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

首頁
    塞上蕭原本姓蕭不姓塞,因為生長在長城以外的塞北,就把發表作品時候的筆名寫為塞上蕭,表面的意思就是在塞上有這麼個姓蕭的,實際含意當然比這還要深刻些。

    這名字乍聽起來有些别嘴,可是作品發表多了,叫開了,反倒把真名真姓擠沒了。

    有些著名作家不都是這樣嗎?有多少人能記得高爾基原名叫阿列克賽。

    馬克西莫維奇。

    彼什科夫呢。

    外國名字一長串不好記,中國名字隻兩三個字,總算好記吧。

    但不是也有人不知道魯迅叫周樹人,茅盾叫沈雁冰,老舍叫舒舍子嗎? 塞上蕭是個年紀尚輕的作家,當然不能和這些名震寰宇的大師相比。

    成就不能比,事理卻相通。

    不但生人不知他姓蕭,連原先稱他為小蕭的熟人也改稱他為老塞了。

    從小蕭到老塞,經曆了多少人世間的變遷哪! 塞上蕭的家是吉林市有名的大資本家。

    人們一聽資本家這個詞兒,很自然就聯想到洋奴。

    買辦,穿西服,坐流線型小汽車,甚至下館子都得吃西洋大菜,生活完全是歐化的資産階級——布爾喬亞了。

    資産階級比起封建地主來當然是一洋一土。

    可是且慢,拿這把尺子去衡量上海的資本家還差不多,東北的資本家就大不相同了,尤其是塞上蕭他家這資本家,竟“土”得和封建地主差不多。

    且看他家開的那些五花八門的買賣吧:油房、燒鍋、當鋪、綢緞莊……買賣開的可真不少,竟沒有一個能和現代化聯系起來。

    這些買賣的原始雛形大概在春秋戰國那時候就可以找到。

    他家這買賣古老,人也古老。

    塞上蕭從私塾到中學都得穿長袍馬褂,戴紅帽疙瘩的小帽頭。

    就和那日酋玉旨雄一下火車時候的那副打扮一模一樣。

    現代日本官僚穿上中國老式服裝,使人覺得非驢非馬;十幾歲幼小兒童,穿上大人先生的衣服,更顯得滑稽可笑。

    而且塞上蕭又不是個老實孩子,頑皮勁一上來,竟忘了這身不能亂跑亂動的“禮服”。

    有時弄得衣服大襟扯開線,有時紅帽疙瘩被同學揪下來了。

    他家本想把他打扮成個體面的少爺,他卻經常弄成個癟三樣。

    家裡老一輩的一研究,認為這都是少不更事,沒有娶妻生子的緣故,于是,就在他十二歲那一年,給他定了親。

    十六歲剛一過,塞上蕭的父母就張羅着給他娶親。

     娶親的儀式完全是老式的,而娶來的這個媳婦和這儀式也完全一緻,搭配得非常協調,就像從蘇州園林那圓圓的月亮門裡走出來一個古裝女人一樣。

    這位新娘不但梳着油光光的疙瘩髻,插着亮晶晶的碧玉簪,而且在鮮紅的裙子下邊還露出兩隻像錐子一樣的尖尖小腳。

    這腳小得真真有三寸那麼大。

    腳越小,流下的疼痛淚水越多。

    這姑娘為裹這雙小腳已經流了一缸淚,而在以後那凄涼的日子裡,流下的淚水一缸也裝不盡呢。

     那時滿清政府已被推翻,民國已告成立,裹小腳的女孩子已經逐漸少了,尤其在東北的吉林。

    吉林是滿族人聚居的地方,滿族女人是不纏足的。

    漢族人在滿族這個健康風俗的影響下,纏足的本不多,有那纏上的也馬馬虎虎,像鲇魚一樣,剛有個尖頭,是象征性的“小腳”。

    民國一成立,一些人又都放開了,變成“民裝改造”。

    這樣一來,剩下的小腳就很少了,尤其像塞上蕭媳婦這樣小而又小的小腳,全吉林也難找出一份。

    從這也可以看出,塞上蕭家封建到什麼程度,無怪乎連一處新興的買賣都不開設呢。

    ; 塞上蕭的婚姻完全是父母包辦的。

    定親時他還不大明白,結婚時也朦朦胧胧。

    他媳婦雖然腳小,臉盤可不小。

    寬敞的臉上,長對大眼睛、大鼻子、厚嘴唇、大耳朵。

    她十八歲,發育的已經比較成熟,所以整個人是比較胖大的。

    而比她小兩歲的塞上蕭卻長得又瘦又小,十六歲的男孩子正是發育的時候。

    這一胖一瘦,一大一小的小夫妻顯得那麼不像夫妻。

    但是塞上蕭的父母對這胖大的兒媳婦可很滿意,他們認為這是副非常富态的福相。

    而且在這高大身材的襯托下,腳就顯得更加小。

    這也正是塞上蕭的父母覺得最漂亮之處。

    漂亮可是漂亮,卻帶來一個很大的缺陷,形成了名副其實的頭重腳輕。

    站在那裡,總保持不住平衡,腳得不住地移動,就像踩着一副高跷一樣。

     塞上蕭結婚這一年,正念中學二年。

    他開蒙念書并不晚,但是頭四年念的都是私塾,光念五經四書了,對算術、自然、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