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茵(4)

首頁
    ,又許他們去賣錢。

    使之以權,動之以利,再無不盡職的。

    ”一席話,簡明扼要,幾個要點都概括進去了,表明李纨很有頭腦,思路清晰,說得很有水平。

     六十三回“壽怡紅群芳開夜宴”,李纨活潑、開朗的少婦天性終于得到了充分的釋放。

    黛玉開玩笑地對當時正掌管大觀園管理大權的李纨、寶钗、探春道:“你們日日說人夜聚飲博,今兒我們自己也如此,以後怎麼說人。

    ”李纨卻笑道:“這有何妨。

    一年之中不過生日節間如此,并無夜夜如此,這倒也不怕。

    ”當探春掣的詩簽上寫着“日邊紅杏倚雲栽”,衆人說“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

    大喜,大喜。

    ”說着大家給探春敬酒,“探春那裡肯飲,卻被史湘雲、香菱、李纨等三四個人強死強活灌了下去”。

    李纨當時開心、活躍到了什麼程度,這“強死強活灌”五個字已經為讀者提供了充分的想象空間。

    正因為李纨也參加了“灌”,而且還是“強死強活灌”,所以當襲人掣簽後要與衆人同飲時,黛玉對探春開玩笑說“命中該着招貴婿的”快喝,探春才會說,“大嫂子順手給她一下子”。

    李纨笑道:“人家不得清人為李纨題詩貴婿反挨打,我也不忍的。

    ”足見她的随便和風趣。

    這時候的李纨在心理、行為上已經和衆姐妹沒有兩樣了。

     我們現在回到第五回李纨判詞和《紅樓夢曲·晚韶華》:“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

    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鏡裡恩情,更那堪夢裡功名!那美韶華去之何迅!再休提繡帳鴛衾。

    隻這戴珠冠,披鳳襖,也抵不了無常性命。

    雖說是,人生莫受老來貧,也須要陰骘(zhì)積兒孫。

    氣昂昂頭戴簪纓,光燦燦胸懸金印,威赫赫爵祿高登,昏慘慘黃泉路近。

    問古來将相可還存?也隻是虛名兒與後人欽敬。

    ”很明顯,判詞和《紅樓夢曲》對李纨的設計和我們如今在小說中看到的李纨形象有很大出入。

     我認為,在曹雪芹原來的構思中,李纨就是一直“槁木死灰”,等到兒子高中,自己鳳冠霞帔成為诰命夫人了,不久就死了。

    但是曹雪芹在小說創作過程中有了重要改變,李纨形象的思想藝術内涵大大豐富了。

    這種情形在規模宏大人物衆多的長篇小說創作中很容易發生。

    造成對李纨形象的誤解的另外兩個原因:一是“槁木死灰一般,一概無見無聞”十二字出現在小說開始時的第四回,而非後來。

    在黛玉、寶钗進府以前和進府以後這段時間,尤其是衆姐妹和寶玉沒有進大觀園之前,李纨确實就是這樣。

    在寶玉和衆姐妹遷入大觀園之後,李纨生活環境發生變化,又受到弟妹們的影響,恢複了人性中的許多品格,于是才出現了許多不符“槁木死灰”的情形。

    二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似非而是、似是而非是曹雪芹在《紅樓夢》中慣用的寫作方法,讓讀者在閱讀中慢慢不斷有所發現,增加閱讀趣味。

    我懷疑曹雪芹之所以保留判詞和《紅樓夢曲》,不加修改,就是要取得這種效果。

    十二回跛足道人叮囑賈瑞“千萬不可照正面”處,有一條脂批:“觀者記之,不要看這書正面,方是會看。

    ”無論是曹雪芹還是書中人物對他人的評論,都不可盡信。

    某個人物的形象究竟如何,歸根結底還是要從人物在作品中的全部表現來判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