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點之一,于是,陳圓圓又進入了武俠世界。
陳圓圓在金庸筆下一共出現過兩次:一是在《碧血劍》中,她被李闖王的大将劉宗敏擄獲,一出場就引得這些草莽英雄如癡如迷,甚至醜态百出。
二是在《鹿鼎記》中,吳三桂“沖冠一怒為紅顔”。
當然不僅是吳三桂,連從小出入妓院、受諸多美人青睐的韋小寶,也絕口稱贊圓圓:“你這樣美貌,吳三桂為了你投降大清,倒也怪他不得,倘若是我韋小寶,那也要投降的。
”
金庸寫陳圓圓之美,化用了白居易贊楊貴妃的詩:“嫣然一笑,登時百媚橫生”,又說她“微笑時神光</PGN0306.TXT/PGN>離合,愁苦時楚楚動人”,她一登場,“滿室盡是嬌媚”。
這種神态描繪,是刻畫已屆不惑之年的陳圓圓,由此可見她徐娘半老,風韻猶存。
曆史上的陳圓圓,是明末姑蘇名妓。
原姓邢,幼年從養于陳家,改姓陳,名沅,字婉芬。
據陳維崧在《婦人集》中介紹,陳沅本是良家女子,妙齡流落教坊,色藝擅一時。
周奎曾将陳圓圓作為禮品送給明思宗,朝廷不納,吳三桂即以千金聘禮迎娶,未成,後去山海關。
京城被李自成攻占,圓圓入劉宗敏手,吳三桂降清攻城,奪得陳圓圓。
吳三桂成了清王朝大官,曾冊封陳圓圓為妃子。
陳圓圓曾勸吳三桂聯合李自成部隊抗清,吳三桂不聽,反而以當平西王為榮。
圓圓雖為一女流,識見與眼光卻高于須眉,她拒絕了平西王妃的冊封,乞為女道士。
為此,吳三桂另覓新寵。
據劉健的《庭聞錄》載,吳三桂在雲南時另寵“八面觀音”等女子。
吳三桂反叛兵敗,陳圓圓因早已離開政治舞台才得善終。
另一說講吳三桂出兵,陳圓圓自盡于商山蓮花池。
金庸寫陳圓圓與李自成有染,未見史載。
《鹿鼎記》有一段寫圓圓傾心于李自成的情節,這是小說家的臆造與想象了。
</PGN0307.TXT/PGN>
李自成
李自成在金庸小說中出現,共有兩次。
一次在《碧血劍》中,隻占很少筆墨,他以農民領袖的身分打入北京。
另一次出現在《鹿鼎記》中,變草莽英雄為江湖俠客。
在《碧血劍》中,袁承志初見李自成,那時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李自成成了最有風光的大人物。
書中寫李自成,主要有三個情節:一是寫他率起義軍入京城,威風凜凜,志得意滿,他在歡聲雷動中接受“萬歲、萬萬歲”的歡呼。
他親自号令:“有人妄自殺傷百姓,奸淫擄掠的,一概斬首。
”但事實上,他手下的大将除了李岩之外,都忙于搶劫掠奪财物與美女。
這說明這支起義軍一勝利就暴露出種種弱點。
二是寫李自成出爾反爾,剛剛決定寬恕太子,但聽了牛金星一句話,又默默同意下毒手。
三是寫李自成對衆人的奉承絲毫不生反感,他帳下的大将見了陳圓圓醜态百出,他身為主帥居然樂不可支。
這幾筆,無疑點出李自成隻是個流寇英雄,他經不起勝利的考驗,後來的失敗也勢所難免。
這支農民軍中唯一能保持清醒頭腦的李岩,忠而見疑,最後被殺。
李自成的形</PGN0308.TXT/PGN>象大大不佳。
李自成在《鹿鼎記》中再度亮相,金庸寫他潛入皇宮,居然還與陳圓圓有一段感情糾纏,生下阿珂這個女兒。
這場戲寫天下第一大反賊(李自成)、天下第一大漢奸(吳三桂)、天下第一大美人(陳圓圓)、天下第一大武功手(九難)、天下第一小滑頭(韋小寶)大打出手。
這幕鬧劇有點滑稽,也将每個人物漫畫化了。
也許受姚雪垠創作的曆史小說《李自成》的影響,我總覺得金庸筆下的李自成,與自己過去認識的李自成有很大差距。
其實,曆史上的李自成與姚、金二位筆下的李自成都不一樣。
姚雪垠是過分美化了這位農民領袖,而金庸又過分誇大了李自成的某些缺點。
李自成,陝西米脂縣人。
他從小貧苦,後聚衆起義。
他能從農民起義軍中崛起,從而建立大順政權,說明他确實具有遠見卓識和傑出的軍事才能。
他南征北戰,在十幾個大戰役中都是以弱勝強,以寡擊衆。
他兵敗受挫之時,表現出非凡的克制能為與判斷能力。
在個人品格上,李自成攻進北京之後,得意忘形,聽信讒言,冤殺良将,這些也是事實。
姚、金二位作家各取李自成的長處與弱點進行藝術虛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