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节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泪

首頁
    分關注,他親自動手紮包裹,寄贈友人。

    他還曾墊出七百元錢給出版社,讓它作為代印代發《死魂靈百圖》的周轉資金。

    他對現實生活觀察細緻,明辨是非,不畏強暴,同情弱者。

    他一生教導人們反抗黑暗勢力,追求光明,并預言一個自由、平等、獨立的新中國将要到來,而他自己卻為這個理想的實現做着鋪路的工作。

    巴金曾以魯迅做人的态度來衡量自己的行為,鞭策自己成為一個高尚的人、正直的人。

    他想,魯迅這樣一個有偉大抱負、有偉大心靈的巨人,他怎麼會忽然在一個早上在我們的身邊消失?他難以想象這樣一個可怕的現實突然會在他的面前出現。

    但是這個善良的瘦小的老人果然離開了我們,巴金終于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任它從臉上掉了下來。

     當天,巴金與靳以、曹禺一起趕到了北四川路底的施高塔路(今山陰路)大陸新村魯迅寓所。

    他還是第一次來到這裡。

    魯迅家中的樸素的陳設,使他一到這裡就好像十分熟悉,很自然地認出那是魯迅的家。

    他跑上樓,走進房間裡,先看到魯迅夫人許廣平,她的悲痛的臉比以前消瘦多了,在她的旁邊則是九歲的海嬰,魯迅留下來的遺孤。

    老人靜靜地躺在床上,閉着雙眼,似乎在養神。

    巴金真希望老人能醒來和他講話,像往常那樣,坐在他的身旁, 回答他的提問,并答應他的約稿要求,看到老人點着頭的微笑。

    但是老人永遠不會醒來了,人們已永遠失去向他再作請教的機會了!這時巴金又一次控制不住自己的眼淚。

     魯迅寓所門口,站滿了各國記者,除了中國記者,還有塔斯社的,路透社的,法新社的,哈瓦斯社的,以及日本同盟社的記者。

    在巴金來到魯迅家以前,孫夫人宋慶齡已經來過了,她是當天早晨在家裡接到馮雪峰的電話,知道魯迅病危,就由馮雪峰陪同趕到大陸新村的。

    一上樓,進入魯迅卧室,魯迅已經溘然長逝了!許廣平正站在床邊哭泣。

    馮雪峰想自己是地下黨員,無法出面料理喪事,茅盾又恰好去浙江烏鎮老家探親,就與孫夫人商量。

    宋慶齡想到沈鈞儒,就來到他的律師事務所,請他幫忙向虹橋公墓買一塊墓地。

    沈很快就把事情解決,并與孫夫人一起主持魯迅的喪事,和馮雪峰一起商定了魯迅治喪委員會名單,其中有蔡元培、宋慶齡、沈鈞儒、馬相伯、内山完造、史沫特萊、茅盾、蕭三、胡風、周作人、周建人等。

    馮雪峰向中共中央發了電報,中共中央同意把毛澤東名字列入治喪委員名單中,并發來了吊唁的電報,還向國民黨政府提出為魯迅舉行國葬,同時撤銷對魯迅著作的禁令。

    國民黨政府不僅沒有接受,還派了特務分子來監督魯迅的喪事。

    以夏衍、周揚為代表的中國共産黨上海“文委”則發動所屬各聯和有關人民團體,連夜組織了一支以“文委”所屬各聯為主的隊伍,包括幾千個學生、店員、工人、家庭婦女,前來參加送殡,他們沿途高呼愛國救亡的口号,形成了一次聲勢浩大的要求國民黨停止内戰、團結抗日的示威大遊行。

     魯迅靈柩停在萬國殡儀館,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群來瞻仰遺容。

    當時一些青年作家張天翼、黃源、黎烈文、靳以、歐陽山等都曾經在這裡做接待工作。

    巴金更是連續兩個晚上在魯迅遺體旁邊為老人守靈。

    夜是那樣深沉,前來吊唁的人都散去了,巴金站在靈前,看到半截玻璃棺蓋并不曾掩蓋住魯迅慈祥的臉,他想着自己從老人身上得到的恩惠,想着老人一生所遭受到的困苦與壓抑,以及他不屈的鬥争精神,和他為開辟中國未來幸福前途所作的努力,深感目前外敵入侵、國土淪喪、民族危亡,而國内統治者仍以魚肉人民為樂,人民大衆是多麼需要像魯迅那樣的人來帶路!現在他離我們而去了,但我們一定要掮着魯迅的旗幟前進!巴金噙着淚水,注視着老人的遺容,禁不住從心中發出自己的誓願: “你像一個普照一切的太陽,連我這渺小的青年也受到你的光輝;你像一顆永不殒落的巨星,在暗夜裡我也見到你的光芒。

    中國青年不會辜負你的愛和你的期望,我也不應當。

    你會活下去,活在中國青年的心裡,活在全中國人民的心裡……” 1936年10月22日,巴金參與了長達十幾裡的送殡隊伍,并和張天翼、胡風、靳以、黃源、黎烈文、蕭軍、姚克共八位作家一起扛棺,親自把魯迅靈柩葬入虹橋萬國公墓的墓穴裡。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