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遠遠大于對“愛”的重視的程度。
這(對于婚姻來說)是大有道理的,這就是白胡子的月下老人與光屁股的丘比特小娃娃的不同之處了,因為“愛”是“無常”的,而“恩”則是永生難忘的。
從而恩情比愛情更紮實,更堅貞也更恒久。
當然,餘魚同在與李沅芷的結合中,不免時常會有一種苦澀之感,因為畢竟是感激、憐惜大于愛情。
但這就是生活,就是婚姻,就是塵世間的幸福的滋味。
——塵世間有不包含着苦澀的那種純粹的幸福滋味麼?
最後,我們來看另一個故事。
這是我們大家都已熟悉的主人公郭靖與黃蓉的故事。
在《神雕俠侶》中的郭靖與黃蓉的婚姻,固然還是幸福,但若與《射雕英雄傳》中的愛情相比,就不免黯然失色了。
金庸的了不起之處也就正在這裡,他在寫郭、黃戀愛之時,是何等的美妙浪漫、堅貞執着、光彩照人。
——以至于大家都不自覺地以郭、黃的相愛視為天合之作、人間佳偶,美好愛情的“正格”。
然而,到了《神雕俠侶》中,他們由愛情步入婚姻家庭之後,這種“正格”的愛情,也還是不免要失去大部分光環,變成庸常的生活。
天仙精靈一般的黃蓉,也變得不那麼可愛了,首先是像老母雞一樣地給女兒護短,不論郭芙幹了什麼樣的壞事,都不許丈夫管束,甚而郭芙斬斷了楊過的臂膀,黃蓉也還是照樣護着她逃避責罰。
其次是她對待楊過的态度,充分顯示了她的涼薄的天性、庸常女性的狹窄心腸,多少有些令人可厭可憎了。
令楊過吃了許多本不該吃的苦頭,嘗了許多本可不嘗的世态炎涼、人情冷暖的滋味。
—
—《紅樓夢》中的賈寶玉說“女人結婚之前是珍珠,而結婚之後就變成了魚眼睛”,這話雖有些偏激,但卻也不無道理。
——在《神雕俠侶》的第一回中,金庸對黃蓉在婚後生活有一段意味深長的描寫:
她性子向來刁鑽古怪,不肯有片刻安甯,有了身孕,處處不便,甚是煩惱,推源禍始,自是郭靖不好。
有孕之人性子本易暴燥,她對郭靖雖然情深愛重,這時卻找些小故,不斷跟他吵鬧。
郭靖知道愛妻脾氣,每當她無理取鬧,總是笑笑不理。
若是黃蓉惱得狠了,他就溫言慰藉,逗她開顔為笑方罷。
不覺十月過去,黃蓉生下一女,取名郭芙。
她懷孕時心中不喜,但生下女兒之後卻異常憐惜,事事縱恣。
這女孩不到一歲便已頑皮不堪。
郭靖有時看不過眼,管教幾句,黃蓉着意護持,郭靖每管一回,結果女兒反而更加放肆一回..郭靖一來順着愛妻,二來對這頑皮女兒也十分愛憐,每當女兒犯了過錯,要想責打,但見她扮個鬼臉摟着自己脖子軟語相求,隻得歎口長氣,舉起的手又慢慢放了下來。
..(第一回)
郭芙可以說是黃蓉的一面鏡子。
照出了黃蓉性格的“另一面”,她的非靈秀、非智慧、非賢惠的一面。
隻因郭靖“英雄難過美人關”,處處順讓,又加之“英雄難過兒女關”,處處忍氣歎息,這才将他們的生活維持成現在這種樣子。
現在這種樣子,是平凡庸常的。
看不出有多少值得人格外羨慕的地方。
因為他們進入了起初的生活領域,而脫離傳奇的愛情的軌道,這才似乎完全變了模樣。
平凡的幸福,或幸福的平凡生活,總是有許多苦澀之處。
郭靖對黃蓉處處順讓,并不表明他沒有苦衷。
同樣,黃蓉對郭靖也未必真的就十分滿意。
諸如郭靖姿質魯鈍,“年輕時就不懂女兒家心事,現在更懂得什麼”等等。
其實,郭靖的魯鈍、木讷和黃蓉的刁鑽古怪,在《射雕英雄傳》中就已明明白白地顯示出來了。
隻不過那時處于熱戀之中,很容易将魯鈍木讷當作了忠厚誠樸,将刁鑽古怪當作了聰明靈秀——愛情總是使人隻看到對象的好的一面,而有意無意地“忽略”甚至“美化”其不好的一面。
——甚至旁觀的讀者也是如此。
而婚姻則不是如此。
婚姻雖不至于僅看到壞的一面而不看到好的一面,但婚姻生活至少是無法回避對象的個性真實:包括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因為婚姻是兩人的結合和終日厮守,消失了審美的距離,從而很難像戀愛時那樣有距離審美觀照;而隻能是面對面的現實的觀察、了解、體驗。
《神雕俠侶》對郭靖、黃蓉的婚後生活的個性發展及其關系的表現是十分成功的。
它既沒有(也不可能)延續上一部分中的戀愛時的純粹的浪漫;同時,又沒有(也不必)故意将他們的性格沖突和生活矛盾過分的渲染誇張。
而是真實的、細緻的,把握了藝術的分寸。
在“續書”中有變化,有轉折,因為他們畢竟是從戀愛到婚姻,經曆了一場變化和轉折;同時在變化與轉折中,又作到了恰如其份的續書。
因為他們畢竟是因相愛而結合的。
如前所述,婚姻可能是墳墓,也可能是溫床;它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而是平凡的世界。
誰認識了、把握了這一點,誰就能把握幸福。
不認識、不承認這一點,則隻能與幸福無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