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卻也厚顔前來借錢。
大概是聽到賣官的傳聞了吧!"曹操說道。
"賣官?"
夏侯惇反問道。
"莫非你不知道?看來谯縣終究還是鄉下……但同是谯縣,程家卻知悉此事,夏侯家也未免過于輕忽。
"曹操這才說起朝廷賣官的傳聞。
事實上,那已經不僅隻是傳聞而已。
當今的皇帝(靈帝)在十年前還隻是解渎亭侯,由于先帝(桓帝)無嗣,故而被皇太後及太後之父窦武迎立為帝,于十二歲即位。
他雖是第三任皇帝(章帝)的玄孫,但在他之前已有七位皇帝繼位,所以算起來是相當遠的皇室旁系。
因此就連他自己本人也沒夢想到會有登基的一天。
較接近皇統的皇族可獲封為王,而他卻隻具有侯的身份。
外戚窦氏之所以選中他,是基于年幼易控制的考量,另一個原因就是他不夠賢明。
若是天資聰穎的皇帝就不容易控制了。
靈帝是個沒出息的皇帝。
他今年二十二歲,最感不滿的事是皇帝所能支配的錢太少。
因為上一代的桓帝在駕崩前已經将國庫裡的金銀用盡。
--朕希望有足供揮霍的錢财。
靈帝暗自思量。
在即位前,他所擁有的領地是個貧窮村落。
解渎亭位于現今河北省保定與石家莊之間,"亭"是縣之下的單位。
由于是遠房皇族,故而也隻得忍受貧窮生活。
孰料有朝一日竟然成了九五之尊,偏偏宮中又無多餘錢财可供他自由使用。
--皇帝怎麼可以如此貧窮?
靈帝甚為憤慨。
文武百官曆來皆由皇帝任命。
既然如此,那就一手收錢一手任官。
這就是賣官構想的由來。
"最近宮中想在西園建立華宅,因此打算賣官。
價格也已大緻定出,據聞二千石之官值二千萬錢。
程家借了三百萬錢,大概是想要捐個小縣縣長或大縣縣丞(副縣令)。
"曹操說道。
"豈有此理!這成何體統!"
夏侯惇不由嗤之以鼻。
"所以才需要這個呀!"
曹操邊用手指向在河畔操演槍法的部曲,邊颔首說道。
夏侯惇則發出嗯哼的沉吟聲。
"部曲人數有多少?"
一聽到曹操問起,夏侯惇這才回過神來,吸口氣答道:
"已逾千人。
"
"千人?未免太少了。
"
"太少?"
"元讓,你十四歲殺人,卻未獲罪,可知是何緣故?""錯在辱罵吾師的人。
是嗎?"
"表面上是如此。
其實是因為縣官畏懼我們家的部曲。
""當時隻不過數百人而已……"
"僅此數百人就足夠讓縣官擔驚害怕了。
"
"如今各地的成群流民正四處掠奪,卻都不敢接近谯縣。
擁有千人部曲的地方,就連流亡饑民也避之惟恐不及。
以前像程家一樣對我們心懷嫉妒,敵視我們部曲的人,如今皆存感激之心。
因為有了我們的部曲,谯縣一地才能安居樂業。
""元讓啊,"曹操面帶笑容,拍拍夏侯惇的肩膀說道,"切記!我們部曲今後的對手并非饑民,因此千人尚嫌不足。
""二千人如何?"
"還是不夠。
"
曹操搖頭說道。
"谯家居"這地方位于谯縣境内,後人傳聞是曹操的出生地。
曹操家族的舊宅或許就在谯家居,但曹操的出生地其實是洛陽。
其父曹嵩仗着養父的威勢而入仕,故而洛陽便成為曹家生活的大本營。
大長秋曹騰見到孫子出生後,含笑而終,也是死在洛陽的曹邸。
在回到谯縣并對夏侯惇提出攸關部曲的指示後,曹操便又朝洛陽出發。
雖然任地頓丘縣曾來聯絡,但他并不認為自己的長期外出有何不妥之處。
沒有人會對此事提出彈劾,就算有,他也不認為頓丘縣令一職值得戀棧。
曹操從谯縣北上,在進入梁國之際,恰好遇見朝廷派出的急使。
--朝廷大赦天下,并改年号為"光和"。
這是使者傳達的旨令。
曹操又聽聞,跟其父有親密往來的前輩橋玄此時正好返鄉暫居。
橋玄是出身梁國睢陽的望族,其父與祖父皆曾任太守。
由于橋玄善觀面相,因此曹操有意請他為自己看相。
"哦,巨高(曹嵩的别名)之子嗎?……要請老夫看相?……"橋玄端視曹操的臉孔半晌後,閉上雙眼說道:
"看你的面相,可知你心裡根本不信面相之說。
既然如此,又何必請老夫看相?"曹操吃了一驚。
的确,他是懷有此心。
然而,他一面盯着橋玄一面暗忖。
(請人看相者大半持半信半疑的态度。
那麼橋玄這番話對任何人豈不是皆可适用?……)
曹操自始至終都是個唯物論的現實主義者。
盡管如此,他終究按捺不住好奇心,央求道:
"信或不信,得視相者所言的結果而定。
還請先說出結果!不論先生所言為何,我都不會介意。
""哈哈,這倒也是。
"橋玄正色說道,"不信也罷,你的面相是老夫所未曾見過的。
"曹操忽然放聲大笑。
拔高的笑聲仿佛帶着譏諷之意。
等笑聲停歇,他才說道:
"我無法不信此言。
初次相晤,先生怎麼可能見過我的面?世人的容貌原本就各不相同。
""非也,老夫并不是這個意思。
世人的容貌誠然各不相同,但卻有型可依。
而你的容貌不屬于老夫所知的任何一型。
亦即,為獨特的面相。
若你有才能,則屬異常之才。
可