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律儀會第一之三
爾時尊者摩诃迦葉白佛言:甚奇世尊,如是人等聞此等經不生厭離。
佛告大迦葉言:若有衆生成就四法。
聞說此經不生厭離。
雲何為四。
多放逸故不能深信。
業異熟故亦不深信。
大地獄故不能審信。
我當死故。
若人成就如是四法。
不生厭離。
迦葉。
複有衆生成就四法不生厭離。
何等為四。
年盛壯時自恃強力。
耽著欲樂。
貪嗜諸酒。
不能了知明思惟觀。
若人成就如是四法。
不生厭離。
迦葉。
若有比丘。
成就四法謗佛菩提。
何等為四。
本造惡業已成就故。
毀壞正法。
如是比丘不自發露不善異熟諸惡業故。
於比丘尼行穢欲故。
彼有和上或阿阇梨。
多人所敬謗佛菩提。
如是弟子。
随學於師亦生诽謗。
是寡聞者,由嫉妒故謗毀諸佛。
比丘成就如是四法。
謗佛菩提。
迦葉。
若有一法得成沙門及婆羅門。
何者為一。
於一切法心無所祝如是一法。
得成沙門及婆羅門。
譬如有人堕高山頂。
謂無大地樹木叢林。
唯起空想出入息斷。
迦葉。
著諸法者亦複如是,若執眼想及以眼相。
執耳鼻舌身意想乃至意相。
若執色受想行識想。
執淨持戒多聞慚愧經行往來得菩提想。
如此等法皆悉非作沙門婆羅門。
若起想者則為所害。
為誰所害。
謂貪瞋癡。
若執眼相。
由著可愛不可愛色相故。
為眼所害。
如是執著耳鼻舌身意相。
乃至由著可愛不可愛法相故。
乃至為意所害。
若被害者,則於地獄畜生餓鬼人天界中。
極為所害。
何緣被害。
由想執著。
何名想著。
謂執我想及我所想。
女想男想。
地水火風想。
骨想壞想青瘀想血塗想。
色變想離散想。
勝解脫想。
彼有少分得勝解脫想。
此有少分不得勝解脫想。
有無量種宿住随念現證作想。
我随念想。
異於過去異於現在。
我是過去我是現在。
於諸法中起想執著乃至涅槃想我得涅槃想。
迦葉。
以要言之。
諸執著者處處起想。
乃至於空性中起一切想。
皆悉非作沙門婆羅門法。
非沙門行。
非婆羅門行。
迦葉。
如來說言沙門婆羅門法者,譬如虛空及以大地。
何以故?虛空之法。
終不念言我是虛空。
如是迦葉。
沙門婆羅門者,終不自謂我是沙門是婆羅門。
是故諸法亦不自謂是作沙門。
婆羅門法。
沙門法者不作不除。
是為沙門及婆羅門。
迦葉。
譬如有人於夜闇中。
掉弄手臂搖動面目。
作如是言:我弄世間我弄世間。
於意雲何。
彼為弄誰。
迦葉白言:世尊,是人自弄。
何以故?於中無人為可弄故。
佛告大迦葉言:如是如是,若有比丘至阿蘭若。
或至樹下空室露處。
作如是想。
眼是無常。
耳鼻舌身意悉是無常。
複作思惟。
色是無常。
聲香味觸法亦悉無常。
作是思惟。
我趣涅槃。
如是等類為自劬勞。
非沙門行。
何以故?以有若幹諸邪執故。
知眼相已,為滅眼故勤勞修習。
如是能知耳鼻舌身意相已,乃至為滅意故勤修習之。
若於三處了知信受,則於三處而生分别。
若於諸見起分别者,雲何能得心一境性。
迦葉。
甚深菩提難入難趣。
難具資糧。
心一境性者,為以幾何名心一境性。
周遍推求乃至一法亦不可得。
所謂於眼不可得實。
於耳鼻舌身意亦不得實。
於一切法皆不得實。
何以故?本性如是心性不生。
一切諸法無實可得。
是故彼心不可得也。
若過去未來現在無所得故。
無所作故。
是謂無所作。
何名無所作。
若新若故俱不可作。
名無所作。
是中過去心不解脫。
現在心不解脫。
未來心不解脫。
随所有心無所得者,是為心一境性。
此即名入心之數也。
迦葉。
未來當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
執著眼等說為滅壞。
於諸蘊中起於物想。
如來說蘊猶如於夢。
然彼說言夢為實有。
由世間中說有是夢。
若無夢者,我等不應有夢想事。
以有表示。
是故我等於其眠夢起於夢想。
如是如是,蘊有所因故說如夢。
若無蘊者不應說蘊猶如於夢。
彼諸愚夫謂夢為實。
聞是等經便生诽謗。
於中當有比丘尼等。
於施主家妄稱我是阿羅漢果。
或依淺智說現證得。
若優婆塞優婆夷等。
聞經律頌說我現證。
迦葉。
當於爾時,若有比丘。
或二十年三十年中。
常樂居止阿蘭若處精勤修習。
為佛法故來詣初信一日優婆塞邊。
唯以空言互相唱說。
言空空故。
我已遍知我已遍知。
或有比丘。
聞是經等相向談說。
有人聞之便生怖畏。
複作是言:若諸在家出家人等。
不應親近。
應當遠離此非教師。
何以故?彼等所知不相親附。
複有宣說甚深法者,為諸在家出家人等。
棄舍輕賤。
何以故?我今宣說勝妙梵行。
尚少知者,況未來世乃至最少知者亦皆滅沒。
當爾之世。
說法比丘千人之中。
能如實解信入法者,一亦難有。
乃至二千亦複如是,於中或有馀比丘等。
下至不能暫發言詞。
況能解了。
迦葉。
當於爾時,在家出家共輕此教。
若有比丘發勤精進。
為滅不善生善法故。
初夜後夜減省睡眠精進修學,則為他人譏嫌棄舍。
或斷命根。
如是等經即當毀滅。
住法比丘亦皆滅荊於中智者深勝無染解了之者,應當尊重深心恭敬共集會已住阿蘭若。
爾時世尊而說頌曰:
我所說善法,第一義相應。
言蘊無堅實,應觀察如夢。
爾時諸比丘,鬥诤心紛擾。
無禮别尊卑,唯有空名相。
比丘所發言,俗亦如是說。
如斯之教法,道俗語皆同。
比丘謂俗言,汝解法希有。
是謂佛菩提,已發初地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