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一十三(北梁沙门释道龚译)

首頁
    慚愧心。

    無哀愍心常有害心。

    若行空澤山林聚落發如是心。

    於他财物希求欲得。

    常自藏身不令他見。

    迦葉。

    如是沙門求利。

    心常慳惜為貪所覆。

    於所得利心無知足。

    於他财物悕望欲得。

    有所至處聚落城邑。

    常為利養不為善法覆藏諸惡。

    謂善比丘知我破戒。

    知已若說戒時或驅我出。

    於善比丘但生恐畏。

    心常谀谄現行儀式。

    一切天龍鬼神有天眼者,知此比丘。

    來時賊來。

    去時賊去。

    行時賊行。

    坐時賊坐。

    卧時賊卧。

    取衣時賊取衣。

    著衣時賊著衣。

    入聚落時賊入聚落。

    出聚落時賊出聚落。

    食時賊食。

    飲時賊飲。

    剃發時賊剃發。

    迦葉。

    如是癡人去來儀式。

    皆為天龍鬼神之所知見。

    見已诃罵。

    如此惡人即為壞滅釋迦牟尼佛法。

    作是诃責諸惡比丘。

    又彼諸天龍鬼神。

    見持戒梵行沙門婆羅門。

    增益信心禮敬尊重。

    此人於佛法中應受利養者,迦葉。

    此沙門求利。

    於佛法中出家。

    不能生一念寂滅離欲之心。

    況得沙門果。

    若有得者無有是處。

    迦葉。

    是名沙門求利。

    迦葉。

    雲何稗沙門。

    迦葉。

    譬如麥田中生稗麥。

    其形似麥不可分别。

    爾時田夫作如是念。

    謂此稗麥盡是好麥。

    後見穟生爾乃知非。

    不得名言一切是麥。

    迦葉。

    如是稗沙門在於衆中。

    似是持戒有德行者,施主見時謂盡是沙門。

    而彼癡人實非沙門言是沙門。

    非梵行人自言梵行。

    先來敗壞離於持戒。

    亦不入衆數。

    於佛法中無智慧命當堕惡道,猶如稗麥在好麥中。

    爾時天龍鬼神有天眼者,見彼癡人堕於地獄。

    見已各相謂言:此是癡人先似沙門行不善法。

    今當堕於大地獄中。

    從今已後終不能得沙門德行及沙門果,猶如稗麥在好麥中。

    迦葉。

    是名稗沙門。

    迦葉。

    雲何逋生沙門。

    迦葉。

    譬如逋生稻苗。

    以不熟故名為逋生。

    以無實故風所吹去。

    無堅重力似稻非稻。

    迦葉。

    如是逋生沙門。

    形似沙門無人教呵。

    無有德力為魔風所吹亦無血氣持戒之力。

    離於多聞損失定力亦遠於智。

    不能破壞諸煩惱賊。

    名如是人輕劣無力。

    系屬於魔為魔所鈎。

    沒在一切煩惱之中。

    為魔風所吹如逋生稻。

    迦葉。

    逋生之稻不中為種亦不生牙。

    迦葉。

    如是逋生沙門。

    於佛法中無道種子。

    於賢聖法中不得解脫。

    迦葉。

    逋生沙門者,所謂破戒行惡。

    是名逋生沙門。

    迦葉。

    雲何似沙門。

    迦葉。

    譬如巧工以金塗銅。

    其色似金價不同金。

    若揩磨時乃知非金。

    迦葉。

    如是似沙門者好自嚴飾。

    常澡浴身齊整著衣。

    沙門儀式一切具足。

    去來屈伸常正儀式。

    而彼常為貪恚癡所害。

    亦為利養禮敬贊歎所害。

    亦為我慢增上慢一切煩惱所害。

    雖為人所貴無貴重法。

    常勤嚴身悕望飲食。

    不求聖法不畏後世。

    現見尊重非将來尊重。

    但長肌肥依於利養非依於法。

    種種系縛勤作家業。

    順在家心。

    亦随受。

    苦時受苦。

    樂時受樂。

    為愛憎所害。

    於沙門法無心欲行離諸儀式。

    必當堕於地獄餓鬼畜生。

    彼人無沙門實。

    無沙門稱。

    不與沙門等。

    迦葉。

    是名似沙門。

    迦葉。

    雲何失沙門血氣。

    迦葉。

    譬如男子若女人。

    若童男若童女。

    非人飲其血氣。

    彼人羸瘦無有色力。

    由失血氣故。

    迦葉。

    如是之人失血氣故。

    諸藥咒術及諸刀杖。

    所不能治必至於死。

    迦葉。

    如是沙門無有持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血氣。

    及慈悲喜舍血氣。

    亦無行施調伏護身口意業血氣。

    亦無安住四聖種血氣。

    無有儀式血氣。

    亦無淨身口意血氣。

    迦葉。

    是名沙門失於血氣。

    迦葉。

    如失血氣沙門。

    雖受如來法藥不以自度。

    法藥者,所謂若起淫欲應觀不淨。

    若起瞋恚應行慈心。

    若起愚癡應觀十二因緣。

    於諸煩惱應正思惟。

    離於樂衆舍我所有。

    出家三事應當愛護。

    三事者,所謂持戒清淨。

    其心調伏。

    入定不亂。

    迦葉。

    如是法藥我之所說我所聽服。

    雖受此藥不以自度。

    迦葉。

    又有出世法。

    所謂空觀無相無作觀。

    陰界入知。

    四聖谛及十二因緣。

    迦葉。

    如是法藥。

    彼人亦複不以自度。

    迦葉。

    如是沙門臭穢不淨。

    以破戒故。

    薄福德故。

    生極下處以憍慢故。

    於此命終不生馀處。

    必當堕在大地獄中。

    如人失於血氣必定至死。

    如是沙門於此命終必堕地獄。

    迦葉。

    是名失血氣沙門。

    如是說已,五百比丘舍戒還俗。

    爾時有諸比丘,呵彼比丘言:若大德於佛法中退還家者,如是非善。

    如是非法。

    佛告諸比丘,莫作是語。

    何以故?若如是者名為順法。

    若比丘不欲受人信施退還家者,是名順法。

    彼諸比丘信解心多故生悔心。

    說此語時。

    彼得聞已作如是念。

    我等或能行不淨行受他信施。

    應生悔心退而還家。

    迦葉。

    我今說此諸比丘等。

    於此命終生兜率天彌勒菩薩所。

    彌勒如來出於世時。

    彼諸比丘在初會數中。

     △營事比丘品第四 爾時摩诃迦葉白佛言:世尊,雲何比丘能營衆事。

    佛告迦葉。

    我聽二種比丘得營衆事。

    何等二。

    一者能淨持戒。

    二者畏於後世喻如金剛。

    複有二種。

    何等二。

    一者識知業報。

    二者有諸慚愧及以悔心。

    複有二種何等二。

    一者阿羅漢。

    二者能修八背舍者,迦葉。

    如是二種比丘。

    我聽營事自無瘡疣。

    何以故?迦葉。

    護他人意此事難故。

    迦葉。

    於佛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