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日,至尊大怒,決心以武力收回荊州三郡’。
”
關羽狠狠地說:“這吳狗也太猖狂了!可是我們這個廖公淵啊,簡直就是個飯桶,怎麼就打不過吳狗?”
長臉的軍吏辯解說:“長沙郡守軍寡弱,與吳軍相差懸殊,怎敢與人家交手?隻有獻城而已,所以這事也不能怪廖太守。
”
關羽氣得瞪着眼睛喝道:“放肆!不要為他開脫!我再問你們,廖太守現在何處?”
圓臉的軍吏回答說:“退守在窮鄉僻壤,等候君侯發兵收回本郡。
”
關羽無可奈何地擺擺手說:“好吧,你們先到下面休息,我準備發兵就是了。
”
幾天來,關羽與諸将頻頻集會,準備發兵之事。
可是不到十天的功夫,大軍還沒有出動,零陵、桂陽二郡也相繼派人前來告急,二郡也都被東吳用武力接收了。
事态非常嚴重,容不得再延宕下去,于是關羽派廖化、趙累等率兵一萬多人開到南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先後将孫權派來的三郡太守趕走,又讓自己的三郡太守複了位。
當二将回來向關羽報捷時,關羽的一顆懸着的心總算放下來了,他開心地說:“看來吳狗是不堪一擊的。
”
廖化說:“這次孫權派來的是一支偏師,人數本來就不多,盡管我三郡的兵力過于寡弱,難以抵擋,隻要我主力大軍一出,還是容易對付的。
”
趙累接下來說:“吳人包藏禍心,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也許這次武力接收三郡是試探性的,大的戰事還在後邊。
我們應該提高警惕,加強戒備才是。
”
廖化又補充說:“我們已經分别建議三郡太守,讓他們趕緊多多招募軍隊,加強郡裡的防守力量,以防吳軍卷土重來。
”
關羽卻滿不在乎地說:“不必大驚小怪,吳狗何足道哉!”
年關将近,荊州的局勢愈來愈緊張了。
可以說是烽煙不息,警報頻傳,信使和候騎像走馬燈式的向關羽作各種傳達和報告。
先是聽說孫權派偏将軍廬江太守呂蒙督率鮮于丹、徐忠、孫規等部二萬餘人去奪取南三郡;不久又聽說主公見荊州形勢緊張,親率五萬大軍出川,駐紮在公安;緊接着關羽便接到命令,要他率領荊州的主力進駐益陽。
關羽命潘、糜芳等好生看管南郡,率領三萬人馬到益陽安營紮寨,與屯兵在巴丘①的東吳橫江将軍魯肅的一萬軍隊隔着洞庭湖遙相對峙。
緊接着又聽說孫權也親自率兵來到荊州,駐紮在陸口。
不久魯肅從巴丘移師益陽,與關羽短距離相拒。
幾天來,關羽的心情很壞,從南三郡都接連傳來失利的消息:
“呂蒙占領了長沙郡,我長沙太守廖立(公淵)逃回了成都!”
“呂蒙占領了桂陽郡,我桂陽太守望風而降!”
“呂蒙率軍進至潇水沿岸,與零陵郡治泉陵隔江相望!”
聽到這些消息,關羽非常焦急與沮喪,整天大罵長沙、桂陽兩郡太守不争氣,都是軟骨頭,但他對零陵郡還抱着一線希望,自言自語地說:“零陵太守郝普是一條硬漢子,或許他能頂得住,但泉陵與呂蒙的軍隊隔水相望,形勢危急,應該派兵前去解救才是。
”
于是把趙累召來,命令他說:“你立即帶領一萬人馬,前去解救泉陵。
”
可是趙累卻說:“這裡的形勢也很緊張,魯子敬已經逼近我軍營寨,益陽是公安和江陵的屏障,此時不宜分兵。
”
關羽聞言,一時猶豫不決,增援泉陵之事,就暫時擱淺了。
幾天過去了,在一個格外寒冷的日子裡,關羽正在帳中與諸将彙總各方面傳來的消息,規劃下一步的行動,郝普突然走進來了,隻見他衣冠不整,神情黯然,一進帳便跪在關羽面前,嗚咽着說:“君侯,零陵郡失守了!”
關羽聞言,又驚又惱,待要發作,看到他那可憐相,又有些不忍,再一轉念,覺得事情還沒有弄清楚,還是先問清楚了再說,于是無可奈何地擺擺手說:“起來吧,先坐下來講話。
零陵是怎麼失守的?你怎麼到這裡來的?講給大家聽聽!”
郝普坐定之後,開始講述着事情的經過。
郝普有一個好朋友叫鄧玄之,二人是同鄉,都是南陽郡人。
鄧玄之浪迹天涯,衣食無着,聽說郝普當了零陵太守,便去找他,想在零陵混碗飯吃。
鄧玄之在路上遇到呂蒙的軍隊,他經過長途跋涉,走得全身疲乏,兩腳疼痛,就面見呂蒙,乞求搭乘吳軍的辎重車,呂蒙聽說他是郝普的好朋友,是到泉陵城找郝普的,便答應了他。
鄧玄之随吳軍走了幾天,到了潇水邊上,吳軍結營駐紮下來,他向呂蒙辭行,說要進城去找郝普。
呂蒙說:“我們馬上便要攻城了,你此去是有危險的,還是等一等再說吧!”
可是鄧玄之堅決要走。
呂蒙歎息着說:“唉,我大軍進入荊州南部之後,長沙、桂陽二郡都望風而降,隻有零陵郡的郝子太閉城死守。
兩國交兵,各為其主,他的忠義固然可嘉,但他的消息閉塞,不知時務,終究還是無濟于事的。
他的主公左将軍現在漢中,為曹孟德手下的大将夏侯淵所包圍,我們的至尊親自率兵進入荊州,把關羽包圍在南郡。
他們都在被圍之中,如同首尾倒懸,自救不暇,怎會有餘力來增援這裡?
“如今我士卒非常精銳,人人都有為國捐軀的決心,至尊調遣的大軍相繼于道路之上。
現在子太以旦夕難保的性命,期待着沒有希望的救援,猶如馬蹄窩中的魚,想要依賴江漢而活命,不是空想嗎?眼下我就要攻城,用不了一天的時間,城池就要攻破。
城破之後,子太就是以身殉難,也無補于大局,卻要讓白發老母遭受誅戮,怎不令人痛心!這都是因為子太困守孤城,不知道外部的消息啊!我可以暫緩攻城,再給子太一個機會。
你見到他,轉達我的話,為他陳明吉兇禍福。
”
這鄧玄之也不大了解現在的形勢,聽了呂蒙的話竟信以為真,很為老朋友的命運擔心,便答應過江以後說服郝普投降。
于是呂蒙給他準備了船隻,他過了潇水,進城見了郝普,轉達了呂蒙的話。
郝普信以為真,便和鄧玄之共同出城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