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六 漢紀八

首頁
     帝欲以吳王弟德哀侯廣之子續吳,以楚元王子禮續楚。

    竇太後曰:「吳王,老人也,宜為宗室順善;今乃首率七國紛亂天下,柰何續其後!」不許吳,許立楚後。

    乙亥,徙淮陽王餘為魯王;汝南王非為江都王,王故吳地;立宗正禮為楚王;立皇子端為膠西王,勝為中山王。

     景帝前四年(戊子、前一五三年) 春,復置關,用傳出入。

     夏,四月,己巳,立子榮為皇太子,徹為膠東王。

     六月,赦天下。

     秋,七月,臨江王閼薨。

     冬,十月,戊戌晦,日有食之。

     初,吳、楚七國反,吳使者至淮南,淮南王欲發兵應之。

    其相曰:「王必欲應吳,臣願為將。

    」王乃屬之。

    相已將兵,因城守,不聽王而為漢,漢亦使曲城侯將兵救淮南,以故得完。

     吳使者至廬江,廬江王不應,而往來使越。

    至衡山,衡山王堅守無二心。

    及吳、楚已破,衡山王入朝。

    上以為貞信,勞苦之,曰:「南方卑濕。

    」徙王王於濟北以襃之。

    廬江王以邊越,數使使相交,徙為衡山王,王江北。

     景帝前五年(己醜、前一五二年) 春,正月,作陽陵邑。

    夏,募民徙陽陵,賜錢二十萬。

     遣公主嫁匈奴單于。

     徙廣川王彭祖為趙王。

     濟北貞王勃薨。

     景帝前六年(庚寅、前一五一年) 冬,十二月,雷,霖雨。

     初,上為太子,薄太後以薄氏女為妃;及卽位,為皇後,無寵。

    秋,九月,皇後薄氏廢。

     楚文王禮薨。

     初,燕王臧荼有孫女曰臧兒,嫁為槐裡王仲妻,生男信與兩女而仲死;更嫁長陵田氏,生男蚡、勝。

    文帝時,臧兒長女為金王孫婦,生女俗。

    臧兒蔔筮之,曰:「兩女皆當貴。

    」臧兒乃奪金氏婦,金氏怒,不肯予決;內之太子宮,生男徹。

    徹方在身時,王夫人夢日入其懷。

     及帝卽位,長男榮為太子;其母栗姬,齊人也。

    長公主嫖欲以女嫁太子,栗姬以後宮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帝,故怒而不許;長公主欲與王夫人男徹,王夫人許之。

    由是長公主日讒栗姬而譽王夫人之美;帝亦自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

    王夫人知帝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行請立栗姬為皇後。

    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按誅大行。

     景帝前七年(辛卯、前一五O年) 冬,十一月,己酉,廢太子榮為臨江王。

    太子太傅竇嬰力爭不能得,乃謝病免。

    栗姬恚恨而死。

     庚寅晦,日有食之。

     二月,丞相陶青免。

    乙巳,太尉周亞夫為丞相。

    罷太尉官。

     夏,四月,乙巳,立皇後王氏。

     丁巳,立膠東王徹為皇太子。

     是歲,以太僕劉舍為禦史大夫,濟南太守郅都為中尉。

     始,都為中郎將,敢直諫。

    嘗從入上林,賈姬如廁,野彘卒來入廁。

    上目都,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賈姬。

    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復一姬進,天下所少,寧賈姬等乎!陛下縱自輕,柰宗廟、太後何!」上乃還,彘亦去。

    太後聞之,賜都金百斤,由此重都。

    都為人,勇悍公廉,不發私書,問遺無所受,請謁無所聽。

    及為中尉,先嚴酷,行法不避貴戚;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

    」 景帝中元年(壬辰、前一四九年) 夏,四月,乙巳,赦天下。

     地震。

    衡山原都雨雹,大者尺八寸。

     景帝中二年(癸巳、前一四八年) 春,二月,匈奴入燕。

     三月,臨江王榮坐侵太宗廟壖垣為宮,徵詣中尉府對簿。

    臨江王欲得刀筆,為書謝上,而中尉郅都禁吏不予;魏其侯使人間與臨江王。

    臨江王旣為書謝上,因自殺。

    竇太後聞之,怒;後竟以危法中都而殺之。

     夏,四月,有星孛于西北。

     立皇子越為廣川王,寄為膠東王。

     秋,九月,甲戌晦,日有食之。

     初,梁孝王以至親有功,得賜天子旌旗。

    從千乘萬騎,出蹕入警。

    王寵信羊勝、公孫詭,以詭為中尉。

    勝、詭多奇邪計,欲使王求為漢嗣。

    栗太子之廢也,太後意欲以梁王為嗣,嘗因置酒謂帝曰:「安車大駕,用梁王為寄。

    」帝跪席舉身曰:「諾。

    」罷酒,帝以訪諸大臣,大臣袁盎等曰:「不可。

    昔宋宣公不立子而立弟,以生禍亂,五世不絕。

    小不忍,害大義,故春秋大居正。

    」由是太後議格,遂不復言。

    王又嘗上書:「願賜容車之地,徑至長樂宮,自使梁國士衆築作甬道朝太後。

    」袁盎等皆建以為不可。

     梁王由此怨袁盎及議臣,乃與羊勝、公孫詭謀,陰使人刺殺袁盎及他議臣十餘人。

    賊未得也,於是天子意梁;逐賊,果梁所為。

    上遣田叔、呂季主往按梁事,捕公孫詭、羊勝;詭、勝匿王後宮。

    使者十餘輩至梁,責二千石急。

    梁相軒丘豹及內史韓安國以下舉國大索,月餘弗得。

    安國聞詭、勝匿王所,乃入見王而泣曰:「主辱者臣死。

    大王無良臣,故紛紛至此。

    今勝、詭不得,請辭,賜死!」王曰:「何至此!」安國泣數行下,曰:「大王自度於皇帝,孰與臨江王親?」王曰:「弗如也。

    」安國曰:「臨江王適長太子,以一言過,廢王臨江;用宮垣事,卒自殺中尉府。

    何者?治天下終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