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十二(竺法护译)

首頁
    倒之業。

    便成塵勞。

    皆由貪身而生斯患。

    以無貪身。

    便舍諸見六十二疑。

    以無貪身便寂衆緣。

    以無貪身。

    一切貪欲自然惔怕。

    以無貪身一切諸願寂然消滅,猶如寂意。

    拔樹根株。

    莖節枝葉花實一時并除永無有樹。

    行者如是,以消貪身便無諸見六十二疑。

    以無貪身。

    皆去一切諸所受法五陰六入塵勞之患。

    以無貪身。

    無有五陰塵勞諸患。

    唯然大聖。

    不斷貪身故有吾我。

    佛告寂意。

    住吾我故不斷貪身。

    住人壽命故不斷貪著。

    其所見者不住内外。

    諸見無處一切所至永無所見。

    以無所住見慧無所祝是則名曰斷貪身見。

    貪身悉空以能解空。

    柔順法忍不受彼見。

    己身無想悉無所行。

    無生無起亦無所興。

    乃名之曰柔順法忍。

    不受諸見是斷貪身。

    寂意。

    欲知若不貪身解脫身無身。

    何謂無身。

    身四大成本亦無名。

    以了是者意解虛僞。

    故曰不真而不可得。

    皆由不真妄想而興。

    若無所求不懷妄想。

    不迷不惑。

    不作不祝若無所住則無瞋诤。

    其無瞋诤乃曰寂然。

    為行惔怕。

    何所消滅名曰寂然。

    消衆因緣乃曰寂然。

    所以者何。

    從其因緣令心熾然。

    以無因緣則無熾然,猶如寂意。

    從其緣對而生有火。

    兩木相揩因火然熾。

    無對無火則不然熾。

    如是寂意。

    從其緣對令心然熾。

    以無緣對則不然熾。

    又彼寂意菩薩大士以權方便。

    曉了随時消寂因緣。

    而不消滅衆德根本。

    不興塵勞因緣之對。

    興發諸亂諸度無極。

    棄舍魔事衆邪之業。

    不舍諸佛道行緣業。

    舍因泥洌不舍道業三十七品。

    心不志樂聲聞緣覺。

    不舍菩薩至真道意。

    用觀空無。

    以興大哀。

    察衆因緣。

    以無相緣宣講至德。

    不以妄想失乎道心。

    以無願緣厭於三界。

    因對諸對惟無生緣。

    不舍所生無猶豫緣。

    因諸所行修其德本入道業行。

    是為菩薩權智入淨逮得自在。

    無常緣哉。

    不厭生死而得自由。

    無所畏故。

    有苦緣哉。

    建立衆生存滅度安。

    使得立故。

    無我緣哉。

    建立愍心安於衆生。

    行大哀故。

    虛無緣哉。

    心得八正如來淨身故。

    緣欲行哉。

    為諸貪愛病清淨藥故。

    頒宣其法哉。

    令心堅住故。

    緣瞋恚哉。

    使衆怒行宣慈心藥。

    志住無病故。

    緣愚冥哉。

    為衆癡行施十二因緣藥。

    治其心病使不動移故。

    等分緣哉。

    等於三事化衆生行建立其心。

    講無常藥故。

    緣無欲哉。

    心以存立化開聲聞故。

    離瞋恨哉。

    使心得立緣覺之乘故。

    離愚冥哉。

    開化其心立乎大乘故。

    色像緣哉。

    其心等住逮得如來像身故。

    緣音響哉。

    心以住在如來言聲故。

    緣衆香哉。

    心以存立如來戒勳故。

    緣衆味哉。

    心以住存如來道味故。

    緣大人相哉。

    心行以住得莊嚴故。

    緣細滑哉。

    心以存立得於如來手足柔軟故。

    緣經法哉。

    心以住在逮得如來無所生意故。

    緣布施哉。

    心以住在相好具足故。

    緣持戒哉。

    心以存在佛土嚴淨故。

    緣忍辱哉。

    心以住在逮梵音響故。

    緣精進哉。

    心以存立度於衆生故。

    緣禅思哉。

    心以住在興大神通故。

    緣智慧哉。

    心以存立斷衆邪見六十二疑罣礙之因故。

    緣慈心哉。

    心以住在等志衆生而不懷害故。

    緣愍哀哉。

    心以存立救濟衆生故。

    緣喜悅哉。

    心以住在好樂聽法故。

    緣於護哉。

    心以存立棄舍衆結危厄之患故。

    緣四恩哉。

    心以存在開導衆生故。

    緣貪恚哉。

    心以存立一切所有訓施衆生故。

    緣犯惡哉。

    心以存立如來戒品清淨行業故。

    緣诤穢哉。

    心以住在如來忍诤故。

    緣怨害哉。

    心以存立如來十力四無所畏故。

    緣亂愦哉。

    心以住存逮佛三昧故。

    緣邪智哉。

    心以存立無所罣礙智度無極具足衆生故。

    緣下乘哉。

    心以住在積功累德志好大乘故。

    緣順應哉。

    心以存立志和安然。

    不犯衆惡一切非宜故。

    緣惡趣哉。

    心以住在救護一切衆生惡趣堕八難故。

    緣諸天哉。

    心以存立解諸合會皆當别離故。

    緣衆人哉。

    心以住在一切妙善故緣念佛哉。

    習見諸佛故。

    緣念法哉。

    心以存立奉行道法舍無益宜故。

    緣念衆哉。

    逮緻便禦不退轉法故。

    緣施與哉。

    心以住在不舍衆生故。

    緣禁戒哉。

    具足所願故。

    緣念天哉。

    心以存立備悉功德一生補處故。

    緣身行哉。

    逮緻佛身故。

    緣口言哉。

    心以住在緻佛言教諸經典故。

    緣其心哉。

    心以存立獲乎佛意故。

    緣有為哉。

    心以住在積功累德具足自克故。

    緣無為哉。

    心以住在聖慧具足故。

    如是寂意。

    不以無緣化至道乘。

    皆由緣心得至佛道。

    導一切智。

    若有菩薩。

    皆由緣故導一切智。

    是為菩薩善權方便。

    皆由見諸法。

    悉懷來導,猶如三千大千世界含受土地。

    十方衆生草木五穀。

    諸水河海毛發之形。

    靡不苞之。

    一切鹹仰而得生活。

    如是寂意一切衆緣。

    皆由菩薩善權方便。

    行最第一衆行之英。

    至一切智,猶如衆色諸形貌皆有四大。

    菩薩。

    如是執權方便。

    所造行緣皆至佛道。

    所以者何。

    一切衆生所興殃罪。

    為無反複。

    菩薩緣是行施度無極。

    辄能具成戒度無極。

    若人瞋恚心懷毒害。

    於時菩薩行忍度無極。

    尋時充備進度無極。

    若見衆生在於愦鬧。

    不能安心。

    緣是菩薩行禅度無極。

    忽以具成智度無極。

    若有衆生存在諸蔽。

    立冥冥室窈昧之厄。

    菩薩為斷衆縛罣礙衆結之網。

    若有衆生能勤修業。

    便為消除一切所著。

    有求谘嗟。

    稽首歎之。

    示其自師。

    喜诽謗者,亦随順意。

    令不起心。

    若見勤苦被無數惱菩薩則時為興大哀。

    見在安者,則以大悅而救攝之。

    菩薩随時若見剛強難化之類。

    開訓導示興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