。

    ” 乾隆道:“我正要問你,為甚麼好好的公子不做,卻到江湖上去厮混,難道是不容于父兄麼?”陳家洛道:“那倒不是,這是奉我母親之命。

    我父親、哥哥是不知道的。

    他們花了很多心力,到處找尋,直到現在,哥哥還在派人尋我。

    ”乾隆道:“你母親叫你離家,那可真奇了,卻又幹麼?”陳家洛俯首不答,片刻之後,說道:“這是我母親的傷心事,我也不大明白。

    ” 乾隆道:“你海甯陳家世代簪纓,科名之盛,海内無比。

    三百年來,進士二百數十人,位居宰輔者三人。

    官尚書,侍郎、巡撫、布政使者十一人,真是異數。

    令尊文勤公為官清正,常在皇考前為民請命,以至痛哭流涕。

    皇考退朝之後,有幾次哈哈大笑,說道:‘陳世倌今天又為了百姓向我大哭一場,唉,隻好答應了他。

    ”“陳家洛聽他說起父親的政績,又是傷心,又是歡喜,心想:“爹爹為百姓而向皇帝大哭,我為百姓而搶皇帝軍糧。

    作為不同,用意則一。

    ” 這時潮聲愈響,兩人話聲漸被掩沒,隻見遠處一條白線,在月光下緩緩移來。

     蓦然間寒意迫人,白線越移越近,聲若雷震,大潮有如玉城雪嶺,天際而來,聲勢雄偉已極。

    潮水越近,聲音越響,真似百萬大軍沖烽,于金鼓齊鳴中一往直前。

     乾隆左手拉着陳家洛的手,站在塘邊,右手輕搖折扇,驟見夜潮猛至,不由得一驚,右手一松,折扇直向海塘下落去,跌至塘底石級之上,那正是陳家洛贈他的折扇。

    乾隆叫了一聲“啊喲!”白振頭下腳上,突向塘底撲去,左手在塘石上一按,右手已拾起折扇。

     潮水愈近愈快,震撼激射,吞天沃月,一座巨大的水牆直向海塘壓來,眼見白振就要披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