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曆史的變更。
&ldquo例如,法國革命廢除了封建所有制,而代以資産階級的所有制。
&ldquo共産主義的特征,并不是要廢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廢除資産階級的所有制。
&ldquo但是,現代的資産階級的私人所有制是那種建築在階級對抗上面,即建築在一部分人對另一部分人的剝削上面的生産和産品占有方式的最後而又最完備的表現。
&ldquo從這個意義上說,共産黨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論用一句話表示出來,消滅私有制。
&rdquo(馬克思、恩格斯:《共産黨宣言》)
我要反映這個基本矛盾和所有制的變化,這是上海的根本變化。
二
一九五二年春,我開始構思反映這一基本矛盾的長篇小說,即《上海的早晨》。
統戰工作中所接觸到的人和事,紛至沓來,大有應接不暇之勢,我把這些素材一一記了下來,寫了比較詳細的寫作提綱,不斷修改。
曾經設想寫六部,後來我放棄了這個計劃,隻寫四部:第一部寫民族資産階級猖狂進攻;第二部寫打退民族資産階級進攻,開展五反運動;第三部寫民主改革;第四部寫公私合營,對私營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第一步走上國家資本主義的道路,也就是改變資産階級私有制,逐步過渡到公有制,消滅私有制。
工人階級在一個國家取得政權以後,如何對待資本主義工商業,也就是說如何改變資産階級私有制,這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
馬克思和恩格斯曾經設想:在無産階級奪取政權以後,除了沒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亂分子的财産外,直接用紙币贖買的辦法,來改變資産階級的生産資料所有制,而且認為能這樣做,對無産階級是最便宜不過的事情。
列甯在《論糧食稅》一文中指出:&ldquo在贖買的條件下文明地有組織地轉到社會主義,那就要給資本家付出較高的價錢,向他們贖買,這種思想是完全可以容許的。
&rdquo蘇聯革命成功以後,列甯曾企圖用贖買的政策來解決這個問題,由于當時國内國外的條件,沒有能夠實現,不得不采取沒收的辦法。
毛澤東同志根據中國的具體情況,采取列甯曾想實行而沒有能夠實行的贖買政策,用和平的方法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創造性地發展了馬列主義,從而豐富了馬列主義的理論寶庫。
在世界上,第一個國家成功地實行和平的贖買的政策解決了這個問題,樹立了典範,為今後工人階級在其他國家取得政權處理這一問題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中國的具體情況是什麼呢?
全國解放以後,當時我國經濟十分落後,隻有大約百分之十的現代性的工業經濟,其中百分之八十是國民黨官僚資産階級和他的主子帝國主義的,民族資産階級的約占百分之二十。
中國的私人資本主義工業,占了現代性工業中的第二位。
上海整個資本主義工商業資産淨值是十四億多人民币。
毛澤東同志《在中國共産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中指出:&ldquo中國的民族資産階級及其代表人物,由于受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或限制,在人民民主革命鬥争中常常采取參加或者保持中立的立場。
由于這些,并由于中國經濟現在還處在落後狀态,在革命勝利以後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内,還需要盡可能地利用城鄉私人資本主義的積極性,以利于國民經濟的向前發展。
在這個時期内,一切不是于國民經濟有害而是于國民經濟有利的城鄉資本主義成份,都應當容許其存在和發展,這不但是不可避免的,而且是經濟上必要的。
&rdquo
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裡明确指出:
&ldquo人民是什麼?在中國,在現階段,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産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
這些階級在工人階級和共産黨的領導之下,團結起來,組成自己的國家,選舉自己的政府,向着帝國主義的走狗即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産階級以及代表這些階級的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幫兇們實行專政,實行獨裁,壓迫這些人,隻許他們規規矩矩,不許他們亂說亂動。
&rdquo
民族資産階級屬于人民的一部分。
一九五七年二月二十七日,毛澤東同志在《關于正确處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問題》一文中指出:&ldquo在我們國家裡,工人階級同民族資産階級的矛盾屬于人民内部的矛盾。
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的階級鬥争一般地屬于人民内部的階級鬥争,這是因為我國的民族資産階級有兩面性。
在資産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它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妥協性的一面。
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它有剝削工人階級取得利潤的一面,又有擁護憲法、願意接受社會主義改造的一面。
民族資産階級和帝國主義、地主階級、官僚資産階級不同。
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産階級之間存在着剝削和被剝削的矛盾,這本來是對抗性的矛盾。
但是在我國的具體條件下,這兩個階級的對抗性的矛盾如果處理得當,可以轉變為非對抗性的矛盾,可以用和平的方法解決這個矛盾。
如果我們處理不當,不是對民族資産階級采取團結、批評、教育的政策,或者民族資産階級不接受我們的這個政策,那末工人階級同民族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