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
他還說:'我把這封信寫好,你替我交給黨中央吧!'誰知道信沒有寫完,他就被綁到樹林子裡去了……”
祁德林說到這裡,已經泣不成聲。
毛澤東和成仿吾都深深地垂下頭去。
……
他們默然走了一段,忽聽前面一片嘁嘁喳喳的歡躍聲,擡頭一看,原來是人們最終地走出了草地,進抵白龍江畔的山谷中了。
“說到曾中生同志的事,其實老根子還在以前。
”
成仿吾以親身經曆者的口吻說,張國焘奉王明之命到鄂豫皖奪權的時候,鄂豫皖的局面早已打開,根據地已經很不小了。
這主要是曾中生等人的功勞。
張一下就代替了曾,把曾中生貶為紅四軍政委,曾對此并沒有怨言。
可是不久就發生了分歧。
分歧是由軍事上發生的。
在國民黨對中央蘇區開始第三次圍剿的時候,曾中生和徐向前建議,部隊應該利用這一時機積極向外發展,南下出擊黃梅、廣濟等地,進而威逼長江,配合中央蘇區的反圍剿鬥争。
而張國焘軍事上一竅不通,卻專橫跋扈,硬是不同意這個意見。
後來他從右傾保守一下轉為“左”傾冒險,要求占領英山後,去進攻安慶威脅南京。
他就不想想進攻安慶要通過四百多裡的敵占區,這簡直是天大的笑話。
曾中生自然不能接受,就在占領英山後,連續南下占領了浠水、廣濟、羅田等城,消滅了敵人七個多團,有力地配合了中央蘇區的鬥争。
可是,這個勝仗反而使曾中生犯了罪,因為它是否定了東打安慶的方針而獲得的。
張國焘正是從此懷恨在心,這個人是觸犯一點都不行的。
他立刻命令部隊北返,說曾中生是“在政治上重複已經破産的立三路線”,“放棄援助中央蘇區”,“違抗分局命令”。
接着就把曾中生的軍政委撤了,由陳昌浩接替了他的職務。
接着,那個著名的“白雀園大肅反”就開始了。
“那場'大肅反'真是可怕極了!”成仿吾沉重地歎了口氣。
他說,由張國焘一手操縱的“肅反”,實際上不過是剪除異己,建立個人統治。
曾中生撤職不久,緊接着就把紅四軍兩個最有名的師長許繼慎、周維炯抓起來了。
在行軍途中,把他們捆在擔架上,用白被單蒙着。
因為這兩個人在南下和東征的争論中都是站在曾中生這一邊的。
許繼慎平時常罵張國焘是老機會主義,更使張國焘惱恨在心。
許繼慎是黃埔一期生,北伐時是葉挺獨立團的營長,在汀泗橋戰功赫赫。
他在國民黨方面也很有名。
蔣介石的特務很想剪除他,就用了一個反間計,派了一個姓鐘的特務來給許繼慎下書。
這封信的具名是蔣介石,裡面還有這樣的話:“匍匐歸來之子,父母唯有垂泣加憐。
”許繼慎看了信,立即将特務逮捕起來,連人帶信一起送交軍部處理。
這種事本來很容易判斷,如果許真的有問題,怎麼能把信和人交出來呢!同時根據許的長期表現看,也決不會有這類事情。
可是到了張國焘那裡,卻是一個剪除異己的最好機會。
張還把這個問題同南進聯系起來,說許主張南進,正是企圖帶部隊過江。
不久,這位好同志就被殺掉了。
在這同時,周維炯、戴克敏、徐朋人等鄂豫皖蘇區的開辟者以及大批團以上的幹部都被殺害。
這股風又吹到了地方,把大批有鬥争經驗有能力的幹部也殺掉了。
張國焘一貫歧視知識分子,他常說:“工農幹部犯錯誤要減輕三分,知識分子犯錯誤要加重三分,”這次“肅反”知識分子當然也難以逃過。
由于大批知識分子被“肅”掉,使紅四軍的軍事理論和作戰指揮大為削弱,部隊的文化程度一落千丈,在部隊中還造成了一種反對知識分子、反對戴眼鏡者的惡劣傾向。
有人就說,在撤離鄂豫皖蘇區的西征路上,全軍隻有兩個戴眼鏡的,其中一個就是張國焘自己。
這次肅反使整個鄂豫皖蘇區元氣大傷,實際上是第四次反圍剿失敗的重要原因之一。
“你們最後是怎樣離開鄂豫皖蘇區的呢?”毛澤東問。
“我剛才說過,張國焘在軍事上是一竅不通,政治上、思想上又是忽'左'忽右。
”成仿吾說,四次圍剿前,四方面軍接連打了許多勝仗,張國焘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
敵人的四次“圍剿”開始了,這時本來該好好準備一下,徐向前就是這樣建議的,可是他硬是不聽,還命令部隊繼續進攻。
敵人圍剿開始了,他又不懂得誘敵深入,隻是一味硬頂。
這樣很快就陷入了被動,根據地大部被敵占領。
這時,張國焘吓壞了,又從極左一下跳到極右。
張國焘這人有一個特點,他的鬼心思總是藏在心裡,從不是一下就拿出來。
他這時本來就有西逃的意思,卻秘而不宣。
在河口以北的黃柴畈會議上,他一再表示,為了保衛蘇區,他要打到外線去消滅敵人,是決不會離開鄂豫皖根據地的。
說到這裡,成仿吾不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