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卷一百一十八(竺法护译)

首頁
    △寶髻菩薩會第四十七之二 佛告族姓子。

    何謂菩薩五根淨行。

    不受諸法而修道義。

    是為信根願度彼岸。

    不須禦人為精進根。

    不舍道意為一切故。

    是為意根。

    執禦大哀欲濟危厄。

    是為定根。

    若能奉受一切諸法而修寂寞。

    是智慧根。

    又族姓子。

    笃信一切諸佛之法。

    順從道迹。

    是為信根。

    奉諸佛法未曾懈倦。

    是精進根。

    念諸佛法。

    聖義存心未曾忘舍。

    是為意根。

    修習佛定初不懈廢。

    是為定根。

    能除一切衆生疑結。

    無所念願。

    是為慧根。

    又慕佛道不懷猶豫。

    是為信根。

    其性調柔。

    順修精進無有退還。

    是精進根。

    勸助德本長而無損。

    是為意根。

    等演光明照於衆生。

    救脫愦亂。

    是為定根。

    分别一切人之原本而為說法。

    是為慧根。

    超越一切諸所罣礙。

    而無所著。

    是為信根。

    解衆生結令無諸縛。

    是精進根。

    志所奉行而無所著。

    獨步三界卓然有異。

    是為意根。

    知諸罣礙因緣所由。

    是為定根。

    了諸著猗智靡不達。

    是為慧根。

    又使所遵而無所惑。

    是為信根。

    化人不惑。

    舍於非時常懷悅豫。

    是精進根。

    所從法教常行清澄。

    微妙之法不迷衆穢。

    不忘道義日日增修。

    是為意根。

    其心清淨奉行平等。

    而以正受聖慧均平而得度矣。

    是為定根。

    若於法界了無所礙。

    去諸非時住解明法。

    是智慧根。

    滅除一切諸非善本。

    修行衆德。

    是為信根。

    遵諸善本順從經典。

    是精進根。

    積累衆善不違失法。

    是為意根。

    定意歡悅不貪樂安。

    分别衆生諸德之本。

    是為定根。

    奉行衆善從其方便。

    等修道法。

    是為慧根。

    又信勤修舍諸懈廢。

    意無所求無所忘失。

    将護定意令不迷惑。

    奉行智慧開化愚癡。

    又行信者棄捐邪法。

    行精進者放舍吾我。

    其心專一度於貪身。

    以能行定。

    裂壞諸網六十二見。

    其慧智者,蠲除一切猗著恩愛。

    是族姓子。

    菩薩所修五根淨行。

     佛告族姓子。

    何謂菩薩行五力淨。

    若計於此能立五根。

    奉行不舍降棄四魔。

    不從聲聞緣覺之乘。

    從於大乘未曾退還。

    消衆愛欲塵勞之穢。

    其願堅固心得自在。

    志存勇猛。

    其身康甯強而有勢。

    諸根澹泊不壞笃信。

    是族姓子。

    名曰信力。

    所不當作而不為之。

    制禦其性而令均調。

    是精進力。

    所當修者而皆行之。

    其意勢強。

    是為意力。

    所造道業未曾忘失。

    以度一切。

    是為定力。

    不為色聲香味細滑衆念所危。

    超度一切猶豫衆結。

    意之所祝是為慧力。

    又信力者,不從他教而有所受。

    精進力者,所當執持而不忘舍。

    其意力者,逮得總持不共道意。

    其定力者,說法平等不從偏黨。

    其慧力者,決諸狐疑。

    解散衆生結網之縛。

    又信力者,則能具足誠信之勢。

    精進力者,解脫堅強度未度者,其意力者,具足解慧度知見力。

    其定力者,具足究竟志性之力。

    其慧力者,具足一切衆行之原。

    又信力者,能制慳貪垢穢之難。

    精進力者,皆能放舍一切所有。

    其意力者,所顯德本勸助道心。

    其定力者,等心遵行舍諸所求。

    其慧力者,諸可修行未曾望報。

    又信力者,釋除一切毀戒之聚。

    精進力者,殷勤修禁未曾違失。

    其意力者,具足道心令不阙漏。

    其定力者,辄得歸趣仁和之地。

    其慧力者,於諸所行皆斷生死。

    又信力者,離於诤訟瞋恚之本。

    精進力者,正念所行遵修忍辱。

    其意力者,具足道行亦不毀法。

    其定力者,先自制心令不放逸。

    擁護一切衆生之類。

    其慧力者,不計吾我亦無人想。

    又信力者,棄捐懈怠衆穢塵垢。

    精進力者,皆得超度一切因緣。

    不為惡事之所見迷。

    其意力者,修行於道而令具足。

    其定力者,身得休息能諧降魔。

    其慧力者,於諸所作無不作。

    又信力者,消化諸垢衆邪之行。

    精進力者,合會衆生而開化之。

    其意力者,常一其志而勸助之。

    其定力者,常行靜寂未曾愦亂。

    其慧力者,曉了諸人所行之法。

    又信力者,棄於諸見所識衆垢。

    精進力者,常勤修行求於博聞。

    其意力者,嚴淨思念所行如應。

    其定力者,心無所生乃能逮得。

    其慧力者,精學堪任令緻成就。

    又信力者,常得至誠七财之貨。

    精進力者,曉了分别緻七覺意。

    其意力者,心常整齊未曾愦亂。

    其定力者,則緻超度七識之祝其慧力者,過於八邪而無著也。

    無能破壞心常清淨。

    是為信力。

    奉行清淨而不退還。

    無淨不淨。

    無應不應。

    是精進力。

    清淨其意合集群類道品之法。

    無意無念。

    是為意力。

    其心精進修於寂寞。

    乃為正受。

    是為定力。

    若能清淨。

    不為諸見之所迷惑。

    奉諸德本。

    是為慧力。

    是族姓子。

    菩薩所行五力清淨。

     佛告族姓子。

    何謂菩薩七覺品淨。

    彼以發顯。

    意覺品者,而得自在不共道慧。

    法覺品者,觀察所行,則随應時而無所著。

    精進覺品所勤修行至無罣礙。

    歡悅覺品者,心成無所樂。

    信覺品者,身意休息得至究竟。

    定覺品者,離於志味而得達至。

    觀覺品者,所可造業而悉成辦。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