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的家庭裡,午後兩三點鐘是一天内最沉寂的一段時間,孩子們都在學校裡,年青人都在外面工作,家裡隻剩下老弱殘兵。
曼桢家裡就是這樣,隻有她母親和祖母在家。
這一天下午,弄堂裡來了個磨刀的,顧太太聽見他在那兒吆喝,便提着兩把廚刀下樓去了。
不一會,她又上來了,在樓梯上便高聲喊道:“媽,你猜誰來了?慕瑾來了!”顧老太太一時也記不起慕瑾是誰,模模糊糊地問了聲:“唔,誰呀?”顧太太領着那客人已經走進來了。
顧老太太一看,原來是她娘家侄女兒的兒子,從前和她的長孫女兒有過婚約的張慕瑾。
慕瑾笑着叫了聲”姑外婆”。
顧老太太不勝歡喜,道:你怎麼瘦了?媽好嗎?”慕瑾頓了一頓,還沒來得及回答,顧太太便在旁邊說:“表姊已經故世了。
”顧老太太驚道:“啊?”顧太太道:“剛才我看見他袖子上裹着黑紗,我就吓了一跳!”
顧老太太呆呆地望着慕瑾,道:“這是幾時的事?”慕瑾道:“是今年三月裡。
我也沒寄訃聞來,我想着等我到上海來的時候,我自己來告訴姑外婆一聲。
”他把他母親得病的經過約略說了一說。
顧老太太不由得老淚縱橫,道:“哪兒想得到的。
像我們這樣老的倒不死,她年紀輕輕的倒死了!”其實慕瑾的母親也有五十幾歲了,不過在老太太的眼光中,她的小輩永遠都是小孩。
顧太太歎道:“表姊也還是有福氣的,有慕瑾這樣一個好兒子。
”顧老太太點頭道:“那倒是!慕瑾,我聽見說你做了醫院的院長了。
年紀這樣輕,真了不得。
”慕瑾笑道:“那也算不了什麼。
人家說的,'鄉下第一,城裡第七'。
”顧太太笑道:“你太謙虛了。
從前你表舅舅在的時候,他就說你好,說你大了一定有出息的。
媽,你記得?”當初也就是因為她丈夫對于慕瑾十分賞識,所以把曼璐許配給他的。
顧太太問道:“你這次到上海來有什麼事情嗎?”慕瑾道:我因為醫院裡要添辦一點東西,我到上海來看看。
說住在旅館裡,顧老太太便一口說:那你就搬在這兒住好了,在旅館裡總不大方便。
道:“那太麻煩了吧?”顧太太笑道:“不要緊的——又不跟你客氣!你從前不也住在我們家的?”顧老太太道:“真巧,剛巧有間屋子空着沒人住,樓下有一家人家剛搬走。
”顧太太又向慕瑾解釋道:“去年那時候曼璐出嫁了,我們因為家裡人少,所以把樓下兩間房子分租出去了。
”到現在為止,他們始終沒有提起曼璐。
顧老太太跟着就說:“曼璐結婚了,你知道吧?”慕瑾微笑道:“我聽說的。
她好吧?”顧老太太道:“她總算運氣好,碰見這個人,待她倒不錯。
她那姑爺挺會做生意的,現在他們自己蓋了房子在虹橋路。
”顧老太太對于曼璐嫁得金龜婿這一回事,始終認為是一個奇迹,也可以說是她晚年最得意的一樁事,所以一說就是一大套。
慕瑾一面聽,一面說:“噢。
——噢。
——那倒挺好。
”顧太太看他那神氣有點不大自然,好像他對曼璐绐終未能忘情。
他要不是知道她已經結婚了,大概他決不會上這兒來的,因為避嫌疑的緣故。
磨刀的在後門外哇啦哇啦喊,說刀磨好了,顧太太忙起身下樓,慕瑾趁勢也站起身來告辭。
他們婆媳倆又堅邀他來住,慕瑾笑道:“好,那麼今天晚上我就把行李搬來,現在我還有點事,要上别處去一趟。
”顧太太道:“那麼你早點來,來吃飯。
”
當天晚上,慕瑾從旅館裡把兩件行李運到顧家,顧太太已經把樓下那間房收拾出來了,她笑着喊她的兩個兒子:“偉民,傑民,來幫着拿拿東西。
”慕瑾笑道:“我自己拿。
”他把箱子拎到房間裡去,兩個孩子也跟進來了,站得遠遠地觀望着。
顧太太道:“這是瑾哥哥。
傑民從前太小了,大概記不得了,偉民你總該記得的,你小時候頂喜歡瑾哥哥了,他走了,你哭了一天一夜,後來還給爸爸打了一頓——他給你鬧得睡不着覺,火起來了。
”偉民現在已經是個十四五歲的少年,長得跟他母親一樣高了,聽見這話,不禁有些讪讪的,紅着臉不作聲。
顧老太太這時候也走進房來,笑道:“東西待會兒再整理,先上去吃飯吧。
”顧太太自己到廚房裡去端菜,顧老太太領着慕瑾一同上樓。
今天他們因為等着慕瑾,晚飯吃得特别晚。
曼桢吃過飯還得出去教書,所以她等不及了,先盛了一碗飯坐在那裡吃着。
慕瑾走進來,一看見她便怔住了。
在最初的一刹那,他還當是曼璐——六七年前的曼璐。
曼桢放下碗筷,站起身來笑道:“瑾哥哥不認識我了吧?”慕瑾不好意思說:正是因為太認識她了,所以望着她發怔。
她笑着說了聲:“是二妹吧?要在别處看見了,真不認識了。
”顧老太太道:“本來嗎,你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