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迹金剛力士會第三之四
密迹金剛力士。
複謂寂意菩薩。
何謂為如來心秘要。
其業清淨。
所以因緣一切諸天子所生。
以一識慧。
壽八萬四千劫。
又其神識不轉不變。
以為馀識乃至定意還得壽命。
從彼終沒。
因其所行受身而生。
如是寂意。
如來從其夜得成佛道。
至滅度日。
於其中間。
如來無疑亦不回轉。
心無思行。
心無遊行。
心無不堅。
心無所合。
心無所散。
心無亂。
心無移。
心無遊。
心無護。
心無寂。
心無失時。
心無迷。
心無求理。
心無暗。
心無生。
心無喜。
心無怯。
心無祝心無往。
心無想。
心無望。
心無求想。
心無消滅。
心無所觀。
心無禦識。
心無住處。
心無觀他。
心目無睹。
耳無所聽。
無鼻口身。
心無想念。
意不倚色。
無聲香味細滑。
心不依法。
心無樂處。
心不非樂。
心不住内亦不住外。
心不入法。
心不越慧。
心不觀過去。
心不觀當來。
心不觀現在。
心如來聖。
心清淨巍危其心不造罪福之業。
於一切法慧無罣礙。
而普示現已,心清淨不見他人心不清淨。
其所見者亦無所觀。
若所觀者,亦無妄想。
察無放逸。
睹所觀見。
亦無馳騁。
觀有所見。
永無所見。
如來所見。
不肉眼視。
不天眼睹。
不慧眼察。
不法眼看。
不佛眼觀。
不合天耳聽。
不合觀他心。
不雜念識過去世事。
不依神足而為變化。
不倚所有。
諸漏已荊於一切法悉無合會。
應於諸法無所罣礙。
其無吉祥。
無有衆業。
永無所行。
其慧所祝猶若本無。
皆知一切衆生心行。
十種力業四無畏慧十八不共諸佛之法。
是亦若斯。
進退無業。
舍心意識。
不離如來三昧定祝普造一切諸佛道事。
一切諸法慧無罣礙。
悉無所著,猶如寂意。
如來至真化如來像。
其化如來。
無心意識身口意。
其行所在至真示現。
随時能作佛事。
化亦無想。
亦無求念。
如是寂意。
道心如斯,猶如來化等無有異。
其所化者所念無念。
無身口心。
因緣進退。
目睹見之。
皆作佛事。
亦無所有。
所謂化者悉無所行。
諸法如化。
如來解是。
成最正覺。
已成正覺。
如來慧識不住五陰無十八種。
亦無諸入。
不住内外。
無善無不善。
無現世。
無度世。
無有漏無不漏。
無塵勞诤訟之厭。
不住無為有數無數。
無有三世去來今行。
周旋往反。
不住有為有所觀察也。
不住無為觀也。
其慧亦如是,悉無所祝如來至真處於一切衆生志性。
顯仁慈慧。
無所傷害。
救濟危厄。
寂意當知。
是如來秘要。
若有所入。
其所班宣無不普達。
又有寂意。
如來秘要不可限量。
所宣秘密不可得底。
密迹金剛力士說如來秘要品時。
無央數諸佛世界六反震動。
其大光明照於十方。
睹於十方無量佛土。
天雨衆花。
箜篌樂器不鼓自鳴。
無央數人皆發無上正覺道意。
不可計菩薩。
逮得無所從生法忍。
不可限人逮得柔順法忍。
倍複不可計菩薩得一生補處。
德本淳淑。
以是因緣故。
十方所在諸佛國土。
各各在諸佛世尊,於賢劫中。
衆菩薩等淨修梵行。
是諸菩薩以法供養。
皆各散花。
奉事貢上密迹金剛力士。
其所散花化成花蓋。
承佛威神。
是諸花蓋一切鹹來。
在於佛所。
而繞佛及密迹金剛力士。
三匝普覆衆會。
又其寶蓋住虛空中。
當於佛上從寶蓋。
出如是比好妙音聲。
唯然世尊,賢劫菩薩遣我等來。
供養大聖及密迹金剛力士。
奉法供養及班宣是如來至真不可思議所說秘要。
皆佛威變之所為也。
爾時一切諸來衆會。
聞說是法。
欣然大悅皆共叉手。
鹹禮稽首密迹金剛力士。
益加恭敬。
現若幹變。
宣說是言:我等世尊,為得善利。
獲無極慶。
乃逮得見密迹金剛力士。
值聞如來不可思議秘要言教。
若有衆生。
得緻聞是經典之要。
而信樂者,以近道業不懷狐疑。
未曾猶豫入佛訓誨,則當觀之。
為不退轉。
當至無上正真道也。
時佛嗟歎密迹金剛力士言:善哉善哉快說是言:誠如宣意。
複告寂意菩薩。
大士。
如來功勳甚奇真谛。
四無所畏。
是經典者,如密迹金剛力士所可谘嗟。
快說至訓。
斯諸正士。
諸佛尊法道慧巍巍如是,其聞是法。
不恐不怖心不懷懼。
解義所趣。
若複受持能諷誦學。
廣為人說不久受決。
當作是觀。
疾逮無上正真之道。
成最正覺。
爾時彼衆會場地。
正其中間。
於世尊前。
地尋時劈裂。
深六十八百千由旬。
自然出水渧大如車釭。
上虛空中高至梵天。
灑三千大千世界。
佛告寂意。
汝甯見此其大渧水上虛空中。
灑乎三千大千世界地乎。
對曰已見。
天中之天。
唯然大聖。
垂愍唯說何所先瑞。
佛告寂意。
仁當知此。
今斯水渧地無思想無所裂壞。
水自然出。
諸法師等亦複若斯。
若以受持是經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