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館的音樂廳門口站着兩個人。
其中一個大個子,戴副夾鼻眼鏡,胳臂上佩着寫有“糾察隊長”字樣的紅袖章。
“烏克蘭代表團是在這兒開會嗎?”麗達問。
大個子打着官腔回答說:“是的!有什麼事嗎?”
“請讓我進去。
”
大個子堵住半邊門,打量了一下麗達,問:“您的證件呢?隻有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才能進去。
”
麗達從提包裡拿出燙金的代表證。
大個子看見上面印着“中央委員會委員”的字樣,怠慢的态度馬上不見了,他變得彬彬有禮,像對“自家人”一樣親熱地說:“請吧,請進,左邊有空位子。
”
麗達從一排排椅子中間穿過去,看見一個空座位,坐了下來。
代表會議就要結束了。
麗達注意地聽着主席的講話。
這個人的聲音她聽起來很耳熟。
“同志們,出席全俄代表大會各代表團首席代表會議的代表,以及出席代表團會議的代表,已經選舉完畢。
現在離開會還有兩個小時。
請允許我再次核對一下已經報到的代表名單。
”
麗達認出這個人是阿基姆,他正匆忙地念着代表名單。
每叫一個名字,就有一隻手拿着紅色或者白色代表證舉起來。
麗達聚精會神地聽着。
一個熟悉的名字傳進了她的耳朵:“潘克拉托夫。
”
麗達回頭朝舉手的地方看去,那裡坐着一排排代表,卻看不到碼頭工人那熟悉的面孔。
名單念得很快,她又聽到一個熟悉的名字——奧庫涅夫,接着又是一個——紮爾基。
麗達看見了紮爾基。
他就坐在附近,在她的斜對面。
那不就是他的側影嗎,已經不大能認出來了……是他,是伊萬。
麗達已經好幾年沒有見到他了。
名單迅速地往下念。
突然,她聽到一個名字,不由得哆嗦了一下:“柯察金。
”
前面很遠的地方舉起一隻手。
随後又放下了。
說來奇怪,麗達竟迫不及待地想看看那個和她的亡友同姓的人。
她目不轉睛地盯着剛才舉手的地方,但是所有的頭看上去全都一樣。
麗達站起來,順着靠牆的通道向前排走去。
這時候,阿基姆已經念完了名單,馬上響起一陣挪動椅子的聲音,代表們大聲說起話來,青年人發出爽朗的笑聲,于是阿基姆竭力蓋過大廳裡的嘈雜聲,喊道:“大家不要遲到!……大劇院,七點!……”
大廳門口很擁擠。
麗達明白,她不可能在擁擠的人流中找到剛才名單中念到的熟人。
唯一的辦法是盯住阿基姆,再通過他找到其他人。
她讓最後一批代表從身邊走過,自己朝阿基姆走去。
突然,她聽到身後有人說:“怎麼樣,柯察金,咱們也走吧,老弟。
”
接着,一個那麼熟悉、那麼難忘的聲音回答說:“走吧。
”
麗達急忙回過頭來,隻見面前站着一個高大而微黑的青年,穿着草綠色軍便服和藍色馬褲,腰上系一條高加索窄皮帶。
麗達睜圓了眼睛看着他,直到一雙手熱情地抱住她,顫抖的聲音輕輕地叫了一聲“麗達”,她才明白,這真是保爾·柯察金。
“你還活着?”
這句問話說明了一切。
原來她一直不知道他死去的消息是誤傳。
大廳裡的人全走光了。
從敞開的窗戶裡傳來了本市的交通要道——特維爾大街的喧鬧聲。
時鐘響亮地敲了六下,可是他倆都覺得見面才幾分鐘。
鐘聲催促他們到大劇院去。
當他們沿着寬闊的階梯向大門走去的時候,她又仔細看了看保爾。
他現在比她高出半個頭,還是從前的模樣,隻是更加英武,更加沉着了。
“你看,我還沒問你在哪兒工作呢。
”
“我現在是共青團專區委員會書記,或者像杜巴瓦所說的,當‘機關老爺’了。
”說着,保爾微微笑了一下。
“你見過他嗎?”
“見過,不過那次見面留下的印象很不愉快。
”
他們走上了大街。
街上,汽車鳴着喇叭疾馳而過,喧嚷的行人來來往往。
他倆一直走到大劇院,路上幾乎沒有說話,心中想着同一件事情。
劇院周圍人山人海,狂熱而固執的人群一次又一次向劇院石砌的大廈湧過去,一心想沖進紅軍戰士把守的入口。
但是,鐵面無私的衛兵隻放代表進去。
代表們驕傲地舉着證件,從警戒線穿過去。
劇院周圍的人海裡全是共青團員。
他們沒有列席證,但是都千方百計想參加代表大會的開幕式。
有些小夥子挺機靈,混在代表群裡朝前擠,手裡也拿着紅紙片,冒充證件。
他們有時竟混到了會場門口,個别人甚至鑽進了大門,但是他們馬上被引導來賓和代表進入會場的值班中央委員或糾察隊長抓住,給趕出門來,這使得那些混不進去的“無證代表”大為高興。
想參加開幕式的人很多,劇院連二十分之一也容納不下。
麗達和保爾費了很大的勁,才擠到會場門口。
代表們乘坐電車、汽車陸續來到會場。
門口擠得水洩不通。
紅軍戰士——他們也是共青團員——漸漸招架不住了,他們被擠得緊緊貼在牆上,門前喊聲響成一片:“擠呀!鮑曼學院的小夥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